向清武
(洪江市第一中醫院 藥劑科, 湖南 懷化 418100)
?
不同炮制方式對杜仲品質的影響研究
向清武
(洪江市第一中醫院 藥劑科, 湖南 懷化 418100)
目的:探討不同炮制方式對杜仲品質的影響。方法:將炮制后杜仲中所含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等有效成分、損耗率、浸出物量作為評價的指標,然后通過對其進行綜合評分,根據評分高低來研究不同炮制方式對杜仲品質的影響。結果:鹽炙法、清炒法、酒炙法炮制后的杜仲綜合評分明顯高于其他炮制方法,有效成分含量也比較高,輔料對杜仲的炮制有比較明顯的影響。結論:以鹽炙法、清炒法所炮制的杜仲其品質比較好,質量較優,對其品質影響比較小,是一種比較科學合理的炮制方法。
杜仲;炮制方式;品質研究;浸膏率;損耗率
杜仲為杜仲科植物,其干燥的樹皮是一種名貴中藥,除了具有補肝腎、降血壓、安胎等功效以外,杜仲對腎上腺皮質功能還有增強作用,對人體細胞免疫具有調節的作用。其性辛溫,制作成藥劑之后,對一些風濕麻痹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1]。杜仲葉中含有綠原酸和黃酮類的藥物,對于一些疾病的治療均效果較好[2]。杜仲炮制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杜仲品質。為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對杜仲品質的影響,選用同一批杜仲進行不同處理,以尋求最合適的杜仲炮制方法。
1.1 材料
將采集后的杜仲皮進行各種處理之后,保存備用。其中所使用的儀器為:LC-10ATVP高效液相色譜儀(SHMAD-ZU),多功能食品粉碎機,電子分析天平。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格蘭仕微波爐電器有限公司生產的微波爐。對照品綠原酸、對照品京尼平苷酸和桃葉珊瑚苷購自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對照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色譜甲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試驗所用水均為雙重蒸餾水,冰醋酸、乙醇等試劑均為分析純。
1.2 炮制方法
對杜仲皮進行清洗,對多余粗皮進行清除,然后把杜仲切成2cm×2cm的塊,進行干燥,每種炮制方法平行試驗3次。第一種為生杜仲(T1),每份直接取杜仲200g,但是不對其進行任何處理。第二種方法為清炒杜仲(T2):取200g杜仲,然后放置于容器之內,用文火對其進行炒制,直到絲比較容易斷的時候取出,放涼。第三種方法(T3)為鹽炙杜仲,取200g杜仲,并加入0.20g/mL鹽水20mL攪拌均勻,然后放在容器內,用文火對其進行加熱,直到絲比較容易斷的時候取出,放涼。第四種方法是杜仲炭(T4),取200g杜仲放在鍋內,用武火對其進行炒制,直到表面為褐色時取出,放涼。第五種方法為酒炙杜仲(T5),在200g杜仲中加入40g黃酒,悶透之后使用文火對其進行加熱,直到絲比較容易斷的時候取出,放涼。第六種方法是蜜炙杜仲(T6),在200g杜仲中加入50g煉蜜,然后再加入適量的溫水進行稀釋,悶透之后使用文火對其進行加熱,直到絲比較容易斷的時候方可取出,放涼。第七種方法是土炒杜仲(T7),取適量灶心土,放入鍋中,用武火對其進行加熱,然后放入200g杜仲進行翻炒,當炒至一定程度之后,把土篩去,杜仲取出,放涼。
1.3 測定
損耗率測定[3]:對杜仲進行各種方法炮制之前,稱定杜仲重量,炮制完成后再一次稱定重量,然后用未炮制之前杜仲的重量減去炮制之后的重量再除以炮制之前杜仲的重量即得損耗率。浸出物測定:把炮制完成的杜仲放入儀器中,加入水,用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對其進行測定,然后計算出浸出物重量。
采用鹽炙炮制的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是最高的,而鹽炙和蜜炙所炮制的杜仲其浸出物量比較高,以清炒、鹽炙和蜜炙所炮制后的杜仲損耗率比較低。這些炮制方式都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但是通過對其進行綜合評分之后發現,清炒、酒灸和鹽炙后的杜仲,其綜合評分明顯高于原藥材,其中鹽炙后的杜仲綜合評分是所有炮制方法中最高的,說明這種炮制方式對杜仲的品質影響比較小。詳見表1。
杜仲是比較常用的一種中藥材,具有滋補功效,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含有人體所需要的8種氨基酸,除此之外還含有很多礦物元素。杜仲除了被人們熟知的補肝益氣、調理充任、安胎等功效之外,現代醫學對其的不斷研究發現,杜仲還可以清除人體內的垃圾,對人體細胞物質代謝具有增強作用,對膽固醇具有分解作用,還可以降低人體內的脂肪含量,藥理作用十分廣泛[4]。杜仲中含有很多有效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它具有降血壓、抗氧化、抗炎作用,因此以有效成分為其評價指標,通過計算杜仲的損耗率和浸出率,根據這些指標的差異性等進行綜合評分,能夠反映出不同炮制方法對杜仲品質的影響。

表1 不同炮制方法炮制杜仲后的浸膏率、損耗率及綜合評分
傳統炮制杜仲方法為對其進行炒制,絲比較容易斷,可以用顏色和外觀作為火候的判斷標準,這種方法雖然比較簡單、方便,但是并不容易掌握,而將有效成分作為判斷標準,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炮制方式對其品質的影響[5]。有學者[6]通過對杜仲進行炒制、烘制,然后對其進行檢測,發現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比較高,因此在炒制時讓杜仲斷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杜仲中活性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而不是為了提高煎出率。本研究當中,通過對杜仲進行不同方式炮制,發現采用鹽炙炮制的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是最高的,而鹽炙和蜜炙所炮制的杜仲其浸出物量比較高,以清炒、鹽炙和蜜炙所炮制后的杜仲其損耗率比較低。這些炮制方式都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但是通過對其進行綜合評分之后發現,清炒和鹽炙后的杜仲,其綜合評分明顯高于原藥材,其中鹽炙后的杜仲綜合評分是所有炮制方法中最高的,說明這種炮制方式對杜仲的品質影響比較小。
綜上所述,以鹽炙法、清炒法所炮制的杜仲品質較好,質量較優,對其品質影響比較小,是一種比較合理的炮制方法。
[1] 劉可鑫,周翎,劉攀峰,等.鹽制對杜仲化學成分含量變化的影響[J].中成藥,2011,33(2):280-284.
[2] 董媛媛,石智華,鄧翀,等.從抗氧化角度評價杜仲“鹽制入腎”的炮制機理[J].現代中醫藥,2013,33(1):77-79.
[3] 陳清霞,呂永豐.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不同方法炮制的杜仲中綠原酸含量[J].醫學信息,2013,12(29):72-73.
[4] 吉俊生,史國富.烘制法與常規炮制工藝對杜仲藥效成分影響的比較[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7(11):950-951,967.
[5] 趙冬霞,劉志慶,李欽,等.杜仲炮制的歷史沿革[J].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1(1):65-66.
[6] 謝明.杜仲不同的炮制對損耗率及浸出物的影響[J].海峽藥學,2013,25(11):66-67.
(責任編輯:宋勇剛)
2014-10-12
向清武(1976-),男,湖南省洪江市第一中醫院主管中藥師,研究方向為臨床中藥學。
R283.1
A
1673-2197(2015)05-0031-02
10.11954/ytctyy.20150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