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發濤
(莊河市中醫醫院,遼寧 大連 116400)
?
健脾活血方治療消化道潰瘍40例臨床研究
王發濤
(莊河市中醫醫院,遼寧 大連 116400)
目的:探討健脾活血方治療消化道潰瘍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80例消化道潰瘍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膠囊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使用健脾活血方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復發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經過2個療程的治療,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0%,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7.5%,對照組患者療效優于觀察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復發率為5.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3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5.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2.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脾活血方治療消化道潰瘍雖治療效果不如西藥,但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復發率較應用西藥治療低。
消化道潰瘍;健脾活血方;法莫替丁;不良反應;復發率
消化道潰瘍主要指發生在胃部以及十二指腸球部的慢性疾病,屬臨床常見病。單純西藥治療消化道潰瘍雖具有一定療效,但不良反應多且極易復發。有研究表明,中醫藥治療消化道潰瘍具有較好療效[1]。本研究以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消化道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健脾活血方治療消化道潰瘍的臨床效果,現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消化道潰瘍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 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道潰瘍的診斷標準。排除:病癥類型過于特殊(如胃泌素瘤)、存在嚴重并發癥的患者;患有心、肝、腎等器官疾病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或曾有精神病史的患者。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20~72歲,平均年齡(42.4±2.1)歲;病程4個月至9年,平均病程(5.3±1.4)年。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齡22~72歲,平均年齡(42.9±2.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在參與研究之前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膠囊進行治療:口服,1日2次,1次20mg;早起空腹服用,晚睡前服用。觀察組患者采用健脾活血方進行治療,藥方組成:蒲公英、海螵蛸各30g,黃芪、黨參、丹參各20g,茯苓、炒白術、炙甘草各15g,元胡、川楝子、香附、砂仁各10g,用三七粉10g沖服,1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兩組患者均以2周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半年后進行電話隨訪,統計復發率。
1.3 療效判定標準[2]
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經相關檢查發現潰瘍面完全消失,無明顯水腫;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且經相關檢查雖仍有炎癥存在,但潰瘍面基本消失;無效:癥狀均未有明顯改善甚至有加重跡象。治愈和有效計入總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經過2個療程的治療,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0%,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7.5%,對照組患者療效優于觀察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及復發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復發率為5.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3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2.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及復發情況比較 [n(%)]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消化道潰瘍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西醫認為,消化道潰瘍是因為消化道黏膜受到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的腐蝕消化而造成的潰瘍面損傷。其臨床表現具有周期性、慢性、復發性強的特點。西醫治療該病主要是進行抑酸治療,常用藥物為質子泵抑制劑。但研究顯示[3],西藥治療消化道潰瘍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增加患者痛苦,且復發率較高。
消化道潰瘍屬中醫“胃脘痛”范疇,該病主要是由于外邪入體或者是飲食不調、情緒抑郁、過度勞累等所導致的脾胃虛弱、氣血瘀滯、熱灼肉腐而成潰瘍。本研究中所用的健脾活血方,其主要功效為健脾理氣、活血通絡。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觀察組,表明健脾活血方治療消化道潰瘍的療效不如單純西藥治療,但健脾活血方降低了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復發率。
綜上所述,健脾活血方治療消化道潰瘍雖治療效果不如西藥,但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復發率較應用西藥治療低。
[1] 屈直,周密.健脾活血方治療消化道潰瘍40例[J].現代中醫藥,2012,29(5):9-11.
[2] 潘奔前,周俊亮.消化性潰瘍胃鏡表現與中醫證型的相關性研究[J].新中醫,2011,37(12):34-36.
[3] 陳紅冰,劉志玲.消化性潰瘍治療用藥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12,14(6):984-985.
(責任編輯:宋勇剛)
2014-11-09
王發濤(1978-),男,遼寧省莊河市中醫醫院主治中醫師,研究方向為消化內科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R256.3
A
1673-2197(2015)05-0106-01
10.11954/ytctyy.20150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