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君,楊師鑒
(1.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湖南 常德 415000;2.常德市老年病醫院,湖南 常德 415000)
?
大柴胡湯加減聯合治療慢性膽囊炎60例臨床研究
田 君1,楊師鑒2
(1.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湖南 常德 415000;2.常德市老年病醫院,湖南 常德 415000)
目的:觀察大柴胡湯加減聯合茴三硫膠囊治療慢性膽囊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20例慢性膽囊炎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與治療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患者單純茴三硫膠囊治療,每次25mg,每日3次;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大柴胡湯隨證加減,每日1劑。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月,記錄治療前后患者的胸脅脹痛、心下痞滿、納差等中醫癥狀評分;結果: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大柴胡湯加減聯合茴三硫膠囊治療慢性膽囊炎療效確切,可明顯改善患者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大柴胡湯;慢性膽囊炎;茴三硫膠囊
慢性膽囊炎為臨床常見疾病,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膽囊炎發病率呈明顯上升的趨勢。臨床上治療慢性膽囊炎多以抗菌消炎為主,但存在耐藥性及易反復的情況[1]。本文采用大柴胡湯加減聯合茴三硫膠囊治療慢性膽囊炎患者60例,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9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膽囊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其中,治療組男28例,女32例;年齡16~65歲,平均年齡(40.21±8.61);病程2個月至3年,平均病程(13.79±2.10)個月。對照組男26例,女34例;年齡17~65歲,平均年齡(41.30±7.13)歲;病程1.5個月至2.5年,平均病程(13.68±2.08)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實用內科學》[2]制定:①間斷或持續的右上腹鈍痛或不適感;②有消化不良癥狀如反酸、燒心、腹脹、噯氣等,進食油膩后癥狀加重;③有急性發作及緩解交替的特點;④膽囊炎有輕壓痛和(或)叩擊痛。符合其中2項者即可診斷。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肝膽氣郁證擬定:右胸脅部脹痛不適、脘腹痞悶,每因情志變化癥狀隨之加減,伴納差、噯氣頻作,舌苔薄白,脈弦。
1.3 入選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及辨證標準者;患者年齡16~65歲;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標準
急性單純性、化膿性及梗阻性膽囊炎;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或對相關藥敏者;合并心腦肝腎及造血系統的嚴重原發病者;精神病患者。
1.5 方法
1.5.1 對照組 患者口服茴三硫膠囊,每次25mg,每日3次(成都國嘉聯合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947,25mg/粒)
1.5.2 治療組 給予患者大柴胡湯加減治療,藥物組成:南柴胡10g、陳皮10g、川芎10g、枳殼10g、大黃6g、半夏9g、白芍15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棗3枚為引。隨證加減:兼黃疸者,可加茵陳、梔子以清熱利濕;脅痛劇烈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膽結石可加金錢草、海金沙、郁金、雞內金以化石。每日1劑,早晚分服。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月。
1.6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中醫癥狀進行評價,包括胸脅脹痛、心下痞滿、納差等。
1.7 統計學方法

1.8 療效判定標準
綜合療效判定:痊愈:中醫癥狀積分減少90%~100%;顯效:中醫癥狀積分減少70%~89%;有效:中醫癥狀積分減少30%~69%;無效:中醫癥狀積分減少<30%。
2.1 兩組患者綜合療效比較
經治療,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綜合療效比較 [n(%)]
2.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比較 ±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西醫認為,慢性膽囊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同時與膽固醇代謝失常刺激膽囊組織增生肥厚有關。該病屬于中醫“膽脹”“脅痛”范疇,病位在膽,與肝胃關系密切。膽汁為“肝之余氣”,膽汁生化排泄有賴于肝的“疏泄”功能,因憂思氣怒,濕熱內蘊;虛損勞倦、淤血阻絡,均影響肝之疏泄,膽腑氣機之通降而致病,治療以疏理肝膽、和降通腑為原則。
大柴胡湯出自《金匱要略》,柴胡配黃芩和解清熱;大黃配枳實內瀉熱結,行氣消痞;芍藥配甘草緩急止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治嘔逆不止;陳皮辛溫,辛行溫通,加強香附、川芎行氣止痛作用。諸藥借助肝的疏泄條達,以打通少陽氣滯,達到疏肝利膽、和降通腑的目的[5]。茴三硫膠囊可增強肝細胞活力,促進膽汁分泌,還具有調節胃腸道M受體作用及擬膽堿作用,從而催涎,抗口干,促進胃腸道蠕動,迅速緩解終止上腹悶脹、噯氣等癥狀。現代研究表明:柴胡有效成分柴胡皂甙具有抗炎、降低血漿膽固醇、抗脂肪肝、利膽等作用;黃芩具有利膽、保肝、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及抑制腸胃蠕動功能,具有較廣的抗菌作用;大黃可健胃和利膽,有止血、保肝、降壓、降低血糖、膽固醇等功效,對多種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有抑制作用;枳實可促膽囊收縮,奧狄氏括約肌張力明顯增加,有較強的抗過敏活性;半夏可抑制嘔吐中樞而止嘔;陳皮有利膽作用。諸藥合用,大柴胡湯單藥具有抗炎、保肝、利膽、降低膽固醇等作用。
綜上所述,大柴胡湯加減聯合茴三硫膠囊治療慢性膽囊炎療效確切,可明顯改善患者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李國威,校利絨,夏厚綱,等.針藥并用治療慢性膽囊炎60例[J].河南中醫,2012(10):1369-1370.
[2] 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M].第1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152-2153.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0.
[4] 梁華龍.傷寒論評話第20章 柴胡類證撮其要,病在氣機與水道——柴胡類證的辨證治療[J].中醫學報,2013,9(28):1287-1291.
[5] 劉春暉,林巧平,祁智,等.熱熔擠出技術制備茴三硫固體分散[J].華西藥學雜志,2013,28(1):16-19.
(責任編輯:李嵐春)
2014-12-18
田君,男,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為中醫內科。
R259
A
1673-2197(2015)08-0117-01
10.11954/ytctyy.201508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