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黑龍江仁合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
雙黃連膠囊生產工藝研究
李 偉
(黑龍江仁合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目的:研究雙黃連膠囊的生產工藝。方法:以黃芩中黃芩苷(C21H18O11)為考察指標,對雙黃連膠囊的提取工藝進行篩選。結果與結論:膠囊劑外觀光潔,美觀,能夠掩蓋藥物不適的苦味;膠囊劑藥物生物利用度高,輔料用量少,甚至不用輔料;而且能有效防潮隔光,提高藥品的穩定性,保證藥效。因而其療效相對優于普通片劑,克服了普通中藥片劑隨著儲存時間延長崩解時限延長的問題。其處方及藥材提取工藝與普通片劑相同,只因劑型改變對得到的干膏粉進行了不同的處理,對輔料進行了調整。
雙黃連膠囊;生產工藝;黃芩苷
雙黃連膠囊的原劑型為片劑,收載于中國藥典,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用于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感染及炎癥,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病毒性肺炎等。由金銀花、黃芩、連翹等三味藥組成,金銀花、連翹煎煮2次,每次3倍量水煎煮1.5h,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黃芩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1次加3倍量飲用水,浸泡30min,煎煮2h;第2次加3倍量飲用水,煎煮1h,第3次加3倍量飲用水,煎煮1h,濾過,合并濾液,濃縮,真空干燥,粉碎,加糊精制顆粒,膠囊填充,即得??紤]到膠囊劑外觀光潔,美觀,能夠掩蓋藥物不適的苦味;膠囊劑藥物生物利用度高,輔料用量少,甚至不用輔料;而且能有效地防潮、隔光,提高藥品的穩定性,保證藥效?,F對雙黃連膠囊的工藝進行探索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GB15-DAD二極管陣列檢測器;G1314A-VWD可變波長檢測器;Agilent化學工作站;C18ODS2色譜柱(250mm×4.6mm 5μm,美國安捷倫公司);UV-1201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公司);BP-211D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公司)。
乙腈為色譜純;水為超純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對照品:黃芩苷(批號111745-200701,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2.1 提取濃縮工藝考察
依據雙黃連膠囊標準浸膏制法:金銀花、連翹煎煮2次,每次水煎煮1.5h,合并液濾過,濃縮至適量。黃芩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1次煎煮2h;第2次煎煮1h;第3次煎煮1h,濾過合并濾液濃縮。原標準中已經明確水煎煮的時間和煎煮次數,而水煎煮一般受到水用量、水提時間、提取次數等因素的影響,只需對水煎煮的用水量進行確定。考慮煎煮過程中水的蒸發量、煎煮物體積及水煎煮時間的長短,設計金銀花、連翹水煎煮加水量因素考察方案為:稱取金銀花60g、連翹120g共3份,分別加2倍量,3倍量,4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5h,合并煎液,過濾,濾液80℃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80℃)浸膏,稱重,檢測浸膏出膏率,試驗結果如表1。

表1 金銀花、連翹水煎煮加水量考察結果
結果分析:用2倍量水煎煮的浸膏量較低,3倍量水煎煮的浸膏量與4倍量水煎煮的浸膏量基本相當,從大生產成本考慮,所以選用3倍量的水煎煮更佳。
設計黃芩水煎煮加水量因素考察方案為:稱取黃芩120g共3份,分別加2倍量,3倍量,4倍量的水,煎煮3次,第1次2h,第2次1h,第3次1h,合并煎液,過濾,濾液80℃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1.20(80℃)浸膏,稱重,檢測浸膏出膏率,試驗結果如表2。
結果分析:用2倍量水煎煮的浸膏量較低黃芩苷含量,3倍量水煎煮的浸膏量及黃芩苷含量與4倍量水煎煮的浸膏量及黃芩苷含量基本相當,從大生產成本考慮,選用3倍量的水煎煮更佳。

表2 黃芩水煎煮加水量考察結果
2.2 提取工藝驗證性試驗
為考證上述提取工藝的穩定性與可行性,進行三批驗證性提取試驗,每批藥材的投入量均以原標準1 000粒計,提取液均80℃減壓濃縮再檢測浸膏中黃芩苷含量,主要結果數據見表3。

表3 提取濃縮工藝驗證性試驗結果
結論:根據三批驗證性提取試驗結果,總浸膏的提取收率比較穩定、平衡,說明本提取工藝合理、可行。
2.3 浸膏真空干燥條件
浸膏混合后,采用50~60℃真空干燥至干浸膏。
參照國家標準規定,根據三批驗證性試驗中干浸膏量,擬訂雙黃連膠囊的每粒主藥裝量為0.4g。為了考證制劑工藝放大試驗的穩定性,進行了三批驗證性試驗。生產數據見表4。
結論:各項檢測均合格,證明制定的工藝適合放大生產,產品質量基本穩定,說明按既定的工藝進行生產具有可行性。

表4 驗證性實驗結果
本研究中延長提取時間可以提高出膏率,但相應生產成本會增加。本品為浸膏混合真空干燥,其流動性不太好,特別要注意浸膏的含水量,避免吸濕,影響流動性。 提取收膏的密度影響真空干燥的收率,所以在生產過程中控制收膏密度來提高勞動效率及降低成本。三味藥材在提取過程中需注意監控溫度、壓力、時間對藥材的影響。另外,三味藥材的揀選要細致,避免雜質及無效成分混入,影響有效成分的提取。制劑生產過程中注意藥材提取容易吸濕,嚴格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溫濕度,以保證產品質量。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一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2] 蔣國強,朱麗華.雙波長分光光度法測定雙黃連膠囊中黃芩甙的含量[J].中成藥,1999,21(8):431-432.
(責任編輯:魏 曉)
2014-12-14
李偉(1981-),女,黑龍江仁合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制藥工藝。
R283.6
A
1673-2197(2015)07-0018-01
10.11954/ytctyy.2015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