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虹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廣東 惠州 516002)
?
電針灸配合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腦梗死恢復期療效分析
曾令虹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廣東 惠州 516002)
目的:探討電針灸配合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腦梗死恢復期的療效。方法:選取腦梗死恢復期患者7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法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電針灸和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4周后比較兩組患者神經功能損傷評分、生活自理能力改變情況及臨床療效。結果:兩組神經功能損傷評分均較治療前有降低(P<0.05),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提高(P<0.05),觀察組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2.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腦梗死恢復期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電針灸配合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能降低患者神經功能損傷評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腦梗死恢復期;電針灸;補陽還五湯;加味;神經功能損傷評分
腦梗死是中老年常見病,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由各種原因導致腦動脈血流中斷、局部腦組織發生缺氧和缺血性壞死而出現相應神經功能缺損的腦血管病[1]。本研究采用電針灸配合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腦梗死恢復期患者,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76例,入選標準為經專科醫生檢查并行頭顱CT或MRI掃描,所有患者的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以及臨床療效評分標準均符合相關標準[2],并經中醫診斷其氣虛血瘀證的臨床特征符合《中風辨證診斷標準(試行)》;剔除患有嚴重感染疾病、運動障礙、重要器官衰竭以及其他原因導致偏癱的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觀察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齡48~76歲,平均(64.50±4.80)歲,病程11~27天,平均病程(20.1±2.45)天,其中合并冠心病3例,糖尿病1例,高脂血癥1例,高血壓8例;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齡(64.23±3.91)歲,平均病程10~28天,平均病程為(21.4±2.65)天,合并冠心病4例,糖尿病2例,高脂血癥1例,高血壓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溶栓、抗血小板凝集、擴血管治療(尼莫地平、腸溶阿司匹林、腦絡通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以下治療方法。
1.2.1 體針 主穴:取肩髃、曲池、外關、肩前、尺澤、合谷、髀關、伏兔、陽陵泉、足三里。配穴:取手三里、曲澤、風市、陰陵泉、昆侖、委中、八邪、八風、廉泉,行平補平瀉手法,其中肩髃、曲池、足三里、肩前、外關、陽陵泉、伏兔加G6805電針,留針30min,1天1次,1周5次, 療程共4周[4]。
1.2.2 補陽還五湯加味 處方:黃芪50g、赤芍10g、桃仁6g、川芎10g、當歸15g、地龍10g、紅花6g[5]。隨患者病癥酌情加減:語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遠志9g;肢體麻木者加白芍、益母草、桂枝;上肢不利者加桂枝、桑枝各10g;下肢活動不利者加川續斷30g、杜仲10g、桑寄生15g;半身不遂者加全蝎、水蛭10g、烏梢蛇3g、地鱉蟲5g。1天1劑,每天3次,水煎服,150~200mL,療程共4周。
1.3 評價標準
治療期間隨訪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采用NIHSS標準[5]和CSS標準[6])、生活自理能力改變情況(采用BI指數評價[7])。
療效評價標準:顯效:臨床體征基本消失,病殘程度為0級,肌力達到4~5級;有效:臨床體征明顯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復,肌力提高2級以上,病殘程度為1~3級;無效:臨床體征、肌力無明顯改善,生活不能自理。顯效和有效均計入總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2.1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經過治療,兩組神經功能損傷評分均較治療前有降低(P<0.05),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提高(P<0.05),觀察組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s)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2.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腦梗死后腦組織軟化、壞死而導致部分腦功能、高級智能活動受到影響,具有發病急、致死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常造成偏癱、偏盲、失語、口眼歪斜等,極大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
腦梗死屬于中醫“中風”的一種,清代名醫王清任 《醫林改錯》 中所著補陽還五湯是用于氣虛血瘀型中風所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謇澀或失語、偏身麻木等癥,藥方主要由生黃芪、川芎、當歸、地龍、桃仁、紅花、赤芍等七味藥組成, 根據患者病情程度及體質加減使用,可達到益氣活血通絡的功效。本研究表明,針對腦梗死恢復期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電針灸配合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能達到降低神經功能損傷評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肌力,降低患者病殘程度,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楊姣玲.捏脊療法聯合補陽還五湯治療氣虛血瘀型腦梗死30例臨床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3(3):11-12.
[2] 陳清堂.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及臨床療效評分標準[J]. 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0-382.
[3] 賴莎,李嘉泳,林楚迎,等.中藥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的用藥探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0(4):65-66.
[4] 韓冠先,張善舉,賈燕平,等.中藥組方三七愈風膠囊治療高黏滯血癥及其對血氧自由基影響的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133-135.
[5] 賀軍.針刺治療缺血性腦梗死后遺癥期180例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天津中醫藥,2011,28(4):295-297.
[6] 楊佳昕.王清任補陽還五湯治療中風病文獻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2,26(11):10-12.
[7] 宋漢秋.補陽還五湯治療急性缺血性腦梗塞46例[J].陜西中醫,2013,34(2):158-160.
(責任編輯:宋勇剛)
2014-11-20
曾令虹(1983-),女,廣東省恵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師,研究方向為針灸治療腦病。
R255.2
A
1673-2197(2015)07-0093-02
10.11954/ytctyy.201507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