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浩
(川北醫學院 中西醫臨床醫學系,四川 南充 637000)
?
左金丸聯合吳茱萸湯加減對慢性胃炎的治療效果及作用機理分析
劉 浩
(川北醫學院 中西醫臨床醫學系,四川 南充 637000)
目的:分析探討左金丸聯合吳茱萸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及作用機理。方法:選取80例慢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西藥治療,研究組患者行左金丸聯合吳茱萸湯加減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經過治療,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左金丸聯合吳茱萸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療效顯著,消炎、止痛、制酸、解痙效果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慢性胃炎;左金丸;吳茱萸湯;作用機理
慢性胃炎是指因不同病因引起胃黏膜出現慢性炎癥反應的一種綜合征,是臨床內科常見病和多發病,慢性胃炎發生惡變的情況較低,但會引起患者出現反酸、上腹疼痛及納差等情況,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1-2]。本文對左金丸聯合吳茱萸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的效果及作用機理進行研究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14~72歲,平均年齡(54.5±4.7)歲,病程1.2~8.8年,平均病程(5.3±2.5)年;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15~71歲,平均年齡(54.3±4.6)歲,病程1.3~8.5年,平均病程(5.4±2.2)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治療,每日1次,每次口服20mg。研究組患者給予左金丸和吳茱萸湯加減進行治療,藥方為:旋復花20g、黨參20g、延胡索15g、大棗10g、香櫞10g、佛手10g、生姜10g、川連10g、砂仁8g、厚樸8g、玫瑰花6g、吳茱萸5g。泛酸者加煅瓦楞子30g、海螵蛸20g;噯氣者添加降香8g、沉香6g;頭暈者加澤瀉20g、草果8g。水煎后每日早晚各服用1劑,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月。
1.3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表現癥狀及體征均已完全消失,不存在噯氣、胃脘痛癥狀,經胃鏡檢查結果表明患者胃黏膜充血癥狀已消失,恢復至正常;好轉:患者經治療后,臨床表現癥狀及體征出現明顯改善,噯氣、胃脘痛癥狀得以改善,經胃鏡檢查結果表明患者胃黏膜充血癥狀緩解,恢復至基本正常;無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表現癥狀及體征出現無明顯的變化,噯氣、胃脘痛癥狀沒有改善或進一步加重,經胃鏡檢查結果表明患者胃黏膜仍存在充血癥狀,患者病情沒有改善。總有效=痊愈+好轉。
1.4 統計學方法

經過治療,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慢性胃炎是臨床消化科中常見的一種胃黏膜慢性炎癥,患者多表現出上腹部飽脹不適感,并感覺到疼痛和痞滿,自身感覺似乎存在異物梗阻的情況,還可能伴存食欲不振、惡心、反酸、干噦、嘔吐、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患者多表現出“痞”的癥狀,且胃鏡檢查下常無相關的贅生物等情況[3]。慢性胃炎形成的機理多為因貪食冷飲等原因而對中陽造成一定的損傷,因外邪乘虛而入及寒熱而最終形成胃脘痞,在中醫學辨證中可歸于“胃脘痛”范疇,其病理分型主要有肝胃不和型、脾胃虛寒型、胃陰虛型、寒熱夾雜型、肝寒而犯胃型。其中,肝寒而犯胃型與脾胃虛寒型患者的癥狀存在一定的相似,患者臨床多表現出胃脘部位疼痛、干嘔和口吐涎沫或者同時還存在巔頂部位的冷痛感,因肝部經脈上至巔頂部位,肝寒往上轉移而導致患者巔頂處感到冷和疼痛,而且濁陰的上逆最終使患者出現口吐涎沫及干嘔情況,因此對于肝寒而犯胃型患者應選取吳茱萸湯進行加味治療。而脾胃虛寒型患者多出現泛吐清水、喜按,存在隱約的胃部疼痛等相關癥狀,患者還多出現饑餓性和節律性的疼痛癥狀等,此兩種類型的胃炎患者在臨床治療中需進行認真辨別[4]。
對左金丸聯合吳茱萸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的作用機理分析發現:吳茱萸湯可用于治療頭痛、吐涎沫以及干嘔患者,也可以治療嘔吐和腹滿,吳茱萸湯入肝經,具有溫經、散寒及降逆作用[5],藥方中吳茱萸具有止痛、咳逆寒熱及溫中和下氣的作用,還可逐風邪和開腠理,用于治療存在陰濁上逆、胃脘疼痛、肝胃虛寒等癥狀的患者;黨參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大棗具有緩脾及和胃的作用;生姜散胃氣和降逆、止嘔;佛手止痛、和胃;厚樸入胃經,具有降逆、行氣、消積的重要作用,對存在腹脹、吐瀉、脘痞等癥狀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好。諸藥合用,可溫肝暖胃、降逆止嘔,使患者的肝寒逐漸消散、胃氣理順,從而緩解患者胃痛癥狀,而且在對患者使用吳茱萸湯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具有清肝瀉火、降逆止嘔的左金丸,可獲得更佳的治療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相關癥狀,使患者盡快康復。
本研究顯示,使用左金丸聯合吳茱萸湯加減治療的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5.0%)明顯高于使用常規西藥治療的對照組(7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吳茱萸湯聯合左金丸治療的臨床療效較好,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有助于患者盡早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羅曉明.吳茱萸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6):190-191.
[2] 魏岳斌,楊小蘭,程善廷,等.加味吳茱萸湯聯合西藥對脾胃虛寒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3,21(5):272-273.
[3] 劉俊峰,何高潮.益氣健脾化瘀法治療慢性胃炎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2,27(4):485-486.
[4] 姜成軍.左金丸合小柴胡湯結合西藥治療肝胃郁熱型慢性胃炎62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7(6):701-703.
[5] 黎明修,尚俊萍,陳磊等.慢性胃炎的臨床用藥規律與經典方劑聯系的探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7):162-163.
(責任編輯:魏 曉)
2014-01-13
劉浩(1980-),男,川北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系統疾病。
R256.3
A
1673-2197(2015)07-0127-01
10.11954/ytctyy.201507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