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華,中學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長沙多所知名中學校長、長沙市教育局局長,現任湖南省教育工委委員、教育廳黨組成員。
發展學校特色,是破解當下教育困境的一劑良藥,是提升學校教育品質的必由之路。
當前,學校教育處在從量的擴大到質的提升的發展期,教育提質需要學校辦出特色;處在從形式公平到實質公平的攀登期,形式公平滿足的是權利和義務、機會和條件的平等,而實質公平是要破除同質教育,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處在從穩定發展到學校重構的萌發期,學校重構的核心是內涵發展,而內涵發展的航向就是辦出特色。
學校特色由三大要素組成,即理論要素(theory element)、行為要素(behavior element)、視覺要素(vision element)。理論要素是指學校特色建設的教育理論,行為要素是指學校特色建設的具體行為,視覺要素是指學校特色建設的具體形象。這三大要素有機聯系,構成學校特色建設的整體結構。
開展學校特色建設,我們認為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特色必須要有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集中體現學校的教育價值觀,否則,特色就會是無源之水。只有在正確教育價值觀的引領下,學校特色的選擇、培育與成長,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才不會偏離方向。
第二,特色必須集中體現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否則,特色就會是空中樓閣。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一切工作需要圍繞根本任務進行。破除學校的同質化,是特色建設的初衷而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是在人才培養方式上滿足并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第三,特色必須審視地域,追尋歷史,立足現實,否則,特色就會是無本之木。學校特色從哪里來,需要追尋學校的發展歷史,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需要立足現實,有選擇地追求卓越。只有根植本土,追尋歷史,立足現實,才會讓特色有強盛的生命力。
第四,特色必須注重文化內涵建設,特色本身要成為學校的核心文化,否則,特色就會是竹籃打水。特色的形成,最終必然表現為一種力量,在全校師生的心中浸染,沉淀為學校的文化根基。特色的建設過程其實是學校核心文化的打造過程。
第五,學校特色需要面向全體學生,否則,特色就會是裝點門面。特色發展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辦幾個競賽重點班,搞幾個藝術特色班等。它不是少數學生的特殊待遇,而應該是所有學生的通行證。
第六,學校特色必須是被社會公認的學校品牌,否則,特色就會是過眼煙云。打造學校特色要有一個長期的建設過程,是全校師生員工長期奮斗的結晶,最終成為學校的優質品牌,為社會所
認同。
在學校特色建設的道路上,對自身特色的認識是第一位的,決定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的行動方向。扎實的工作是關鍵,決定學校特色是否鮮明。創建的道路很艱難,需要我們持之以恒。
在我們身邊,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按照“以人為本,兼容并蓄”的辦學思想,為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培養奠基,將學校打造成為湖南省一流、全國知名、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學校,其學科特色、管理特色、文化特色非常鮮明,我發自內心地愿將湖南師大附中學校特色建設的探索過程與初步成就和全國教育同行分享。
(責任編輯:孫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