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遠儒
【摘 要】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新課程標準改革和網絡技術之間的結合也越來越緊湊。就當前階段來說,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還處在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過渡階段。所以無論是從學校、家長來說,還是從學生本身來說,都對高中信息技術資源缺乏必要的認識與理解,因此所帶來的問題也很普遍。本研究將主要就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的設計和應用做出簡要分析,希望所得結果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也希望本研究能為相關領域提供可行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
一、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課已經在高中課程當中實施多年,但是卻一直都沒有取得顯著的效果。就高中信息技術課本身而言,其以往的課程資源大多數都是在網上下載或是整合的,對于現實中的學生來說,沒有針對性,也沒有效率。所以,高中信息技術課有必要進行課程資源設計,針對本校的學生群體的綜合素質進行整合和應用,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有效率。
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標定位
1.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理念
在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理念進行分析,最終可以定位為五個方面的內容。①提升高中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當今時代合格的信息技術公民;②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信息環境,打造完美的終身學習的平臺;③以全體全日制普通高中的學生為根本,建設有創意、有特色的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普通高中信息新課程;④培養高中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倡并鼓勵高中學生利用信息技術來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最好能夠做到創新實踐;⑤重視交流和合作,共同構建健康的高中信息文化課程。
2.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定位
對于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的目標定位也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①要實現技術教育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三維培養目標;②要實現對高中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學科指導其它學科的學習;③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作為提升學生技術素養的培養課程;④新課程標準規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培養目標必須實現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⑤對高中信息技術各個模塊進行目標性培養。
三、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的設計與應用
1.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文本資源的設計與應用
按照教育資源形式的差異性,我們將所有可以通過文字進行編輯的教育資源統稱為文本資源。一般來說文本資源包括我們常見的課程教材和文字參考文獻等。實際上,在大力倡導信息化的今天,文本資源在教育資源當中的地位仍然很重要。因為文本資源經歷了多個時代的變遷,見證了上千年的歷史文明,它是寶貴的。所以文本資源不可能會因為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而消亡,反而會在其中發展的更好。在這種背景下,要想更好地實現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的設計和應用,那么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加以分析。首先根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相關授課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綜合性應用三個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對需要立足在文本資源上合理地進行設計和應用。第二是將一些能夠融洽思維方式和教育成果的痕跡合理融入到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當中,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育的情感和學習的樂趣。舉例來說,為了更好地銜接文本資源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之間的聯系,教師可以傳授學生一些基本的上傳文檔和下載文檔的技能,幫助學生設計一些學習資源,以方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電子教案和多媒體課件等,幫助學生下載一些相關的學習資源,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這是一種氛圍非常輕松的教學方式,其目的主要是為了使學生熟悉對文本資源的應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豐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活動資源
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而言,豐富其課程活動的資源是實現其拓寬高中信息技術開發途徑的主要手段,能夠更好地吸引高中學生的注意力。高中學生在學習信息課程的時候,從一開始的時候都是對計算機技術懷有濃郁的學習興趣,漸漸地因為其所學的內容有太強的理論性和枯燥乏味而喪失學習動力。所以,針對這個問題,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做出適當地調整,要不斷地為學生尋找和創造新的刺激點。因此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活動資源進行積累,是重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主要方式。具體上來說主要體現在兩點。①根據教學模板的不同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在為學生講解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的時候,采用講授的方法往往不能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方式,利用多媒體教室將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制作成PPT或者其它教學課件,以動態和聲像的方式向學生們灌輸相關的信息技術基本知識,這一方面可以使學生記憶方便,另一方面也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②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老師需要對傳統式應用在其它科目中呆滯的授課形式進行轉變。學生學習信息課程,最好的授課方式是以信息技術的方式來進行,在電腦上對學生的電腦進行聯機,實時同步控制。除此之外,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實施小組合作式學習,這樣不僅使學生學習了信息技術,也能夠使其在不同的教學場景中漸漸養成團隊協作的能力。
3.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信息化資源的設計與應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信息化資源的設計與應用反應出了當前高中教育教學正在朝著現代化和信息化的方向邁進。在今天,信息化資源早已經不是時間、空間和地域所能夠做出限制的了,對于信息技術而言,多媒體、虛擬化、整體化和全球化已經成為其主要的特點。而對于高中學生而言,這也為他們了解和認識世界開辟了一個新的途徑。所以在高中學生學習信息技術效果進行檢驗的時候,可以摒棄傳統的觀點。將學生對各種新聞資源、圖像資料加以瀏覽,對多種多媒體素材加以瀏覽都當成是檢驗其學習成果的途徑。還有很多方法都可以代替學生直接進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庫來進行測試,在信息技術大爆炸的今天,對于信息技術進行測試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檢驗。基于此,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就需要對這些資源進行合理的設計與整理,然后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現使學生快樂地學習信息技術。舉例來說,在教師對學生講解office的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word文檔,文檔要有頁眉和頁腳,要涉及到圖片,圖片的大小確定,文字、字號、字體、行距要給出具體的規定,給文檔涉及出頁碼等,但文字內容是否原創,則不予以規定。這樣一方面可以檢測學生對相關word文檔應用的熟練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去自主搜索更多的資源,了解更多的網絡文化內容,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結語
本研究,筆者主要針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設計和應用的相關內容做出了分析,文中也談到了一些筆者本人的主觀看法。在當前時代,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資源加以合理的設計和開發應用,能夠為高中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而對于此,除了文中所談到的方法以外,還有很多的方法都等著廣大的高中信息技術老師前去探索。最后,筆者認為,在這個信息資源為主的時代里,只有充分地利用信息資源,才能夠更好地將信息資源的潛能激發出來,更好地服務大眾。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當中,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孫惠穎.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幾點建議[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1,12(12):465-466
[2]葉文林.運用恰當教學方法上好高中信息技術課[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1(04):62-63
[3]魏玉鳳.建構主義理論下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4(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