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燕
早期閱讀活動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重要內容,可是與幼兒園講述活動相比較,早期閱讀是被教師所忽略的,在調查的時候也是說,幼兒年齡偏小,不懂閱讀的,可見大部分幼兒教育共同作者對早期閱讀存在片面理解。長期以往,又何談幼兒閱讀能力的提高呢?
1西部幼兒教育早期閱讀現狀與意義
幼兒的早期閱讀是指在0~6歲學前兒童教育階段,通過大量圖文并茂的益智讀物,幫助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對幼兒的思維、語言、想象、個性、習慣等方面進行綜合培養,憑借成人形象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面對當前知識信息和價值多元時代,幼兒的早期閱讀,可以幫助幼兒逐漸學習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形成學習基礎打開啟迪知識與智慧大門的金鑰匙。另外,國際幼兒語言教育研究提倡完整語言的教育,旨在為幼兒創造接觸讀寫的機會,在3~8歲這個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自主閱讀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實踐證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閱讀經驗的兒童入學后會有學習適應上的困難,缺乏閱讀興趣,閱讀理解能力差等。因此,兒童的早期閱讀能力培養,可以對幼兒發展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2 幼兒早期閱讀教育內容
幼兒思維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光靠機械學習來實現,還要有情感投入和生活體驗積累。不同的圖書,可以滿足孩子不同的需要,而符合其年齡特點的圖書應該是孩子們的首選。選圖文并茂的圖書,為幼兒提供早期學習閱讀的情境,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一是優秀的圖畫故事書充分綜合了插圖、文字兩種表現形式的魅力,為孩子營造著一個個完整的、有意義的、自然的閱讀學習環境。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反復閱讀圖畫故事。孩子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口語經驗,而且可以形成與書對話的經驗,養成用口頭語言經驗來獨立思考書面閱讀內容的習慣,使他們的自主閱讀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二是選優秀的圖畫故事書,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展。優秀的圖畫故事書蘊含了多樣的社會生活內容,滲透了豐富的人類情感經驗。幼兒在閱讀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長知識,涵養性情,拓展思考的空間,學習表達與交往。閱讀圖畫故事書并參加相關的活動,不僅能發展幼兒語言智能,同時也為發展幼兒的空間智能、數理邏輯智能、人際關系智能等提供了操作運用的機會。三是符合其年齡特點的圖書能培養幼兒創造性學習的能力:優秀的圖畫故事書本身就是想象和創造的結果,閱讀圖畫故事可使幼兒的創造力受到激發,讓他們的想象馳騁飛奔,突破現實時空的限制,構造出一個個有趣的想象世界。隨之而來的創編故事和自制圖畫書等活動,更可以鍛煉幼兒的創造力,讓他們充分體會創造學習的快樂。
3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方法
3.1要有時間保證。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每天固定專門用于閱讀的時間。
3.2要有方法輔佐。如:指導幼兒有序地翻閱圖書。
首先,應讓幼兒觀察圖書的結構,知道每一本圖書都有封面、封底,為了便于幼兒理解,可讓幼兒把封面比作前門,把封底比作后門,中間就像是一間小房子。看書時,先把前門打開,然后走進小房子里去看故事,看完了把后門關上,有了這樣生動形象的看書方法,幼兒就不會出現亂翻的現象了。
其次,要讓幼兒知道按順序從前向后一頁一頁地翻書。在指導幼兒翻閱時,講到哪兒翻到哪兒,讓幼兒直接感受畫面與故事之間的聯系。同時也為幼兒提供了一個正確翻書的榜樣。
3.3要提供適宜的材料。一是根據孩子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要讀書,首先要買書。買書,不在多,而在勤,每個月買一兩本,買書時,帶幼兒一起去,由他自己選書。當然,在家里,給孩子一個小書架,請孩子安排自己的書。孩子閱讀時,盡量保持安靜,同時家里要有一種讀書的氛圍,大人也經常讀讀書、翻翻報。只有孩子自己感興趣的書,他才會主動去看、去學。購書時,父母應該給孩子自主權。當然,如果可作適當引導幼兒如何選擇書籍。二是以情節畫面為主,并配有適當的文字。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要特征,抽象邏輯思維出現萌芽。這就決定了讀物仍然以畫面為主,圖書中的文字具有實在意義并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幫助幼兒逐步完成從圖畫形象到文字符號的過渡。在閱讀前或閱讀后,可進行多面向的活動,增加閱讀興趣,加強學習印象,發展多元能力。可在閱讀之后,一起做做玩玩。三是從孩子興趣出發,選擇他們“喜歡”的書籍。鼓勵表揚培養興趣:也就是所謂“戴高帽”。每當聽到幼兒嘴里吐出一個新鮮的詞語,應大加表揚,什么“真棒!”“真了不起!”等,培養了幼兒的閱讀興趣。
4早期閱讀的理性展望
4.1作為老師,本身的思路要非常清晰,一是老師對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以及教學目標中的重點和難點的把握要非常清晰;二是老師對自己設計提問的目的性要非常清晰,要引導孩子發現或表達什么,老師的心里要有譜,做到有的放矢。
4.2老師的提問要注意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要有一定的連貫性,使得我們的一連串問題下來后,幼兒在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討論后能明白些什么。
4.3提問要注意發展孩子的發散性思維,讓孩子置身故事情節中,主動積極地參與思考,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