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芝
【摘 要】為了提高作文教學效率,教師應更好地利用作文批改這一有效途徑,使其成為寫法交流的平臺,思想交流的平臺,情感交流的平臺,有效促進學生作文水準和做人水準的提高。
【關鍵詞】作文批改;寫法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師生平臺
經常有語文老師抱怨:作文難教,難就難在太麻煩。一個班七八十人,全批全改吧,忙不過來;只在作文后寫上些諸如“語言通順,中心明確”等程式化的批語,又起不到真正的指導作用。這就造成了很多語文老師對作文教學“想說愛你不容易”。
其實,筆者認為:師生不應把作文當成孤立的個體,而應把它作為連接師生關系的紐帶,使作文批改成為師生交流的平臺。唯有實現“教師—作文—學生”一體化,才能有效促進學生作文水平和做人水準的提高。
一、讓作文批改成為寫法交流的平臺
初中生經過幾年的寫作訓練之后,有時會出現“山窮水復疑無路”的情況。就是說,各種文體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但有一些具體的寫法卻把握不起來,明知這樣寫不妥,卻又不知如何修改。此時教師就應給予適當點撥,引導其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有一次,為了訓練學生的觀察力與創造性思維,我故意布置了一篇傳統的老作文題—秋天。其中有一個學生在作文自批中寫道:“本文圍繞秋天寫了幾種秋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與涼爽,秋天的豐收與繁忙,但有寫到秋雨中樹葉的綠,似與要求不符,但這確實是我的所觀所感。”而在互批中又一個學生這樣評價:“本文抓住秋寫了不少景物,語言很優美,讓人讀后仿佛跟隨作者也走進了那溫柔的綠巷。但本次作文要求寫秋,文中卻出現不少綠,好像給人以春的感覺。”于是我在批語中寫道:“其實,寫秋天時涉及綠未嘗不可,關鍵是寫出秋天的綠于春夏之綠的不同之處來。例如春天中的綠是新綠,夏天中的綠是墨綠,而秋天中的綠是黃綠,綠中泛出黃點。所以寫景作文重點是把握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東西寫出與眾不同來。”如此以來,既糾正了學生批改中的失誤,又知道了寫作的方法,正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二、讓作文批改成為思想交流的平臺
十幾歲的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階段,自以為是大人了,獨立了,但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膚淺或片面。這種不成熟的思想在作文中經常流露出來。記得一次半命題作文,叫“我再次感受到了——。”有個學生寫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虛偽的可鄙”,內容是前不久為迎接市教學規范化學校驗收所作的某些工作。文中把為迎接驗收,教師精心備課,學生全面打掃衛生等寫得虛偽可鄙至極,表現出極大的厭惡,措辭相當激烈。他在自批中寫道:“本文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很有一種一吐為快的感覺,我就是看不慣學校的這種弄虛作假……!”而在互批中這樣寫:“本文取材于實際,很有真情實感,但說話欠妥,一個學生不應該用這種口氣批評自己的學校,其實這一切都是為我們好。”看來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學生在思想上有很大的分歧。于是我在批語中寫道:“你能夠抓住身邊的事,善于觀察,巧妙入文,抒發了真情實感,很好。但我還希望你能更深入的思考一下,將學校平時的工作和驗收時的工作做個比較,評價那次的工作是徹底的虛偽?難道老師平時就沒有精心備課?學校平時就不打掃衛生?總之,我們應該學會全面深刻地去分析某一現象,而不能簡單地把一事物給好或壞……”。那次作文之后,我曾做過一次追蹤調查,我發現那個學生的思想認識已漸趨成熟,待人接物也緩和多了,一次貼心的評語交流,使其免于思想上誤入歧途,我很感欣慰。
三、讓作文批改成為情感交流的平臺
中學生受生活實際和閱讀范圍的限制,作文取材較窄。有一次,生物老師問我反映說某學生像有心事似的,一節課什么都沒背進去,提問一問三不知,也不知怎回事。這答案竟讓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話題是“選擇”,從文中顯示出他收到了男生一張紙條,正不知該如何選擇呢。文筆極其細膩,心情異常矛盾,直至最后也沒下決心,甚至還求月亮星星告訴她該如何選擇。很顯然,這是初中生的早戀現象,這種事不談,學生面臨彷徨,很有可能走上彎路;面談,又會引起學生新的恐慌,讓其無地自容。于是我便借作文批改進行了一次旁敲側擊的教育:“看得出來,文中主人公正經歷著一次痛苦的煎熬,別的不說只是這張紙條就已經叫她睡不好覺,聽不進課了,以后還能怎樣?要知早熟的果子雖然好看,確是又酸又澀。我們是否應該幫他盡快走出青春的沼澤地?”下次作文再交上來時,我發現“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著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腳步也堅定了”,我心中那塊石頭也落了下來。如此一來,既避免了面對面的尷尬,又有“潤物細無聲”的功效,何樂而不為?
俗話說:要作文,先做人。作文是學生描述生活,表達思想的重要途徑,那么作文批改則是教師了解的平臺,增進師生溝通的紐帶,它不僅實現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更滿足了學生對作文的期待心理,因為自己寫出來的作文能夠引起老師的共鳴了,那也正是十幾歲的中學生最期待的。所以,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通過作文批改這一有效途徑,指導學生作文,也引導學生做人,讓他們通過作文關,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