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珠妹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新型信息傳遞手段越來越多的今天,現代教學手段已經悄悄地進入農村中小學課堂。利用錄音、幻燈、投影、電腦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能夠形象表現許多教師“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教學內容,其收效之大是教師許多口頭表達所不能企及的。那么,現代教學手段在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方面有哪些優點呢?
一、可加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可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老師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啟發、點撥、解決疑難問題以及聽說讀寫訓練上。如在教《故鄉》一課時,在啟發學生思考回答中年閏土與少年閏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對“我”和對生活態度等方面有何變化以及變化原因的基礎上,教師投影顯示出完整的板書設計。這樣,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快了好幾倍,再利用節省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運用對比手法描寫一個熟悉的人的外貌,寫出其變化。寫完后,指名學生讀一讀,評一評。這樣學生能多方面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增加了學生學習、思考的機會和訓練密度,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提高了課堂效率,還能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二、可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獲取能力的一種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會意,進而創造。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巧設情境。學生聽聽聲情并茂的錄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畫面,欣賞品味形象化的詞句。在聲像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中,學生身臨其境,產生激動人心的情境效果,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被激起,學習的積極性完全被調動起來。
如教《春》一文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精心設計了一個課前導入和朗讀環節:在講授新課前,先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風景圖,讓學生觀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圖,口頭簡要描述畫面,并背出表現春天的詩句,然后在聲畫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讀錄像。那美不勝收的佳景和配音員絲絲入扣的朗讀,把學生帶到了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生機勃發、花草樹木競相爭榮的大自然中,去感受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從而,后面的教學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可使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化繁為簡,變難為易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頭語言和文字符號傳授知識的傳統模式,打破了死水一潭般的封閉式教學狀態,以其直觀形象,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以其多變的手段,促進學生積極的思維,從而使教學得以化繁為簡,變難為易,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中國石拱橋》一文,由于學生對石拱橋知之甚少,無法理解中國石拱橋的造型特征、結構特征和制作特征。于是利用ppt,形象地向學生展示趙州橋、盧溝橋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現代的典型拱橋的畫面。學生興趣盎然的邊聽著教師講解,邊欣賞各式各樣的拱橋,研究它們的形式、結構、裝飾等。由于強化了對實物的感受,又經過分析、比較,學生們終于理解了中國石拱橋的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特征。
四、可豐富作文素材,培養觀察、分析、聯想、想像能力,拓展思維空間,優化作文教學
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視覺、聽覺形象。學生能簡便、快捷地直接觀察形象,感覺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臨其境,進入由形象、色彩、聲音等混合構成的氛圍。教學過程的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這樣,作文教學時,可突破時空的限制,將人、事、物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既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又為他們提供了作文的素材,開辟了多向立體的思維通道,促進學生觀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聯想想象力的增強、審美能力的提高。
如在教讀《皇帝的新裝》等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時,學生觀看了課本劇錄像片后,教師引導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創作出更加精彩的“課本劇”。還有,在課本劇的觸發下,同學們可以展開更為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給童話續一個精彩的結尾。
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表現傳統教學技術所不能表現的內容,可以達到傳統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優化語文課堂教學。但是,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我們也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多媒體課件不可代替教師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多媒體課件只是教學的輔助工具,是促進教學優化發展的手段。教師、學生不能被課件束縛手腳,圍著電腦課件轉。課堂教學應注重師生互動,課件不能取代教材的權威性,更不能取代教師。曾經有這樣一堂課,上的是《智取生辰綱》,該教師先讓同學們觀看電視劇《水滸傳》中的《智取生辰綱》片段,然后,剩余十分鐘,教師給學生展示了二十多張的ppt。一節課下來,課堂容量是夠大了,但是學生卻是快馬加鞭,走馬觀花,對課本中的內容沒有多少的感知,而教師更是被電腦所“取代”了。
2.教師不可當課件的播放員
教師應多在課件制作中去實踐,深入鉆研教材,駕馭課件。教師不可簡單地下載別人的課件去組織教學,圖輕松,只是充當課件播放員。教師應多比較,多研究,制作出既體現個人教學風格又實用的課件。
3.多媒體教學也應有教學重點
我們提倡利用多媒體的視聽優勢進行語文教學,但制作的課件不能過于娛樂性,缺少文學性,過于色彩感,缺少教學的嚴肅性。否則,會導致課堂過于活躍,說、玩、逗、唱地鬧哄哄一陣,偏離了教學主題,沒有教學重點,不能扎實基礎教學。
4.多媒體教學要做到心中有數
影視、音樂、圖片的選擇一定不能脫離教學目的和語文教學的中心任務,老師要進行充分的教學設計,做到心中有數,不能一放了之。開展討論,不能漫無邊際,七嘴八舌,東扯西拉,偏離教學的知識性。
5.課件教學也應給想象空間
多媒體教學雖有圖文并茂的優點,但是缺乏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如,教學《春》一文,如果學生只是通過課件的圖片感知春天的景象,那么,這些圖片就占據了學生的大腦的想象空間。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多媒體教學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我們只有恰當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才能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使教學生動形象,能夠全方位地調動學生思維,充分發揮視覺和感知的作用,把學生領入多姿多彩的語文世界,讓學生輕松、愉快、主動、有效地學習,從而達到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