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賀
(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楊莊煤矸石熱電廠,安徽淮北 235025)
辦公自動化(oa系統)在電廠設備缺陷管理中的應用
徐先賀
(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楊莊煤矸石熱電廠,安徽淮北 235025)
缺陷是指影響設備安全運行的各類隱患。缺陷管理是指設備缺陷從發現、消缺到驗收網絡化、數字化閉環管理過程。設備缺陷處理不及時,管理不到位,輕則造成設備缺陷擴大,重則釀成重大事故。因此,規范缺陷管理,及時組織消缺工作,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行至關重要的環節。
oa系統 缺陷 管理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企業大量使用Intranet技術設備,服務于企業管理工作,辦公自動化程度逐年提高,網絡化辦公迅速普及。針對電力企業傳統缺陷管理種種弊端,楊莊煤矸石熱電廠利用網絡辦公自動化oa系統工具進行缺陷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辦公自動化oa系統設備缺陷管理流程包括:設備缺陷發現報告、信息發布及危險點分析、處理、驗收、總結六個環節。
設備缺陷信息的來源主要由安全檢查人員、檢修巡檢人員、運行巡檢和操盤人員工作中發現提供。一旦發現缺陷報告,該設備缺陷即納入缺陷管理流程。
首先由檢修車間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查看設備缺陷情況,進行危險點分析、事故預想,制定消缺方案和防范預案,編列消缺所需備品配件規格尺寸及數量,并填寫《設備缺陷處理登記表》,迅即在oa網絡系統上發布設備缺陷信息。缺陷信息要求準確、及時,及時性的目的就是為排除故障爭取時間,降低缺陷的破壞性。準確性的目的是要做到缺陷描述客觀,既不夸大缺陷的嚴重性,也不要因為害怕責任而人為降低危險性。
其次,各輔助單位接到oa網絡系統信息后分頭準備。安檢部門對危險點分析進行審查批準,制定安全檢查監督方案;后勤供應部門根據消缺所需備品配件規格尺寸及數量足額準備備品配件;檢修人員嚴格落實“兩票三制”制度,并準備工具和防護用品;運行車間根據缺陷信息,對缺陷設備加強巡視,演練應急預案;廠領導對消缺方案進行審批,監督落實,積極為消缺做必要的準備工作。
至此,缺陷管理各環節協同運作,形成聯動態勢,大大縮短了消缺的準備時間,為有針對性的檢修消缺創造條件。同時,檢修車間要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設備缺陷擴大。缺陷設備能切換的切換,不能切換的停運,嚴防發生事故。
對公用系統缺陷,暫時不能消缺的,要納入待消缺項目目錄,并在《設備缺陷處理登記表》中寫明原因,待大修期間消缺。
設備缺陷管理的主體單位是檢修車間,消缺工作本著小缺不過班,大缺不過天的原則安排檢修時間、進度和人員組織。各部門消缺工作準備就緒后,消缺具備條件,oa網絡系統自動生成《工作票》,系統反饋可以開工,并打印《工作票》。
檢修消缺人員根據《設備缺陷處理登記表》以及《工作票》相關內容,領取零配件到達缺陷現場,準備對缺陷設備進行消缺。同時,安檢人員和檢修管技人員要及時跟進,現場監督。首先,安全檢查人員對現場的環境和工作條件進行安全性評估,對可能影響消缺的因素進行提示和監管,同時,再次對停送電安全掛牌、缺陷設備隔離效果等進行復核,確保萬無一失。其次,工作負責人要對工作票的工作內容、許可人、批準人、危險點分析以及安全措施進行現場審核,完善消缺準備工作。現場各項安全檢查無誤后,工作負責人發出消缺命令。
消缺結束后,工作負責人將缺陷處理情況上網公布。同時完善《工作票》,現場處理人共同簽字確認,完成書面消缺材料。
為保證消缺工作有序,必須嚴格按照消缺方案進行消缺,在整個消缺過程中,安檢人員進行全過程的安全控制,時刻提醒,全程監控。對檢修消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運行和檢修人員應充分的交流,以檢修為主導,運行配合,安檢人員現場監督,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嚴控誤操作行為的發生。
設備消缺工作結束后,要及時對消缺設備進行驗收,驗收工作分現場試驗驗收和資料驗收兩個部分。
現場驗收工作由運行車間負責,驗收的主要工作是對設備進行試驗。試驗包括靜態和動態試驗兩部分。試驗操作由運行值長負責人安排,安檢人員現場監督。要求嚴格現場試驗管理,嚴防已消缺設備由于消缺工作不細、不實,缺陷排除不徹底,導致已消缺設備再次發生缺陷,造成重復檢修消缺。要認真對待現場試驗工作,對不能進行帶壓、帶負荷試驗的消缺設備,要在《現場驗收單》上注明,待投入運行時,安排專人觀察運行。
消缺結束后,消缺工作負責人要填寫《消缺記錄》,主要記錄消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驗收情況,并錄入oa系統上網公布。設備消缺后,消缺負責人和驗收人員在《設備缺陷處理驗收單》上雙方簽名后,并網上公布。
缺陷設備試驗正常,進行資料驗收環節。消缺材料驗收主要包括:《缺陷信息登記表》、《工作票》、《現場驗收單》、《消缺記錄》填寫情況是否合格進行檢查。
消缺材料驗收合格后,安檢部門簽署意見,分管廠領導簽字,同意驗收合格,并網上公布。否則,檢修車間根據安檢部門意見,完善檢修驗收材料,直至合格。驗收合格,安檢部門填寫《設備缺陷登記表》注明缺陷發現與確認人,缺陷處理人和許可人,發現日期和處理日期,現場安檢人員,設備缺陷簡介以及消缺情況等信息,并根據系統設備名稱編號存檔,以備查詢。
消缺驗收后,各消缺環節人員應及時對本次設備缺陷情況進行分析總結,談談消缺心得。缺陷分析主要分析缺陷原因,分析缺陷是使用原因、是設備本身原因,還是安裝原因,以及同類消缺的經驗和心得。同時,對消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消缺技術措施以及事故預案是否有針對性等問題進行分析,充分吸取設備消缺經驗教訓,為以后有針對性的設備檢查,備品配件的準備提供基礎信息,并把總結材料錄入上網供相關人員借鑒學習。
設備缺陷的排除是整個設備缺陷管理的最終落腳點,因此,必須做好缺陷的管理工作。同時,必須加強設備維護和保養,提高設備完好率,根據日常和歷史經驗提前對設備缺陷進行預報、預警,防患于未然,提高設備缺陷管理水平。
總之,設備缺陷是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設備隱患,規范缺陷管理,及時、有效消缺是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同時,要正確認識生產和消缺的關系,不能為了生產而讓設備帶病運轉,導致缺陷的擴大從而釀成事故。也不能因為消缺準備不足,無原則的延長消缺時間,造成生產的被動,影響經濟效益。因此,設備消缺工作必須兩者兼顧。辦公自動化設備缺陷管理,把設備缺陷信息及時發布,讓相關單位第一時間得到信息,爭取了寶貴的消缺時間,杜絕了扯皮等現象,少走了彎路,從而最大限度地解決了生產和消缺的矛盾,解決了傳統缺陷管理存在的問題,促進了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