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全
(漾濞彝族自治縣漾江鎮水務站,云南大理 672505)
農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設與發展
羅智全
(漾濞彝族自治縣漾江鎮水務站,云南大理 672505)
“五小”水利工程是為解決農村民生問題而建設的,有利于農村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態環境的改善,進而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雖“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設面臨的困難諸多,但究其建設有很大的意義。本文將從“五小”水利工程建設面臨的問題,建設的必要性,以及建設中應考慮的問題和發展建議,還有保障措施等方面就其對民生的重要性進行了綜合論述。
“五小”水利工程 農村民生問題 經濟發展 管理保障措施
(1)蓄水能力不足。雖然目前在農村窖池、溝渠、塘壩、堰閘、泵站數量比較多,但是絕大部分窖池、溝渠等工程,并不能很好的起到蓄引水作用;因為管理滯后以及絕大部分修建窖池、溝渠等工程的山體出現了坍塌、滑體現象,山坪塘出現淤積、滲漏現象,導致窖池、溝渠等工程的引蓄水能力已大不如從前。
(2)輸水工程老化嚴重。小型水利工程蓄引水不能達到預期標準,渠道實際引水量達不到設計要求,大部分渠道老化、垮塌、滲透等現象嚴重,實際可以正常發揮效用的渠道只有少部分,嚴重限制了工程的灌溉效益的有效發揮。
(3)工程灌溉效率低下。農村小型水利工程雖然點多面廣,但因其受水源的限制,絕大部分分布在山區、半山區地帶,且因水利工程建設質量標準低,管理落后,所以很大一部分工程出現了質量問題,不能正常使用,不能有效滿足農民的生產生活需求。
(4)工程建設后續管理工作未跟上。水利工程會出現老化、坍塌、滲透等現象,一方面是因為自然等不可控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尚未及時的對工程進行保養、維修等。
(1)農村“五小”水利工程是解決三農問題、構件和諧社會的必經途徑。“五小”水利工程建設的目的是幫助農民解決吃水難、用水難的問題,解決民生問題,只有農民的溫飽問題解決了,才能近一步向小康社會邁進,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邁進。
(2)農村“五小”水利工程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設可以提高農村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程度,切實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用水困難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灌溉難題,因此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增加農民的人均收入,促進經濟發展。
(3)農村“五小”水利工程是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強力支柱。“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提高灌溉效率,綠化生態環境,促進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還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
(1)建立健全“五小”水利工程管理機制。“五小”水利工程是由基層村、社集體建設的,但卻依靠鄉鎮來管理,且鄉鎮中的基層水利管理站往往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此外管理經費也常處于緊張的狀態,導致實際情況是給農村“五小”水利工程的管理建設造成很大的障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健全鄉鎮基層水利管理機構,設置專門的活動管理經費,培養專業人才駐扎在基層對工程進行監管檢修,確保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
(2)著重抓好“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設。大多數“五小”水利工程建于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設施老化和年久失修,作用功能大不如從前,且存在安全隱患,所以應該集中資金進行整修,盡快使水利工程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實現其最大效益,確保群眾的正常農業生產生活的需求。
(3)增加對“五小”水利工程的投資。多年來,主要的水利投資主要是用在大江大河及水庫建設上,對“五小”水利工程的投資嚴重不足。針對這一現象,鄉鎮干部應積極申報,爭取足夠的資金投入;同時,應該做好宣傳工作,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可以積極鼓勵個人投資,以此來確保后期的運營;再者,應該整合相關部門資金,統一調配,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4)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資金投入機制。應該設立專門的項目資金,通過政府和相關部門將這些資金整合起來合理運用,使得每一分錢都用到實處,充分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設,做真正的有利于人民的事情,使得政府真正成為“為人民服務”的機構。
(1)強有力的組織機構的支持。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分工協作,權責明確,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和義務,不定時進行檢查,確保每個部門的義務落到實處。
(2)充足的資金支持。建立多元資金籌措渠道,爭取實現政府的財政支持和民間個人投資有機結合,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踴躍性,促進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以此來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政府、個人和生態環境三方面的共贏局面。
(3)先進的技術支持。應該聘請專門的技術人員來指導水利工程的建設,在遇到問題時技術人員之間相互交流合作,爭取實現最合理、最高效的建設;同時也應該對工程維護管理人員進行專門的技能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
“五小”水利工程實施后最基本的目的是加強農村山區抗洪御災能力,同時減緩干旱帶來的嚴重危害,確保人們正常生產生活用水的供應,增加人民的勞動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刺激消費,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經濟發展,還有助于人們生活更快達到小康社會水平,更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
“五小”水利工程雖然問題頻發,容易出現工程坍塌、滲透、滑體等現象,工程回報效益低,且后續的資金投入量也很大,維護管理工作也很復雜。但“五小”水利工程從整體上來說還是改善了人們的用水和灌溉條件,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由此可見,農村“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設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應該得到政府和當地人民的重視,也應得到社會各個階層的大力支持,從而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1]基振國.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影響評估體系構建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9.
[2]厲占財.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綜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