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光霞,王時敏,賈沛茹,唐艷明,吳 寧
(1.貴陽醫學院 口腔醫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4;2.貴陽醫學院 臨床醫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4;3.貴陽醫學院 公共衛生學院,貴州貴陽 550004;4.貴陽醫學院 化學與生物化學實驗室,貴州 貴陽 550004)
初中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是人生第二次生長高峰,也是學業負擔較重,活動量大的階段,對營養的要求明顯高于其他時期[1-2]。農村地區經濟條件較差,物資相對匱乏,農村地區青少年的膳食營養狀況值得引起重視。為了解農村地區的初中學生日常膳食及其營養狀況,對貴陽農村地區兩所中學的初中學生進行了營養學調查。
按整群隨機抽樣原則選取貴陽農村地區2 所中學,共542 名初中學生,其中男學生298 名,女學生244 名。
1.2.1 膳食狀況調查 應用24 h 膳食回顧法,統一制定調查問卷和食物份額估計表(掛圖),現場指導學生填寫調查問卷,調查學生連續3 d 攝入的食物種類及攝入量,參照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編著的《中國食物成分表2004》應用營養計算器v26.0c(標準版)計算每人每日能量和各類營養素的攝入量,根據中國營養學會2000年10 月修訂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進行評價[3-4]。
1.2.2 營養狀況調查 實地測量學生身高、體重,并應用Rohrer 指數對學生營養狀況進行評價,Rohrer >156 為過度肥胖,156 ~>140 為肥胖,140 ~>109 為中等,109 ~>92 為瘦弱,<92 為過度瘦弱[5-6]。該指數計算公式為:Rohrer=[體重(kg)/身高(cm)3]×107。
調查對象的膳食狀況、身高、體重錄入到統計分析軟件SPSS 16.0 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百分率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貴陽市農村初中學生每日能量及各營養素攝入量普遍不足,其中核黃素、維生素A、維生素C、Ca 的攝入嚴重不足(不足DRIs 的50%),尼克酸的攝入量高于推薦攝入量,鐵攝入基本接近推薦攝入量。此外,相較于男學生,女學生蛋白質、維生素攝入不足更明顯,見表1。

表1 貴陽市農村初中學生每日能量及各類營養素攝入量Tab.1 Daily intakes of energy and nutri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 of Guiyang
男學生的蛋白質供能比在合理水平,而女學生蛋白供能比較低;男女學生脂肪供能比顯著低于合理水平,碳水化合物顯著高于合理水平,見表2。
男學生優質蛋白(動物類食物和豆類提供)的攝入比例為42.40%,女學生為34.12%,其余均由谷薯類提供,見表3。
貴陽市農村初中學生男學生的平均身高為162.12 cm,平均體重為50.44 kg,與青少年身高標準體重比較,身高162.12 cm 的正常體重為54.2 ~61.4 kg,可見男學生體重低于正常;女學生的平均身高為154.29 cm,平均體重為47.50 kg,與青少年身高標準體重比較,身高154.29 cm 的標準體重為48.6 ~55.5 kg,女學生體重略低于正常。其中,男女學生身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表2 貴陽市農村初中學生3 大營養素供能比Tab.2 Energy supply ratio of three major nutri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 of Guiyang

表3 貴陽市農村初中學生食物中蛋白質來源比例Tab.3 Sources of protei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 of Guiyang
貴陽農村初中學生營養狀況正常的比例僅為50%左右,肥胖和瘦弱并存,男學生中過度肥胖和肥胖比例較高,達32%;瘦弱和過度瘦弱比例也較高,達16%,女學生中瘦弱的比例最高達37%,見表4。

表4 貴陽農村初中學生營養狀況Tab.4 Nutrition condi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 of Guiyang
膳食方面,貴陽市農村初中學生各營養素普遍攝入不足,其中核黃素、Ca2+、維生素A 攝入尤為不足,這可能與該地區學生動物肝臟、禽畜肉類攝入較少有關。女學生碳水化合物攝入高于男學生,其余各種營養素攝入均低于男學生,這提示女學生主食攝入相對多,而其他輔食比如水果,肉類攝入均低于男學生,這可能與女學生挑食有關。3 大物質供能比中,脂肪供能比顯著低于推薦比例,可能與該地區學生攝入動物類食物少,谷類攝入過多有關。日常膳食中蛋白質主要來源于谷薯類、動物類食物和豆類,其中動物類食物和豆類所提供的是優質蛋白[7]。貴陽市農村初中學生蛋白質來源中優質蛋白所占比例為30%~40%,達到了我國正常成人優質蛋白比重(30%~50%),但對于青少年,優質蛋白應占蛋白總量的50%,因此,該地區學生肉類和豆類的攝入量不足是其膳食狀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營養狀況,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貴陽市農村營養狀況正常的比例只有50%左右,整體而言該地區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并存,男學生尤為明顯,而女學生主要表現為營養缺乏,這可能與農村居民經濟水平低下有較大關聯,同時也反映出家長及學校對學生營養狀況重視程度不夠,青少年自身對營養膳食的觀念不強。
初中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該時期的人群對營養素的要求普遍要高于正常成人,營養研究表明,營養失調對于對于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會有明顯的影響[8]。當地學生家長、學校應重視學生日常膳食狀況,開展對學生營養膳食的教育和指導,鼓勵他們增加日常膳食,豐富食物種類,改除挑食、偏食的不良習慣,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營養狀況。
[1]馬軍.重視青春期發育與血壓關系的研究[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3(8):680-683.
[2]韓憲君.合理營養與平衡膳食——談中職學校學生膳食平衡[J].職業技術,2012(11):62-62.
[3]吳欣耘,汪之頊,馬秀玲,等.稱重法和24 小時回顧法用于評估住院病人一日膳食的比較[J].營養與老年代謝病,2011(12):76-79.
[4]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172-177.
[5]潘小梅,唐沂,李騰,等.新生兒血清瘦素水平與生長發育關系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3(1):29-30,34.
[6]管惠彬,王翠蓉.攀枝花市東區中小學生營養狀況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08(8):251-252.
[7]錢軼.優質植物蛋白質來源及其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3(5):48-49.
[8]楊年年,聶四平.貴陽市12 ~18 歲中學生體質指數標準探討[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2(2):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