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偉
(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9)
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亦即核心競爭力,筆者認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企業在產品市場方面的競爭力,體現在產品具有的核心技術、市場品牌和銷售網絡上;第二為企業在運用資本市場方面的競爭力,即對資本市場的判斷能力和使用能力,筆者將市場與資本這兩方面的有效結合稱之為“雙輪驅動”。對一般中小型企業而言,大多數可能具備一定的產品市場競爭力,但是,多數企業因對資本市場的認識和研究比較少,因此資本市場的競爭力較差。傳統市場的單一優勢和雙輪驅動比較,顯然在發展上占不到優勢。因此,本文重點討論企業資本運作的一些問題,以期能夠幫助那些在發展規模遇到瓶頸的企業擺脫困境,走上利用資本市場快速做大做強的上升通道。
資本運作也稱資本運營、資本經營,通常以利潤最大化和資本增值為目的,通過市場法則運用,將本企業的各類資本,持續地與其它企業、部門的資本進行流動與重組,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動態重組,以達到本企業自有資本不斷增加這一最終目的的運作行為。它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通過設計資本的科學流動來實現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效益增長。二是通過資本本身的技巧性運作,實現資本增值。
正如前述,資本運作泛指以資本增值為目的所涉及到的企業所有的經營活動,其內涵相當豐富,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自然包括在其中。但就資本運作在長國長期的發展與使用過程分析,資本運作是作為與生產經營相關聯的概念提并出運用的。大家普遍知曉的資本運作是一個相對狹義的概念,具體是以與企業生產經營獨立而存在的以價值化、證券化了的資本為基礎,通過優化配置相關自愿來提高資本運營效率和效益的經濟行為和經營活動,充分利用好資本運作非常有必要,因此,本文從狹義的資本運作來論述分析。
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需要盡其所能不斷壯大自己的主業,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基礎設施建設與先進技術的研發與運用,不斷的進行擴大與再生產。資金是一切綜營活動的動力,許多企業都在資金這一環節上受到阻礙。資本市場隨之出現并體現出了它的價值。企業借助發行上市、增發新股、配股等資本等運作都可以實現資金籌集。
在創建了企業并走上發展正軌之后,如何把企業快速做大做強,爭取發展的制高點是目前困擾我國企業的一大難題。目前,全球經濟既相互競爭又相互依靠和融合,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已大不同于以前,是更加開放、更加國際化的、充滿著競爭的市場環境。如此一來,企業要想在占據優勢地位,就務必要保證企業有足夠的市場競爭能力。這就是企業之間進行的合并、兼并、收購、重組。
傳統的國有企業規模大且全面,在實現創造社會財富的責任同時需要承擔部分社會職能,例如企業要辦醫院、學校等等,也就是通常理解的企業辦社會。這些社會職能的實現基本屬于,如此勢必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負擔,使企業的盈利能力提到約束。要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必須確保核心業務能夠不被其他輔業所累,就必須要改變企業辦社會的現狀。
在我國,有許多企業走出原始創業的困境之后實現了大量的財富積累。但這些財富積極仍遠遠大于投入到再生產之中的這部分財富。怎樣合理的利用這些資金,在確保企業資產保值的同時,實現資產的增值,需要企業家們進行慎重的思考。而資本運作的過程,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使資金的利用率得以實現。
綜上所述,我們能得到如下結論:無論企業是處于創業期、成長期或是成熟期,都能夠利用資本運作這一手段來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幫助企業快速成長,對于處于發展期的企業,充分利用好這一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當然,我們在看到其優勢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其約束條件,也就是說,實施資本運作前我們必須綜合考慮,充分分析相關企業是否具備進行資本運作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一是具有獨立自主的資本運作決策權;二是具有追求自身資本增值和資本價值最大化的內在動力和必要的約束機制;三是具有穩定和高水平的經營團隊;四是具有資本運作中納入和借助其他企業的籌資和融資所必須的人力、物力、財力等。
一般來說,一個相對成熟企業欲在國內資本市場首次發行股份并上市,必須經歷綜合評估、規范重組等多個復雜階段。當前,中國資本的股票交易市場包括上海的主板市場、深圳的主板市場、中小板市場、創業板市場,還有新三板等市場,每個市場對企業的具體要求都有些差異,企業應根據各自不同的條件和要求,還要面臨著不同上市的路徑選擇。只有經過企業及相關財務顧問等各中介機構的綜合評估,擬上市企業在成本和風險方能在可控的情況下進行正確的操作。要實現成功上市,企業需要對上面所講的問題進行細致研究,提出問題與意見,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后才能付諸于實際行動,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上市后,企業最顯著的優勢體現在:一是價值最大化作用:上市后,股東權益衡量標準發生本質上的變化。將資產證券化以后,通常用二級市場交易的價格直接反映股東價值,而中國資本市場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價格一般遠遠大于其資產成本,這樣使股東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二是便于流通變現作用:上市后股票與資金的流通方便,通過將產業形成的股票拋售后即可轉換成為現金。三是規范化作用:上市后公司的經營管理與監管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帶動公司效率提升,同時間接的規范了公司的運作程度,對外呈現出值得信任的形象,如此一來在融資市場上能得到更多機會,在銀行信貸額度上也有著較大優勢。
根據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規定,中國證券市場實施再融資的方式主要有配股、增發(包括定向增發)、發行可轉換債券等多種靈活方式。
其各自含義分別是:配股是指上市公司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依據有關規定和相應程序,向原股東進一步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一系列籌資行為。
增發是指上市公司向全體社會公眾(定向增發為向不超過10名確定的合規機構)發售新股票的行為。
可轉換債券是一種可以在特定時間,按特定條件轉換為普通股股票的特殊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兼具有債券和股票的特性。
為了保證資金的有效使用及安全性,保護廣大流通股東的利益,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通過凈資產收益率、分紅情況與融資時間間隔等嚴格規定了再融資的硬性指標。
不同的再融資方式需要的條件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說各種不同的再融資方式適應不同類型的上市公司。一般說來增發適合于效益較好、凈資產收益率較高、且融資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配股適合于效益一般、凈資產收益率也一般的上市公司,同時,因為配股的發行對象是老股東,因此需要大股東有大量充裕的現金流;可轉債適合于效益較好、凈資產收益率較高、且資產負債率較低的上市公司。
總則言之,本文通過對資本運用定義、意義、以及利用方式的探討得出:充分、有效的運用本文前面所探討的資本運作手段對企業的利益的實現有著積極的作用。各種類型的公司在通過資本運作后,將大大提高企業認可度,在激烈市場環境下,獲得其他企業所無法比擬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更加容易在充滿競爭的市場中把握先機,獲得成功。
[1]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www.gov.cn).
[2]李道國.《企業并購策略和案例分析》.中國農業出版社.
[3]姜雷.《國有企業資本運營策略選擇》.投資決策.
[4]吳曉求.《實體經濟與資產價格走勢相關性分析》.
[5]劉贛州.《中國資本配置的優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