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政府制定了新的汽車征稅法規,該法規將于2017年施行。屆時英國消費者在購買售價超過40,000英鎊(折合人民幣39.2萬元)的車型時需額外繳納310磅(折合人民幣3038元)的稅費。英國政府的相關政策偏向小型車的用意明顯,這對英國豪華汽車市場的發展恐不利。JLR公司便認為英國擁有包括JLR、阿斯頓?馬丁、蓮花、邁凱倫、賓利、勞斯萊斯等多家豪華廠商,這是英國人的驕傲,這些豪華廠商為英國帶來了大量的工作職位以及資金注入,而目前英國政府的相關政策則有意打壓豪華廠商。英國汽車工業聯盟同樣認為英國政府新政明顯不利于豪華廠商的發展,這將可能使得英國市場豪華汽車的銷量大幅降低。IHS總裁認為消費者可能受到新政的影響轉而選擇更小的車型。
俄羅斯考慮追加投資以振興汽車業
俄羅斯工業部長Denis Manturov近期表示,俄羅斯政府正在權衡是否要給本國汽車制造商額外的100億盧布(約合1.76億美元)的額外補助,以此來振興汽車市場。Manturov 表示,“我希望我們會得到這些措施的支持。其實今年早些時候政府就對這些舉措進行了初步商議。”他估計今年這些鼓勵措施的額外開銷可能會達到50-100億盧布。俄羅斯政府去年年底的時候便重啟了汽車報廢計劃,即會給那些想要賣掉舊車而購買新車的消費者現金獎勵。今年4月,還推出了汽車貸款和租賃補貼。Manturov表示,分配給貼息貸款的資金應該足夠用到今年年底。額外注入的資金將用于延長報廢計劃時限和其他鼓勵措施。“我們已經從資助的項目中看到了積極成果。”Manturov稱,“我們已經開始觸底反彈,希望在2016年可以看到汽車行業的復蘇。”有數據顯示,6月份俄羅斯汽車銷量同比下降30%,而今年俄羅斯汽車銷量預計減少至1.55萬輛,與2014年相比將下降36%。
日系車企聯合投資助力本土建加氫站
日本志在憑借氫燃料電池汽車領跑全球,但其想要實現在2016年3月在國內建立100個加氫站的宏偉藍圖仍任重而道遠。建立一個加氫站耗資約500萬美元,現日本政府已將補貼上調了約二分之一,但目前日本只有74 個加氫站納入規劃。日本三大汽車制造商豐田、日產和本田近期宣布,計劃聯合投資60億日元(約合4892萬美元)支持日本氫氣站的建設與運營。豐田、日產和本田聯合聲明除了每年不少于1100萬日元(約89700美元)的資助外,豐田、日產和本田還向加氫提供其運營成本三分之一左右的補貼。汽車制造商將按照燃料電池汽車的年銷量分攤成本。目前,豐田Mirai是唯一一款上市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第一年產量限制在700臺。本田新型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在2016年3月亮相,而日產同類車型將于2017年推出。
巴西擬出臺措施刺激汽車出口
據路透社近日報道,巴西政府計劃采取更多措施來刺激該國汽車出口,以支持該國日漸萎靡的汽車產業。巴西汽車工業協會Anfave負責人Luis Moan透露,這些措施中可能包括由巴西國家發展銀行(BNDES)為零部件制造商提供更多金融支持、降低雙邊貿易協定中的進口關稅等。政府可能在近期與該機構就此進行進一步商討。Luis Moan表示,其中一些措施還未進行深入分析。在與政府談判的過程中,Anfave同時還向政府施壓,要求政府加快與哥倫比亞、秘魯以及烏拉圭的汽車貿易談判。政府也希望能夠盡快擴大出口,以幫助汽車產量實現回升,今年6月份,巴西汽車產量同比下滑了14.8%,銷量同比銳減19.4%。
歐委會發布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計劃
歐盟官網近日消息,歐委會發布一項規模達131億歐元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以進一步推進就業和經濟增長。該計劃涉及276個交通項目,均從“連通歐洲設施”(CEF)項目中遴選出來。該投資計劃還將激活規模達288億歐元的公私聯合融資項目。CEF與歐洲戰略投資基金(EFSI)將共同為減少歐洲投資缺口發揮重要作用。歐委會提出的上述投資計劃還需CEF委員會正式批準。歐盟負責交通運輸事務的委員Violeta Bulc表示,到2030年,實施泛歐交通網項目可以創造高達1000萬個工作崗位,使歐洲GDP增加1.8個百分點。
伊朗市場或將成為亞洲車企的機遇
到目前為止,西方各國針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已持續了四年,但此情況可能將在近期得到改變,一旦伊朗被解除制裁,那么國際市場將獲得更多的石油資源,而且伊朗也能從國外獲得更多其他物資,例如汽車。最近歐洲各方已經對解除制裁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肯定,談判得到很大進展。如此一來,亞洲車企也將從中獲得巨大利益,“這給了亞洲汽車制造商一個絕佳的機會,”BMI研究公司的汽車分析師Anna-Marie Baisden說道,“伊朗對高品質外國汽車的需求非常大。”伊朗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而且目前是全球第29大經濟體。在去年,伊朗的最大貿易伙伴還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是阿聯酋,其次三個分別為印度、韓國以及日本,這意味著豐田、現代等亞洲車企將成為伊朗市場上有力的競爭者。
沃爾沃北美推出終身保修服務
沃爾沃北美公司近日正式推出新的車輛保修服務,即在工廠保修基礎上提供零部件和勞動力的新型終身服務。沃爾沃車主將享受到只收取一次費用,終身免費換零部件,免收勞工費的保修服務(不包括更換汽車配件和磨損修補)。車主還將享受免費更新軟件,行車檢測,個性服務,提供替代交通工具和洗車服務。這增強了沃爾沃在服務領域的競爭優勢。高檔汽車制造商們也越來越重視并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沃爾沃汽車也表示終身保修服務是其史上最豪華服務,在使車主滿意的同時也得以開拓銷路。
邁凱倫十年內半數車型將配備混合動力
邁凱倫首席執行官Mike Flewitt近期發表申明:在接下來十年內,邁凱倫至少有一半以上車型將配備混動動力系統。Flewitt說道:“在未來十年里,我期望我們的一半以上車型將用混動動力系統。如果造車成本和電機重量可以得到控制,我甚至想要全部車型采用混動動力,因為我們的策略是用尖端技術來制造更好的汽車。”正如邁凱倫高層說的那樣,邁凱倫每年都在嘗試運用新的動力技術,而且Flewitt也證實了,公司的最頂級車型也將和P1一樣采用混合動力系統。
三菱擬將退出美國市場
2015年 7月24日,三菱宣布調整生產方向,稱今后將從美國市場撤退。主要原因在于三菱在美國銷售表現不佳,工廠的生產運作率低下,這迫使三菱不得不做出了此決定。據統計,雖然美國被譽為世界第二大市場,但是三菱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卻不高,2014年三菱的在美銷量占其總體銷量的10%都不到,僅僅售出了8.2萬輛。同時,三菱也決定將未來的海外生產據點轉移到不斷成長中的亞洲市場,繼續推進“選擇與集中”戰略。三菱計劃今后將菲律賓工廠的產能提高到10萬輛,該工廠在今年1月正式開工。同時也在2017年4月底將印度尼西亞工廠的產能提高到16萬輛。今后,三菱計劃逐漸退出成熟的歐美市場,暫停當地的工廠生產,轉而將生產、經營資源集中在不斷發展的亞洲市場,以謀求進一步的發展,提高利潤。
法拉利提交IPO上市申請
2015年7月23日,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向美國證券監管部門提交該公司首次公開募股的相關文件。法拉利將更名為法拉利N.V, 擬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該公司沒有公布具體的股票代碼和股價,但菲亞特CEO馬爾喬內之前表示,僅有10%的股份會公開募股,80%的股份會向股東分發,剩下的10%由皮耶羅?法拉利及其兒子恩佐?法拉利持有。馬爾喬內之前還表示,首次公開募股價值至少110億美元。專家表示,一旦公眾交易開放,該公司股份將很快售罄。這一形勢將有利于包括瑞銀投資銀行、美林證券銀行及桑坦德銀等各大銀行對此次公開募股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