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昂
《汽車縱橫》:據了解,“普華永道思略特和德國汽車研究中心共同發布了關于汽車行業的研究報告”通過你們的研究,您認為目前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有哪些?
白宇:首先是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公司都在進入汽車領域,未來汽車企業會不會變成像富士康一樣的代工廠,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此外,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各國都制定了相應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劃,我們預計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至少會在70萬臺左右,雖然沒有達到國家政策的規劃要求,但增速還是非常快的。第三,消費者將形成從“擁有”汽車到“使用”汽車的概念轉變,這一點尤其將被新興的80后、90后消費者所認同。在我們進入汽車社會的過程中,最開始買汽車,可能是身份的象征,而未來的消費者將更注重消費的體驗,他們不一定要擁有一輛汽車。第四,在未來五到十年,全球市場還是以新興市場為主,我們知道的“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除了巴西和俄羅斯分別在經濟、政治方面最近一兩年稍微有一點風險,其他國家都不錯。除此之外,還有“十一國”,這主要是東盟、北非的一些國家,這些新興國家未來汽車消費的總量大概會占到全球消費的50%以上,雖然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速會慢慢放緩,但是依然是全球的熱點市場。第五,更多的定制化。車聯網是互聯互通的概念,是互聯互通加上大數據,更多的消費需求可以通過云端分析每個個體,每個小群體的細微變化,細微需求,所以未來的產品一定是基于個人定制化的,這在我們的金融租賃、保險支付方式方面都有體現。最后是無人駕駛。
《汽車縱橫》:互聯互通的車聯網到底能夠做些什么?
白宇:我們認為車聯網其實和四個方面相連,車和車的相連,車和人的相連,車和路的相連,車和互聯網的相連。最后一點可以給我們很大的想象空間。互聯網,尤其是手機端,現在已經深入到我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我相信在未來,車聯網汽車本身也會作為一個很好的載體承接包括汽車維修、保養、保險等方面的事務。除此之外,車聯網汽車還可能會涉及衣食住行等其他方面。以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市場會繼續蓬勃發展。
《汽車縱橫》:車聯網的應用主要有哪些方面?,
白宇:我們把車聯網的應用分為七個方面。第一,移動管理。我們覺得汽車最終還是交通工具,是把用戶從A點帶到B點,這是永恒不變的主題。目前,導航系統,包括路況監測系統已經非常發達,未來這方面將繼續是投資的熱點。第二,車輛的管理。我們認為有兩個方面,第一是車隊的管理,在最開始的時候這是在商用車方面有體現,物流公司在調動自己貨車的時候,需要提高物流效率,這也將慢慢應用到乘用車領域,包括租車公司、嘀嘀打車公司等,都需要車輛管理。第二方面正在不斷探索中,就是車輛的信息管理,這主要是用戶使用方式的管理,包括騰訊的路寶等工具,整車企業也在開發可以實時監測用戶用車習慣的工具,基于用戶的使用習慣,汽車企業可以推出定制化的服務。第三,娛樂系統。衣食住行,包括社交、無線、移動辦公,我相信在這方面,亞洲市場一定會領先于歐美市場。第四,個人健康和安全有關系的,包括疲勞駕駛的提醒、應急處理等。第五,自動駕駛。第六,安全碰撞。第七,家庭互聯。在家庭互聯里面有幾個概念,一個是云能量,將來的電動汽車不光電池給自己供電,還有可能給周邊的一些設施供電。第二,智能家庭,我們的智能家居,智能電器等,未來都可以通過汽車來進行互聯互通,通過汽車平臺進行控制。
《汽車縱橫》:能否具體說說車聯網應用的這些趨勢?
白宇:首先是汽車的移動管理。根據全球最擁堵的十個城市的數據,我們假設每天上班的單程路程是30分鐘,一年下來的時間就是5.3天,大概是130多個小時,這給我們有兩個啟示,一方面我們有很大的空間進一步提高駕駛的效率。第二,這在車上的一百多個小時,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消費者的時間窗口,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服務。此外,交通擁堵給城市將帶來的額外的浪費。2010年,交通擁堵給美國社會造成的浪費是760億歐元,到2020年將會進一步增加73%,這個數據如果應用到中國,交通擁堵給社會帶來的成本更大,所以我們認為與移動管理相應的車聯網應用,是我們長期的方向。比如,現在比較成熟的實時導航,包括未來基于消費者的駕駛行為習慣制定的節油管理系統等都是這個概念。
第二是車輛管理。首先是車隊的管理,這個在商用車領域已經相對比較成熟,尤其是在歐美市場。第二個方面是基于用戶的使用數據收集所帶來的一些新興的車輛管理服務,我們耳熟能詳的有遠程操控,包括語音控制、生物識別等基于個人的服務。通過車輛管理,我們可以實時監控汽車的所有信息,實時監控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包括汽車什么時候該維修,什么時候該保養,燃油是不是夠用,系統自動能否提示附近有沒有相應的維修點,這個維修點能給汽車提供怎樣的折扣和維修的方式。如果車被偷了,還可以實時跟蹤。還有支付系統——最簡單的就是加油站,現在大家去加油,可能好不容易排到自己了,如果前面那個人買單花費了五分鐘,你就要等五分鐘之后才能繼續加油,未來,這些情況都會解決。汽車會有自動支付系統,只要在車內確認,就可以在加油站外實施支付的功能。
第三,娛樂系統。中國和亞洲的潛力非常大,市場大概在59億歐元左右,到2020年,互聯網將涵蓋衣食住行的所有方面。
第四,健康和個人安全。到2020年,市場的估值是10億歐元左右,我們認為到2030年會進一步增長,因為我國的人口結構從2020年開始,會有進一步老齡化的趨勢,到2050年左右,我們60歲人口將占全國人口30%,這個人群非常大,不光影響我們汽車行業,也會形成其他的,尤其是大健康產業。

根據統計數據表明,在美國,65歲以上人口的平均駕駛長度比整體的平均值增加了29%,也就是說,中老年朋友,他們駕車的時長和公里數更長,這有可能是因為,中老年朋友在郊區有一套住房,或者因為他們不上班,有更多時間自由支配。而且,,中國也放開了70歲駕照的限制,所以我相信在未來,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中老年朋友駕車的使用頻率也會增加,與此相應,包括疲勞駕駛提醒、可穿戴式設備等都將增長。到2025年,會有相當一批企業關注這個領域。
第五,自動駕駛。很多人在分析的時候認為中國的路況和國外不太一樣,包括行人和機動車的行駛習慣還不是很規范。但是這里面有一個概念,我們做自動駕駛的市值分析,不一定是完全自動駕駛,也可以是半自動駕駛。比如自動泊車系統,這個在十年前只有高級車里面才有,現在一些入門級的車都配備了這些功能,我相信未來這也會是趨勢。此外,自動駕駛在高速路上的應用會比普通城市道路應用更多一些。
第六,安全細分市場。到2020年,我們預測大概在128億歐元左右,“安全”主要是指防止碰撞,比如緊急制動等。
第七,家庭互聯。這個市場只有幾百萬歐元,而這跟我們智能家庭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當我們的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電器發展起來的時候,我相信這個細分市場也一定會繼續發展起來,新能源汽車在這方面會起領先的作用。
《汽車縱橫》:現在移動互聯網這么發達,未來手機會不會取代整車自帶的導航系統、中央控制臺?
白宇:我們的研究表明手機不太會取代整車自帶的導航系統,手機和汽車的中控臺會有相應的不同細分市場。現在手機里所有的衣食住行的使用程序,未來都有可能放在汽車里面,可能是通過語音控制也可能是其他方式控制。
《汽車縱橫》:整車廠是否會變成代工企業,給互聯網公司“打工”?
白宇:蘋果、谷歌這樣的公司都已經進入了汽車行業,這些電子廠商覆蓋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和娛樂購物需求,未來,他們一定會和汽車有相應的融合。谷歌目前在汽車領域已經有310個專利,三星、LG等公司也都在不斷申請汽車方面的專利,他們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很大投入。但是不是他們的參與,就會導致汽車行業,尤其是整車廠變成代工企業的趨勢,我想也不一定。
整個行業的生態系統,總體而言,我們認為OEM還是整個生態系統的集中器也好,或者叫管理器也好,整車廠會更有優勢抓住這個平臺,畢竟車是它的,用戶也是它的,如果它能抓住這樣一個機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和相關的廠商,包括零部件廠商,互聯網廠商和維修廠、獨立的經銷商,獨立的維修企業進行合作,共同去做B2C的業務(娛樂系統,電子商務,老人健康管理等),B2B的業務(包括車輛管理,分時系統,定制化的汽車金融和定制化汽車保險),我覺得這個是很好的突破口。
希望未來在所有生態鏈中,無論是整車廠還是零部件汽車、通訊企業,都能夠共同合作,合作共贏。
《汽車縱橫》:那么,在全球市場上,車聯網未來的潛力如何?
白宇:車聯網在全球范圍內最大的有三塊,一是安全,主要是指車身安全;第二是無人駕駛;第三是娛樂系統。比如,“安全”從現在大概120億歐元左右,五年之后會達到470億。我們可以看到,全球汽車市場的增速可能已經達不到5%,但是在車聯網的不同環節,增速還是非常快。
《汽車縱橫》:中國市場情況如何?
白宇:中國市場的分布大體上差不多,這里面無人駕駛的比例會少一些,娛樂系統比例有提高,基于亞洲人的特性,我們在移動手機端使用娛樂APP是在全球領先的,娛樂APP的開發速度和應用速度也是全球領先的,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中國汽車市場,車聯網跟娛樂系統相關的應用潛力也會非常大。到2020年,中國市場潛力大概會達到59億歐元左右。
(本文資料來源于《2015年車聯網研究報告》,該報告由普華永道思略特和德國汽車研究院共同發布,普華永道管理咨詢部高級經理白宇對該報告做了分享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