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7日,保時捷中國發(fā)布消息,現任保時捷海外及新興市場副總裁方智勇將于6月1日接替潘德旭,出任保時捷中國董事會主席。任期未滿兩年的潘德旭則將返回迪拜,接手保時捷中東及非洲子公司的管理工作。
據悉,現年52歲的方智勇加入保時捷之前,曾于路虎及寶馬工作數年,歷任寶馬集團北歐總裁及CEO、寶馬加拿大總裁及CEO以及寶馬意大利總裁及CEO等職,他于2014年10月起負責保時捷海外及新興市場相關工作。在任期間,他負責管理保時捷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子公司以及亞太、拉美、中東與非洲銷售區(qū)域,這些區(qū)域擁有大量獨立進口商。保時捷表示,此次人事變動是為了保證實現保時捷2018戰(zhàn)略。保時捷2014年全年在華累計銷量達46,931輛,相比于2013年同比增長25.4%。
通用任命媒體戰(zhàn)略/品牌總監(jiān)
通用汽車最近宣布,該公司已聘請Jonathan Halvorson為全球媒體戰(zhàn)略和品牌總監(jiān),任命將于2015年4月1日生效。
履新后,Jonathan Halvorson將加入通用全球市場營銷服務團隊,負責通用品牌的媒體戰(zhàn)略及同合作伙伴建立合作關系方面的工作,并向通用全球市場營銷服務總經理Megan Stooke述職。Jonathan Halvorso此前曾在Visa、英特爾公司及美國州立農業(yè)保險公司(State Farm Insurance)就職,后加入法國星傳媒體集團(Starcom MediaVest),并曾擔任過寶潔(Procter & Gamble)全球媒體業(yè)務總監(jiān)及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全球客戶總監(jiān)。
觀致汽車公關總監(jiān)梁虹離職
觀致汽車公關總監(jiān)梁虹已于近日正式離職。梁虹自2013年8月加盟觀致汽車,負責制定公司的整體公關傳播戰(zhàn)略,是觀致汽車高管團隊內為數不多的中國高管之一。
梁虹在大眾傳播領域有17年工作經驗。在加盟觀致前,她先后任職大眾汽車斯柯達中國媒體關系總監(jiān)、沃爾沃汽車集團中國區(qū)首任公共事務總監(jiān)、美國安可(北京)咨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總監(jiān)等職務。加盟觀致后,梁虹用近2年的時間組建起一支觀致團隊,形成規(guī)范的流程、規(guī)章制度和數據庫。配合觀致整體業(yè)務的發(fā)展,創(chuàng)立了“觀致科技日”、“觀致品牌體驗日”等一系列觀致汽車特有的品牌和產品層面的主題活動。此外,她幫助觀致汽車在中國和歐洲媒體領域,建立起專業(yè)的口碑。從觀致離開之后的梁虹,表示打算先休息一段時間。
“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現在僅僅處于起步階段,我們希望能夠放幾條鯰魚進來,把這池水攪活。現在放進來的鯰魚,希望起點能夠高一點,能夠不同于現有這些車型的技術水準,而不是放一批蝦米進來。進來以后,我們希望能夠把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技術標準、服務質量等方面做一個比較大的提升和改進。”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
“戴姆勒集團對蘋果、谷歌等科技公司進入汽車業(yè)并不感到恐慌或壓力重重,戴姆勒集團反而覺得應與科技公司展開積極的合作。”
——戴姆勒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蔡澈近日在日內瓦車展上表示戴姆勒對與蘋果、谷歌等科技公司的合作持積極態(tài)度。
“創(chuàng)新是大眾汽車的思想源泉。我們研發(fā)頂尖科技,直指未來。”
——2014年大眾汽車共投入115億歐元用于研發(fā),創(chuàng)公司歷史新高,該投資額也使大眾汽車在全球研發(fā)投入排名中位列首位。 日內瓦國際車展前夜,大眾汽車集團CEO文德恩教授強調創(chuàng)新對車企的重要性。
“新能源汽車要想有突破性的進展,和電池本身的成本和性能關系重大,因此,企業(yè)不能把政府補貼當戰(zhàn)略。”
——在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看來,發(fā)展新能源汽車借助補貼與自身能力提升兩方面之中,他更看重自身能力的提高。
“如果國家要對充電樁的建設,給更大力度補貼和強制性的要求措施;再對電費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與油價相比有一個更優(yōu)惠的價格,我想會極大地促進電動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為節(jié)能減排做貢獻。”
——出席全國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江淮集團董事長安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各地陸續(xù)推出的限購、限行政策可能會衍生新的社會問題,城市交通綜合治理亟需國家立法規(guī)范。”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在今年的“兩會”議案中這樣指出。
“這跟市場好壞沒關系,我們專注的把現在幾個產品做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不是不看好,是精力有限。三五年之內小米不會做電動汽車,”
——對于涉足電動汽車領域的傳聞,雷軍最近明確表態(tài)。
“中國的增速放緩要放到大背景和中國的基數下考慮,中國G D P的確是從兩位數的增長下降到7%的增長,但是這個7%的增長在新常態(tài)下仍然是一個非常驚人的增長數字,不管是放在全球的哪個國家,都是非常快的增速,所以未來的增長潛力還是非常可觀的。”
——盡管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但絲毫不影響福特全球首席執(zhí)行官
馬克·菲爾茲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