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機動車對霧霾的貢獻。有多地做過來源解析,已有科學結論,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地,多在1/4到1/3之間。柴靜的霧霾報告中也提到了造假柴油車對空氣污染,特別是北京市夜間污染的貢獻,已經很明確了。
2. 油品標準是誰定的。萬秘書長既然是標委會秘書長,自然知道是誰定的吧?石化行業人多勢眾,把持秘書處、秘書長等要職,投票也占優。雖然標準的確是歸標準委管,可是由石化行業把持標準制定,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柴靜的霧霾報告片中環科院和曹湘洪院士的對白,已經表明了這一點。而實際上,國際上其他國家幾乎都是由環保部門制定車用油品標準,中國卻是石化行業主導,環保沒有否決權。
3. 若是如同萬戰翔所說,幾大石油公司開采石油和天然氣,費了這么大力氣,是這么痛苦的事,那就交給自由市場競爭好了,我認為,能源安全靠的是競爭和制度、監控,而不是靠壟斷。Shell, Exxon, BP也不是私人企業嗎,但它們在全世界賣油,而壟斷的石油國企有本事把油賣到美國歐洲嗎?
4. 車用油品生產成本為何不敢公開?片中對于發改委官員的電話采訪錄音,意思已經很明確,政府官員的說法難道不比萬秘書長的說法更準確?我們進口高硫重質油,消費者卻花的低硫輕質油的錢買汽油,此外,國內的石油成本也遠低于國際油價,而我們的成品油價卻比美國還貴,和歐洲差不多了,這個萬戰翔怎么不說?
5. 我認為柴靜片子的思路很清晰,什么是霧霾,它的成因和解決之道,能源改革是主線,種種體制機制問題需要解決,酣暢淋漓,我沒覺得哪里看不懂。政府有責任治理霧霾,沒錯,國有企業沒有社會責任嗎?國有企業是全體人民所有的,理應為全體人民做事情。
(岳欣,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車用油品排放實驗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