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通科技職業學院黨政領導班子,面對因學院“腐敗窩案”發生教職工對發展失去信心的現實,堅持多措并舉,凝心聚力,成功帶領全院上下迅速走出士氣低谷,構筑新的精神高地,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案例。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 ?案例 ?凝心聚力 ?走出低谷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066-02
一、背景
2013年年底南通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原黨委書記嚴重違紀違法被江蘇省紀委查處,中紀委網站對此進行通報,隨后接連有1名副院長、2名中層干部、1名普通教師(學院兼職律師)受到南通市紀檢部門查處。極短的時間連續5人被查被判,學院成為全省全市反面典型,報紙電視、大小會議,甚至茶余飯后學院事件成為議論的話題,各種負面影響如排山倒海,打開網絡負面新聞接踵而至,學院事業發展受到較大沖擊,特別是廣大師生因此而出現心理塌方:情緒低落、精神萎靡,一時對學院發展失去了信心,甚至產生了怨氣,氛圍非常沉悶,士氣進入低谷。2014年5月,江蘇省委重新任命了院黨委書記和院長。如何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來提振全院上下的精氣神、引領學院走出士氣低谷、帶領學院重新走上事業發展的正軌成為新一屆黨政領導班子的首要任務。
二、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與方法
一年來,學院新一屆黨政領導班子多措并舉,凝心聚力,帶領全院教職工迅速走出案件陰影,構筑了新的精神高地。
(一)談心談話走進人心
談心談話是做好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我們借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機,積極開展與干部職工的談心。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到每一個系部走訪座談,面對面和廣大教職員工交流,先后召開老同志、黨員干部、教職工代表等各類座談會25場,個別談心數百人次,共收集較集中的意見建議82條,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當場回應,對于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逐一落實責任部門。通過耐心的談話談心,拉近了與干部職工的距離,溝通了情感,讓干部群眾切實感受到新領導班子“凝心聚力謀發展”的誠意和決心,為重新樹立對學院發展信心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排憂解難溫暖人心
為職工排憂解難是做好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更是溫暖人心的實際行動。由于種種原因,學院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這些難題,也是影響教職工思想穩定的、不容回避的問題。我們從解決這些難題入手,回應師生的關切。一是推進學院更名,破解招生難題。學院有42個專業,其中農科只占18%,原校名“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已無法涵蓋電子信息、工程機械、環境保護等大多數專業,而且受社會輕農觀念影響,原校名對招生乃至教師科研、校企合作都有較大影響,更改校名成為全校師生共同的迫切愿望。因此,新一屆黨政領導班子把推動學校更名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經過艱苦努力,2014年10月江蘇省政府批準更名為“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全院師生為此深受鼓舞。二是解決學生宿舍質量問題,消除師生煩惱。引起學院“腐敗窩案”的學生公寓建筑質量問題,一直是師生意見集中、反響較大的問題,也是領導班子的一塊“心病”。我們成立專門工作小組與建設施工方交涉,迫使施工方自行投資對學生宿舍進行維修,解決了宿舍漏水等一系列問題,為學院節約經費400多萬元,同時為學生宿舍安裝新空調660臺,消除了師生們心中多年的煩惱。三是解決崗位數不足難題,暢通教師職稱晉升通道。長期以來,學院教職工編制崗位數少,不僅影響高層次人才引進、制約教師正常的職稱晉升、干部隊伍建設,更影響學院事業可持續發展和綜合競爭力提升。對此教職工們反響強烈,新班子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廣泛認真的調研,然后主要負責人多次到編制部門溝通,最近批準學院一次新增180個崗位,老師們為此拍手稱快。四是解決在職進修學費問題,鼓勵教職工學習提高。我們及時調整政策,鼓勵教師進修學習,為教師解決了學費報銷問題,并在暑假中選派20名骨干教師到香港職教中心培訓,改變了教師長期“出不去”的狀況。通過一個個難題的解決,也就解決了一個個累積在師生心中的疙瘩和怨氣,融化了在學院領導和師生間的隔閡,重新建立了領導與師生間的信任。
(三)正風肅紀順應人心
原學院部分領導和干部的違法違紀,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院風氣,部分干部職工紀律意識淡薄,放松自我要求。有個別老師長期以病假為由不上班、有的老師長期請事假、有的干部私自在外兼職等等。此前,學校對這些現象 “睜只眼閉只眼”放任自流,引起了廣大職工的不滿。我們覺得對這些行為如果不能有效制止,學校的正氣就不能抬頭,教職工的心氣就不順。因此,我們也下決心逐個解決這些問題:一是果斷解除1名長期請事假的人事代理人員的勞動合同;二是限期要求1名長期請病假而實際在外做生意的教師回校上班;三是責令1名在校外兼職的中層干部辭去現任中層領導職務;四是對私賣公物兩名后勤工人予以留黨察看和行政降級處分。通過一系列整風肅紀舉措,打擊了校園內的歪風邪氣,弘揚了新風正氣,理順了大家的心氣,營造了校園和諧氛圍。
(四)爭取支持鼓舞人心
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對學院師生精神振奮和鼓舞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腐敗窩案”的發生,在比較長的時間里,各級領導也較少到學校來視察,社會各界人士也對學校盡力回避,這對師生們心理和精神是個比較大的打擊。一年來,我們積極爭取各級領導對學院的關心,邀請社會各界到學校開展交流合作,以振奮和鼓舞大家的士氣。過去的一年里,江蘇分管教育的副省長、南通市領導和省、市委組織部、教育廳(局)、省市農委的多位領導先后來我院視察指導工作。市委組織部、郵政局等有關部門、通州區委、區政府、海安縣委、縣政府以及相關企業等各界人士紛紛前來與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學院又重現了勃勃生機,極大地增強了大家對學院未來發展的信心。
(五)謀劃發展提振信心
用發展目標凝聚人心、用良好的發展前景振奮人心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因此,我們緊緊圍繞發展這個主題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一是開展改革發展大討論。去年暑期,在組織中層以上干部到溫州、臺州、蘇州等兄弟市的學院及市內的高新區、濱海園區參觀學習基礎上,學院及各部門、系部、各教研室層層開展改革發展大討論活動,進一步統一大家的思想認識,明確了學院未來的發展思路。二是推進校區拓展。學院校區偏小嚴重制約發展。擴建校區、改善辦學條件也成為廣大師生熱切期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多方調研溝通匯報和協調,形成了拓展新校區的合作意向,這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對學院未來的信心。三是推動與企業合作辦學。目前,已經與李開復創新基金旗下的上海創新工場合作,打造南通市大學生創業公園;與海安政府和電梯產業協會,合作共建電梯人才培養基地;正在與東方領航教育集團合作共建航空服務人才培養基地;正在與江蘇省環保產業協會共建江蘇省環保產教聯盟;正在與中德諾浩合作共建汽車專業等。
三、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過近一年的艱苦努力和細致工作,全院上下走出案件陰影,精神面貌迅速改善,工作熱情逐步提高,學院呈現了心齊、氣順、勁足的發展氛圍。學院的社會聲譽日益好轉,社會認可度逐步提高,媒體正面報道我院改革發展情況達200多次,其中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新華日報等國家、省級媒體報道20多次。考生報考我院的積極性再度提升,招生工作取得新突破。2015年提前單獨招生700多個計劃,報名人數達2000多人。師生們學習、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被充分調動,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取得新成績:2014年,學院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新一輪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榮獲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榮獲江蘇省“掛縣強農富民工程”掛縣突出單位;學院科研課題立項數和科研經費獲取數取得歷史性突破;環境監測專業學生連續兩屆蟬聯全國職業院技能大賽冠軍;學生創業團隊獲得全國職業院校創業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第四屆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意創業大賽冠軍。
四、體會與啟示
一是堅持從實際出發,找準問題癥結,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新班子黨政主要負責人均從外單位調入,如果在對學校的校情、人情等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那無異于“盲人摸象”。因此,摸清情況、查找問題、找準問題癥結,掌握第一手資料,成為我們的首要工作。我們首先通過談心談話、走訪座談,了解了基層單位和師生的想法和訴求,認真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這為下一步開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是堅持走群眾路線,獲得師生信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做人的思想工作,首先要獲得工作對象的認可和信任。要做到這一點,只能以心換心、以心交心。為此,我們放下姿態、俯下身子,走系部、訪處室,面對面地耐心聽取大家的意見,同時,我們通過與師生進行微信、QQ群、校園公共微信平臺等多種形式與師生互動交流,有效地拉近了的距離,融通了感情,為深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排憂解難化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為師生排憂解難,把大家最關心的事情解決好,就是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關鍵一條就是從群眾的所思、所慮、所盼出發,把群眾的要求作為我們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切入點,積極主動地為職工排憂解難,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融入職工的實際生活。
四是堅持發展引領,凝神聚心合力,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一個單位,只有時刻保持一種振奮的精神狀態,才會是一個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集體,才能夠從容應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實現更大發展。發展是最大的民生問題,充滿希望的發展愿景也是激發師生信心、振奮師生精神的重要源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們注重人文關懷,更要注重解決職工的精神動力問題,讓職工干得有勁頭、有奔頭,從而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匯聚到謀劃學校發展上來。
作者簡介:
朱千波(1958-),男,漢族,江蘇如皋人,碩士,南通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