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
曲線救國,Tizen意在物聯
跳票多時,三星終于在印度開始銷售搭載Tizen系統的手機Z1。結果毫無懸念,印度用戶對這款目標低端與價格低廉的手機給出了最毒舌的評價—看上去像是一部2010年的手機。對此,三星的辯駁之聲很是微弱:這款手機有著不少優勢,比如簡單易用的用戶界面,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以及Tizen系統帶來的快速網頁載入。
Tizen自一出生,便擔負著三星挑戰Android的重擔。但在Android和iOS占據了95%智能手機系統市場份額,軟硬件與生態圈都已經十分齊整的當下,Tizen想從Android和iOS手中搶占份額談何容易。而Tizen自身也有著缺乏應用生態、內置的應用與API接口以及地圖服務沒有谷歌產品一樣出色等硬傷。因此,盡管有著優秀的硬件配置,消費者仍然難以買賬。而對于開發者來說,在Android和iOS之下,Tizen也并未給他們創造多少的價值。消費者不買賬,開發者不熱衷,因此不論是之前的Z還是當前的Z1,反響平平甚至是遭到用戶毒舌評價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但三星拋出Tizen手機的目的,會是讓人吐槽的嗎?
其實不然,三星的真正意圖,其實在今年的CES大會上就已經泄露出來,其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尹富根表示:2015~2020年,三星出品的每種產品都將成為“物聯網”設備,無論是空氣凈化器還是微波爐。而配合這一言論,三星CES大會上發布了三款搭載Tizen系統的智能電視。曲線救國,用物聯網推廣Tizen,或許這才是三星今年的重頭戲所在。
瞄準藍海,就能一擊必勝?
轉戰物聯網領域并不是三星的獨家。目前業界有個說法:那些在智能手機競爭中被邊緣化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 Phone、火狐OS與webOS,目前都在以操控智能電視為新的發力點。之所以作出如此選擇,無非是因為目前在物聯網領域,還沒有一個真正領導群雄的解決方案與平臺出現。而Android與iOS系統,以及它們的海量應用也并未在這個領域當中形成多大優勢。這也給應用數量只是其零頭的其他操作系統留出了窗口期。畢竟智能手機是用來摸的,你也去觸摸電視機試試?玩法不同,海量應用暫時也無計可施。
回歸到三星,它至少在物聯網領域有著自己獨到的優勢的。無他,三星自己就是最出色的硬件廠商之一。背靠其巨大的品牌優勢,只要不出現太離譜的失誤(比如離譜的高價策略等),Tizen的市場空間就擺在那里。至少,三星在電視的基礎功能以及包括顯示屏在內的獨家硬件優勢就能保證Tizen在智能電視領域不用擔心銷路。
再回頭看看三星對于Tizen系統辯駁的理由,就不那么可笑了。簡單易用的用戶界面,對于年齡跨度更大的電視用戶來說,這當然是好事;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至少說明這個系統不太耗電,節能與否可是家電在消費者選購時不可或缺的硬指標哦!至于Tizen系統帶來的快速網頁載入,就當是個贈品吧!地球人都知道,上網速度的瓶頸口很多,如果高速公路都通暢,啥也不裝的老爺機也能跑得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