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摘要】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出,構建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學發展、適應社會生產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新課程”,其旨在改變傳統高中地理教學中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情況,以讓學生真正的學以致用,從而為學生的實際生活帶來現實意義。因此,本文探討了和諧課堂的含義、創建和諧課堂的必要性、目前課堂不和諧的原因以及分析實施和諧課堂措施。
【關鍵詞】地理 ?和諧課堂 ?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55-02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揭開日常生活現象的本質,讓學生了解氣候的變化、地球的運動等。地理是一門知識跨度大,教學難度大的綜合性的學科,要透徹地理解地理知識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把抽象難懂的地理知識與學生觸手可及的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把地理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和諧課堂的含義
“和諧課堂”就是師生在民主、平等、團結、和諧的課堂環境和課堂氛圍中,順利展開教學雙邊活動。理想的和諧地理課堂表現為教師、學生、地理課程三個基本要素的彼此和諧,教師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關注學生的自由,關注學生的體驗,關注學生的互動,學生在課堂中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自身能力素養得到提升,實現教學相長,是師生共同成長的舞臺。
二、創建和諧課堂的必要性
引導學生關注全球問題以及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理問題,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培養創新意思和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強化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念,這是時代賦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1.和諧的課堂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地理課程由于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性質,有時會枯燥無味的、緊張的,在和諧的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往往會在學習中找到樂趣而全力以赴地去學習。和諧的師生關系滿足了學生對愛、關心和尊重的需要,他們不僅從教師那里得到知識的營養,而且獲得了愛護與支持。“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學生對教師的態度、他的學科興趣和學習成績三者之間存在著一致的狀態。
2.和諧的課堂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提到“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填鴨式教學,缺乏創新精神。當今90后、00后學生民主意識和成就意向強,喜歡平等的討論問題,民主的解決問題。在和諧課堂中,教師作為學習的引導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大家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在和諧課堂中,學生的思維更敏捷、記憶更清晰牢固,有利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目前地理課堂不和諧的原因分析
由于現今的高考體制,學生被迫進行大量的記憶性學習,學生課余的活動時間也用來輔導。由此,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產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學生常常覺得老師高高在上,感情上不能相互融合,而在老師看來學生達不到老師的期望值,學生和學生之間沒有交流或很少交流。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師生和地理課程之間也很難和諧,在這種情況下創建和諧的地理課堂的難度很大。
四、實施和諧課堂的策略
要想構建一個和諧的地理課堂,需要融洽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以及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所以有以下幾方面的策略。
1.融洽師生關系,共建和諧課堂
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要給學生選擇的自由、說話的權利、自我的表現的機會,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和諧課堂的基礎。高中地理對于十六、七歲的孩子來說是一門比較難的課程,要求學生具有敏捷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嚴密的邏輯分析、表達能力。在地理課上,要耐心的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讀圖分析能力,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對其不明白的地方要耐心指導、講解。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都處在一種融洽和諧的氣氛中,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率的。
2.協調學生關系,發展和諧課堂
新的課堂教學理念要求學生間的關系應體現:平等、互助、合作、競爭,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這就要求教師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重點關注學生之間的互助與合作。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積極地相互學習,使所有學生在寬松、和諧、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中主動學習,相互交流、合作競爭、想象創造,既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
3.統籌教與學的關系,完善和諧課堂
地理新課程強調學習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向自主探究式學習轉化,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色向教育促進者的角色轉化,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強調在課堂教學中體現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整合。教師應要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和實踐,并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學習活動的機會,從而獲得廣泛的學習活動經驗。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能在平等愉悅的氣氛中進行,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比一般情緒下的學習效果要高得多。和諧,既是一種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又是一個動態的優化過程,更是我們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最終目標和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