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這份《指導意見》長達20頁,分8大章,有30項內容,但如果挑出最關鍵的點來看,那就是《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并把國有企業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實行分類改革。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改制上市等等。
針對部分國企高管的薪酬問題?!吨笇б庖姟诽岢?,國企將實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薪酬分配制度”,對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黨委、政府及其部門任命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合理確定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和任期激勵收入。
其實,去年底《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已經公布,《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算是對它的一個呼應和鞏固。在這之前,中國石油主要管理人員的薪酬總額,從去年上半年的611萬元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460萬元,降幅達到25%。中國建筑關鍵管理人員薪酬從579萬元降至382萬元,降幅為34%。中國中鐵從250萬元降至213萬元,降幅為15%。
除了這些央企,很多地方國資背景的企業也公布了改革方案,比如企業負責人的基本年薪按照上年度省屬國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2倍內確定。相信在《指導意見》公布之后,國企領導“既當高官又拿高薪”的現象是很難出現了。
(央廣網 201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