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濱
旗縣報紙作為目前最基層的報紙,在旗縣區域內發揮著“上情下傳、下情上達”的作用,具有旗縣委機關報的性質。因此,旗縣報紙應積極配合黨報黨刊,將黨的聲音在基層不斷延伸。而要做到這一點,就應深入思考旗縣報紙如何發揮服務功能的問題。
旗縣報紙大多由旗縣委宣傳部下設的新聞中心主辦。比如包頭市10個旗縣區(包括稀土高新區),基本都辦有旗縣區報紙。土默特右旗(以下簡稱土右旗)就辦有一張《敕勒川報》,筆者具有20多年旗縣報的經驗,對旗縣報紙如何發揮服務功能這一話題,有一些思考和淺見,愿與業界同仁探討。
一、遵循發展趨勢 發揮服務功能
從紙媒的發展趨勢來看,要發揮好旗縣報紙的服務功能,需要增加以下信息: 1.經濟信息是讀者亟需了解的主體。隨著社會經濟大發展,如何發展經濟是人們極為關注的問題,《敕勒川報》作為土右旗的一份旗委機關報,以抓“讀者要了解的事”為主基調,常年堅持派記者走基層、抓“活魚”。2011年春天,土右旗化肥供應偏緊,記者及時進行了專題采訪,通過大量事實告訴農民朋友化肥供應暫時緊張的原因,以及旗政府為解決化肥供應難而采取的措施,見報后讀者反映很好。
2.脫貧致富信息是農業、農村、農民關注的熱點。《敕勒川報》設有《農科信息》專欄,就是根據不同的農時,有的放矢地隨時提供有實用價值的相關信息。2011年以來,根據本地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的實際情況,陸續發布了大棚種植、舍飼圈養等信息后,許多農民朋友紛紛打電話咨詢具體種植、飼養方法,報社立即同有關部門聯系,及時提供了相關資料。到2011年底,土右旗就有56戶種植了大棚蔬菜、160多戶采用舍飼圈養的辦法養殖肉羊2萬多(頭)只。一些種養大戶在介紹經驗時,不無感慨地說,是黨和政府的政策好,《敕勒川報》也給我們幫了大忙。
3.橫向信息為當地發展提供借鑒。《敕勒川報》從2011年開設兩個了專欄,一為“他山之石”,發表旗內人員外出考察報告,通過介紹外地先進經驗和好做法,以外促內,取長補短;二為“嘉賓高見”,專門刊發旗外著名人士來本旗的活動。這些外地人士在本旗的座談、參觀中常常包含著大量讀者感興趣的信息,這一欄目的開設,滿足了讀者了解橫向信息的需求。
二、把握個性特征 發揮服務功能
旗縣報紙在宣傳報道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其服務功能,必須牢牢把握旗縣報紙的個性特征。旗縣報紙的個性特征大體有如下幾點: 1.貼近讀者實際。旗縣報紙的主要服務對象就是本旗縣農民,比較單一、集中。《敕勒川報》十分重視研究農民的特點,把適合農民需要和時刻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出發點和歸宿。如果不考慮農民特點和需求去辦旗縣報紙,可以說是沒有抓住旗縣報的特性。
2.貼近本地工作。本旗縣農民生產、生活、思想活動的實際情況,旗縣報紙可以說是一目了然,那么,在實際工作中就應該把新聞報道有機地融進本旗縣的實際,增強指導性,加大針對性,切實讓黨和政府的聲音在基層有回聲。
3.貼近本地風土。旗縣報紙可以根據本地的鄉俗民情、風土文物、農民素質、心理特征、興趣愛好進行靈活多樣的宣傳報道,將黨報反映的國情與旗縣報反映的民情有機融合,把旗縣報辦得更有泥土氣息。
三、選擇報道方法 發揮服務功能
旗縣報紙強調服務,關注讀者需求,還需要從報道角度和切入點入手,選擇最佳報道方法,方能更好發揮其服務功能。
1.拉近報紙與讀者的距離。《敕勒川報》以刊登本土內容為切入點,大多數報道都強化“土右元素”,增強讀者歸屬感和認同性,力求每一篇報道都能對讀者有用、可讀。比如報道土右旗冬季供熱情況,記者采用了一組圖片加說明的報道形式,將全旗優質供熱的全過程真實再現,讓讀者感同身受;再比如在宣傳報道黨的十八大精神時,采用了膾炙人口的快板兒形式《歌唱黨的十八大》,見報后社會反響很好,這種寓教于樂的宣傳形式,更易于群眾接受、理解。
2.強調“軟”服務新聞。相對于主流媒體,旗縣報紙應該側重本地區的新聞和資訊。只要是與群眾日常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信息和新聞,就可以大量地見諸報端。《敕勒川報》專門開辟了“為民服務”“本周話題”“衛生與健康”“教育一覽”“法律顧問”等欄目,讓讀者可以方便、集中地讀取相關信息。
3.軟化“硬”新聞報道。本旗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是,直接影響他們工作、生活和切身利益的重大新聞和事件,如何把這類新聞做得更好、更“軟”、更接地氣,讓讀者在輕松閱讀中知曉旗內事兒。《敕勒川報》每期重點推出幾個讀者普遍關心的話題,比如旗內引進的重大項目、供水管網改造、社保醫保又有哪些新政策等等,從小事入手,用群眾身邊發生的事解讀宏觀大政策,再配上接地氣的新聞圖片,把“硬”新聞做成“軟”故事,讓讀者在輕松閱讀中就知曉身邊大事件。
四、結合本土實際 發揮服務功能
充分發揮旗縣報紙的服務功能,體現旗縣報紙的本土特色,還需注意幾下問題: 1.地方特色不等同于地方新聞。認為只要發本地新聞,就自然有本地特色,忽視了對本旗縣實情、特別是對本旗縣讀者的研究,不是以讀者需要為前提,這樣的“特色”往往帶有片面性,無助于增強報紙的宣傳效果。
2.“地方化”忌重形式輕內容。有些旗縣報紙為顯示特色,只注重在“穿著打扮”上與眾不同,從版式、欄目、題花、刊頭等表面上著眼多,在讀者構成、經濟文化等深層次上著眼少。有的報紙為達到語言地方化的目的,濫用一些生澀、怪僻、流行范圍極窄的方言土語,使讀者不知所云。這樣就難以達到出“特色”的目的。
3.莫把特色看成是一成不變的。土右旗報曾在一段時期內叫《土右資訊》,從內容到形式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是,隨著社會發展,本地的經濟文化、讀者結構等各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土右旗報轉變思路,將《土右資訊》更名為《敕勒川報》,扔掉了原來所謂的“老本經”,重新面對現實去調整、充實、完善自己的特色。土右旗《敕勒川報》的特色真正地體現出了與時俱進的時代風貌。
旗縣報紙要通過本地特色增強服務功能。在辦報實踐中,既要結合本土實際辦出自己的特色,又要學習黨報和晚報的經驗和風格。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上,旗縣報紙要學習黨報的氣魄,登高望遠,以自己的“小典型”來說明“大精神”;以“小報道”來說明“大道理”;以“小文章”來說明“大理論”。在傳遞信息時,旗縣報紙要借助黨報寬廣的視角,善于選擇與讀者生活息息相關的國內外信息加以報道,讓讀者的視野從小天地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學習晚報的風格,旗縣報紙一定要有晚報的靈氣。有的晚報可以說是抓信息快,搶新聞早,生活氣息深厚,旗縣報紙如果有了這種靈氣,就能抓出更多更好冒著泥土熱氣的新聞。
總之,旗縣報紙要充分發揮好服務功能,就需要報人遵循旗縣報紙的發展趨勢、把握旗縣報紙的個性特征、抓住旗縣報紙的自身優勢,選擇適當的報道方式方法,堅持不懈地學習和研究國內外著名報人的辦報成功經驗和先進思想,不斷總結自己的得失成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好旗縣報紙的服務功能。
(作者單位:土右旗新聞中心 敕勒川報社)
編輯:趙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