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運用。本文通過對微課特點總結的基礎上,結合廣州技工院校教學實踐,分析了微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可行性,展望了微課發展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微課 ?電子技術 ?二極管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219-01
“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它能夠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適合個性化,深度教學的需求。我們如何利用微課助推區域課改?如何以課程改革過程中所面對的具體問題為對象,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進行微課研究?
一、微課的特點及在電子技術教學中的優勢
(一)“短小精悍”,成為課堂解惑的重要利器
在我國現有的教育模式中。課堂教學還是主要的教學形式。45分鐘的課堂內容,學生不一定能夠全部理解和消化。加之,技工院校 學生專注力不夠,集中精神學習的時間不長。10分鐘的微課有完整的教學設計流程,以及簡潔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夠突出知識重點,強化學習難點,直觀、形象、簡潔易于學生掌握,起到“解惑”、“鞏固”的作用。
(二)“情景真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
在“二極管單向導電性”教學過程中,通過采用微課教學直觀地將二極管與導線進行對比實驗,學生通過觀察相連燈泡的亮滅情況和Multisim軟件的仿真效果,輕松掌握了二極管單向導電性的知識點。這彌補了電子技術教學過程中受到場地和條件的限制,改變了以往教師只是講授,學生只停留在死記硬背的情況。 微課開啟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安全、可視的環境中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三)“主題突出”,講授線索框架清晰明確
“微課”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它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線“統整”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時使用到的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師課后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了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促使課程內容不至于偏離主航道。
二、存在問題和解決方案
(一)提升認識水平,解決系統化教學問題
微課視頻在選取制作題材時,只能選取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知識點過于細化、過于分散,不利于學生知識系統化的學習,適合作為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以及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使用的資源,但是不能作為學生自學的主要方式。因此微課教學只能在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作為輔助性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由教師將這些零散的知識點進行串接,組成系統性結構性的知識。
(二)大力開發評價系統,落實過程監控
技工院校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較低,自學能力較弱,若單純靠微課視頻的自學,缺乏教師的合理引導和督促,部分學生無法順利完成并長期堅持,則教學效率會大大降低。如果能夠在課中和課后加入有效的評價體系,可以讓教師時刻監控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果。
(三)加強技術推廣,解決技術規范問題
日常教學僅僅依靠講授知識點、教學設計、PPT制作等教學技術。沒有涉及視頻的后期制作。學校在大力推廣微課教學的同時,可以增加專業錄像和錄音設備提供教師使用。同時,對教師進行視頻拍攝和制作技術培訓,提高教師制作微課視頻的能力,力爭有越來越多的優秀微課視頻服務于教學。
三、微課教學的發展趨勢的反思
(一)對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在通訊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學生可以通過各種移動終端設備,下載和播放微課視頻,利用各種碎片時間進行學習,獲取知識。這種方式既可以查漏補缺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通過微課視頻的播放,學生清晰地明白某一知識點別人有著怎樣的觀點和思考,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學業水平。
(二)對教師而言,“微課”將革新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教師的電子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的資源應用將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微課的優點就是課例簡單,學習內容與目標單一,學習和研究時間節約,教師從“微課”中可以受到啟發。廣大教師在這種教與學情景中,易于實現對“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并實現教學觀念、技能、風格的模仿、遷移和提升,從而迅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對于我國正在建設的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而言,教育應該以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為主導,隨著信息與通訊技術快速發展,微課也將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朱旻媛.微課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4/14:51-52.
作者簡介:
張毅(1986-),女,廣東潮州人,本科,專業教師,機電一體化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機電一體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