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升 姚中云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是全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示范點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聯系點,其教育實踐活動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認可,其標桿和引導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對外宣傳工作釋放出去的。筆者深入翁牛特旗調研時深切感受到,做好旗縣區的對外宣傳工作,必須做到接地氣,才能更好地發揮外宣工作的作用。
一、確保各類信息渠道暢通
要想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必須在第一時間掌握各類有效信息,建立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信息傳遞渠道,并保證信息傳遞快捷通暢。
一是與上級媒體和外宣部門密切聯系。針對本地區要宣傳的工作重點策劃選題,及時報送上級外宣部門和相關媒體,并提供有關基礎材料。今年,為了做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宣傳,翁牛特旗宣傳部主動策劃了“鄉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的“三個全覆蓋”、“翁牛特旗逐項整改見實效”等12個選題,均被上級媒體采用,推出了一系列重頭報道。
二是與下級基層單位的密切聯系。通過建立QQ群、公共郵箱等收集信息,有時還會針對重點宣傳內容專門搜集信息。例如,翁牛特旗宣傳部曾經要求各單位專題上報為老百姓辦實事的信息,經篩選,向中央電視臺推薦了阿什罕蘇木新建信用社、橋頭鎮李家營重建教學點等新聞素材。
三是與本級新聞工作者密切聯系。本級的新聞工作者長期處于一線,掌握大量信息,容易發現新聞點。記者在基層采訪時發現,海拉蘇鎮的“養殖業互助合作扶貧”、阿什罕蘇木的“沙地牧雞產業扶貧”等工作都很有借鑒意義。這些素材提供給上級媒體后,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報道,現在,“沙地牧雞”已成為阿什罕蘇木發展沙產業的一張綠色名片。
二、宣傳工作者要接地氣
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新聞素材,宣傳工作者只有深入到基層、深入到群眾中去,才能挖到寶藏。
一是對重大活動重大工作事項全程跟蹤報道。要為記者創造便利條件,讓他們參與和融入到活動或工作中。在全旗2000多名干部“大下鄉、大調研、大走訪”活動過程中,翁牛特旗宣傳部把媒體記者和宣傳部部分工作人員編組分配到各下鄉工作組,記錄了下鄉工作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采寫了大量稿件,營造了濃厚氛圍,同時,也為上級媒體積累了大量寶貴的宣傳資料,《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國家級媒體都給予了報道,翁牛特旗“全覆蓋”工作法在全國叫響。
二是圍繞重點選題進行調研。結合“四進三問”活動,根據干部大下鄉征求的意見建議,翁牛特旗宣傳部篩選了民生水利、精準扶貧、便民服務等內容作為選題,深入到橋頭鎮、新蘇莫蘇木等單位及所轄嘎查(村)調研,詳細掌握了眾多第一手資料,為媒體報道打下堅實基礎。在烏敦套海鎮,翁牛特旗宣傳部調研了政務大廳和三十家子村的便民服務工作,親身感受到了給群眾帶來的便利。這些調研的所見所聞,通過向媒體推薦,最終都轉變成了宣傳成果。
三是媒體記者要深入基層一線。與“走轉改”相結合,安排記者到基層蹲點體驗,發現新聞線索。今年,翁牛特旗宣傳部邀請《內蒙古日報》、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赤峰日報》、赤峰廣播電視臺的記者蹲點采訪,刊播了頭版頭條《3412條意見的下文》《一本整改臺帳 3412個承諾》等重頭稿件,這些稿件被新華網、人民網等國家級媒體轉發,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同時,通過實地蹲點采訪,也發現了一些鮮活事例?!秲让晒湃請蟆酚浾咝煊郎⒊喾咫娨暸_記者劉玉欣在阿什罕蘇木蹲點時發現高日蘇廟嘎查的黨支部書記用蒙語寫民情日記,內蒙古電視臺記者謝泊瑩在烏丹鎮六道窩鋪村蹲點時用鏡頭記錄了兩戶農民承包地糾紛的調解過程。這些鮮活生動的故事成為新聞里的亮麗風景。
三、宣傳內容要緊扣民生主題
一是消除觀念誤區。以前,總認為基層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沒有拿得出手的外宣素材,這已成為一種思維定式,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今年,李克強總理與翁旗橋頭鎮太平莊村的村民座談,村民提出水、電、路等6個問題,這些人們眼里芝麻綠豆的小事,在李總理看來卻是全國農村的共性問題,是涉及全國農村的事,是國家大事。這給了人們一個啟示,要轉變思想觀念,思路一變天地寬,基層就是外宣工作的沃土,關鍵是看我們如何去發現、去挖掘。
二是講好百姓故事。好的新聞,需要有好的故事,好的故事在哪里,在人民群眾中。因此,宣傳工作者要植根在基層,為外宣工作提供營養,準備“食材”。宣傳部干部在下鄉時偶然得到一個消息,一位殘疾居民因讀初中的女兒得了白血病,整個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宣傳部馬上聯系媒體,對他進行采訪,并將稿件在網站、微博、微信上轉發,倡議愛心人士捐款,短短十幾天內就籌集到近20萬元的善款,其中有一個微信朋友圈自發為其捐款12萬多元??吹竭@些感人的愛心故事,宣傳部又組織旗市區媒體進行跟蹤報道,刊播發了大量稿件。通過媒體報道,愛的正能量不斷在社會傳播、漫延。感人的故事時有發生,翁旗電視臺的2名記者到其家里采訪,臨走時每人留下200元錢。許多愛心人士紛紛捐款,卻沒有留下姓名。一位在翁旗采訪的新華社記者得到消息后也深受感動,多方為其咨詢國家或社會組織是否有相關救助政策。在眾多愛心人士的關愛下,涓涓細流匯成小河,最終為這一家籌集近40萬元的善款。事實證明,要想寫出好的外宣作品,必須學會講百姓故事,讓老百姓看得懂、聽得明。
三是圍繞民生主題。民生無小事,宣傳工作者要多圍繞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飲水安全、醫療衛生、扶貧救助等民生事項開展宣傳,外宣的上稿率會大大提高。今年翁牛特旗宣傳部在中央電視臺2、7、12頻道都推出了專題報道,內容涉及旅游美食、畜牧養殖、扶助救助等民生內容。比如,在12頻道《道德觀察》欄目播出了《不能停下來的長跑》,反映的是一個困難家庭通過低保救助,生活有了保障,并對翁旗低保工作進行了宣傳介紹。因此,宣傳部門要學會圍繞民生設計選題,并借鑒這種由小見大、由點及面的方法。
四、服務媒體細微之處見真情
記者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宣傳部門要尊重他們,為他們服務。一是從選題策劃上建言獻策,積極向記者推薦好的事例和新聞點;二是協調各方,為記者采訪做好前期準備;三是為采訪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在記者采訪用車、住宿、餐飲等方面盡可能地提供便利條件;四是態度要熱情,宣傳部有記者“娘家”之稱,在接待記者時要讓記者有家的感覺、有見到親人的感覺??傊?,基層宣傳部門要學會善待媒體、善用媒體。
截至2014年10月中旬,翁牛特旗共開展集中采訪報道活動28次,接待媒體記者1165人次。在市級以上各類媒體播發新聞稿件2536條,其中:國家級媒體1036條,自治區級媒體598條,市級媒體902條。翁牛特旗的對外宣傳實現了全方位、多角度、高頻率、廣覆蓋,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大提升。
(作者單位:徐永升,內蒙古日報社;姚中云,翁牛特旗旗委宣傳部)
編輯: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