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辦法》規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職業年金制度,職業年金基金采用個人賬戶方式管理,實行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其中個人繳費實賬積累,單位繳費部分依單位性質而定。
《辦法》確定了對于基金的積累方式。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辦法》的推出,意味著我國養老“并軌”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據了解,“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今年就會繳納,與機關事業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是同步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在接受采訪時說。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繳費基數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補貼和已經規范后的津補貼;對于事業單位人員,繳費基數是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補貼以及績效工資。“改革性的補貼、獎勵性的補貼暫時不納入繳費基數。”這位負責人說。
另據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這次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將通過調整機關工資標準,并將部分津貼補貼或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適當提高基本工資的比重。國務院辦公廳為此轉發了3個實施方案: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三是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的調整。目前,文件已經發到各單位。
(《解放日報》 201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