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娟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市場不斷拓展,蘊含巨大潛力。時下,種類繁多的客戶端以其跨平臺傳播的優勢異軍突起,其中,以提供新聞信息服務為主的新聞客戶端,作為一種新媒體傳播形態也倍受青睞。和其他客戶端類似,用戶下載安裝新聞客戶端應用程序到使用終端,通過網絡與服務端建立連接后,即可接收文字、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媒體內容,可謂全媒體集納融合的利器。因此,新聞客戶端憑借其豐富的資訊資源、實時的信息推送、流暢的視頻播放和方便的社交互動被越來越多的用戶認可,市場潛力巨大。
新聞客戶端的興起,引起了國內外業界的高度重視。面對移動新聞客戶端發展的井噴之勢,2014年4月,內蒙古日報社首次嘗試全媒體運作模式,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各種資源,傾力打造“你好·內蒙古”新聞客戶端這一新的信息傳播載體。新聞客戶端定位于內蒙古時政經濟新聞的新媒體第一平臺,彰顯黨報特質、內蒙古特點、原創特色、開放特征,塑造權威媒體形象,充分運用新聞客戶端這一跨平臺、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努力占據移動互聯網輿論引導制高點。“你好·內蒙古”新聞客戶端至上線以來,經過幾輪改版,最終形成了打造“大本土、大信息量”的格局,總受眾用戶已超200萬,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強勁崛起的主流傳播力量,充分體現了新聞客戶端的傳播優勢。
一、 傳播速度更快,覆蓋范圍更廣
步入“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受眾“活在網上”,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上”,移動端的傳播成為主流。目前,我國手機用戶總數居世界第一,人們越來越習慣借助網絡獲取信息。“你好·內蒙古”新聞客戶端上線后,以短小、快捷的推送,重點生產發布內蒙古本土深度觀點新聞、深度評論,以及時政、經濟、文化、社會、民生等各類豐富資訊。
2014年春天,中宣部把阿拉善盟原政協主席蘇和確定為“時代楷模”的先進典型。隨之,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給各主流媒體下發了大力弘揚蘇和先進事跡宣傳報道的方案。在深入了解了這個典型人物所具有的影響力和引領性后,內蒙古日報社做出決定:啟用醞釀多時的全媒體報道模式,利用報紙、網絡、視頻、微博、微信、手機報、新聞客戶端等多種平臺,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展示蘇和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時代楷模,打破之前先采寫再刊發的傳統。“你好·內蒙古”新聞客戶端作為主要發布渠道之一,在實現“第一時間采制”和“第一時間發布”的全媒體運作流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不僅彌補了報紙時效性差的不足,率先將信息立體化傳輸給用戶,而且進一步放大了信息傳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2015年的內蒙古自治區“兩會”期間,內蒙古日報社大膽創新,將新媒體報道范圍拓展到參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采取免費推送的形式,通過“你好·內蒙古”新聞客戶端發布最為權威、豐富、及時、鮮活的兩會最新報道,第一時間發布、報道形式多元。2015年1月24日,兩會代表委員陸續抵達呼和浩特,“你好·內蒙古”新聞客戶端快速反應,將短小精準的圖文快訊發送到了代表委員的手機上。正式進入“兩會時間”后,“你好·內蒙古”新聞客戶端的頭條頻道每天同步推出形式多樣的圖文報道,并開設了《兩會快訊》《兩會直播》《兩會印象》《數字解析》《兩會24小時》《兩會視點》《總書記考察這一年》等主題特色鮮明的欄目,使重大的政治報道實現了在會場內外“接天氣”、在移動終端“接地氣”的上下互聯互通,實現從“受眾觀”向“用戶觀”轉變,讓受眾的閱讀更加方便易讀、耐看愛讀,用戶人數已逾101萬。
二、新聞內容更豐富,表現形式更新穎
衡量媒體競爭力的一個尤為關鍵的因素,就是潛在受眾的數量級。毫無疑問,互聯網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媒體基礎平臺。擁有6億多網民的中國,總數居世界第一,這一龐大的基數,為新聞客戶端提供了海量受眾資源。
“你好·內蒙古”新聞客戶端整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優勢,實現了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的融合,內容、渠道、體驗并重,從頁面設計、板塊內容設定、字體圖片的處理等,高度重視用戶體驗,根據用戶需求,從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深刻詮釋了“媒介即人的延伸”。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開發“用戶資源”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積累用戶。在聚合采編力量做精做深新聞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發揮著資源整合優勢。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多優質的新聞內容,讓讀者了解自治區經濟、文化、社會、民生等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在自治區兩會前,“你好·內蒙古”產品團隊策劃并推出了《政府工作報告是怎樣形成的》一文,并放置于“出爐記”專欄,讓大家知曉了《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的背后故事,講述了報告提綱確定、報告征求意見稿、報告討論稿、報告送審稿完成的過程,向大家透露了“發展生態草產業”“推進農牧業信息化平臺建設”等建議從提出到加入報告的來龍去脈。
新聞客戶端向受眾推送的新聞,絕非傳統的短信意義上的文字新聞,而是一個融合全媒體內容和形式的數據包。這個全媒體數據包里,既囊括了圖片、文字,也融合著聲音、動畫、視頻等,不僅能涵蓋報紙的全部內容,而且可以實現全媒體延伸拓展。這樣一來,用戶不僅可以去聽、去看,還可以借助圖片和動畫等形式更深刻地去理解新聞。
在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兩會報道中,“政府工作報告”直播剛結束,“你好·內蒙古”新聞客戶端便在《報告高頻詞》欄目中,以17769.5億、300億元、28350元、22.8%等2014年關鍵數據及2015年民生、醫改、農業、交通、足球等主要工作回顧為題進行深入解讀,通過提煉“發展‘飛地經濟”“講好內蒙古故事”“零容忍”等讓人眼亮的詞語,讓讀者清晰地了解政府工作報告到底說了啥。
三、互動評論更全面,主流聲音更響亮
黨報新媒體與網友互動,話題涉及“適應經濟新常態”“打造民眾醫保箱”“執政導向的升級”“穩步提高生活水平”“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等,內容豐富而接地氣,讓更多網友參與進來,實現用戶粘性的提升。
像“讓居民收入增量含金量更高”這類受眾關注度較高的話題,“你好·內蒙古”新聞客戶端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中“2015年預期目標是城鎮和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和10%以上”的內容提出的,多名評論員在“兩會直播間”,就收入分配改革談了各自的建議,引人深思。《食藥安全最馬虎不得》也同樣引起網友高度關注,評論員杜博、烏瓊芳等紛紛亮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觀點:“一直以來,我區輸出的牛羊肉奶制品等以優質安全著稱。食品企業一定要愛護羽毛,守護好草原綠色食品的金字招牌,時刻不能懈怠。”
自治區兩會期間,“你好·內蒙古”新聞客戶端還開設“兩會直播間”,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內容設置話題,引導網友互動,最終形成了《為政府工作報告點個贊》《讓居民收入增量含金量更高》《食藥安全最馬虎不得》等優秀評論作品。
內蒙古日報社充分利用“你好·內蒙古”新聞客戶端的優勢在蘇和典型報道上和自治區“兩會”報道上積極探索全媒體實踐之路,讓延續多年的內容生產方式、運行方式、傳播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在影響力、公信力和傳播力的建設上進行了一次突破性嘗試,在網絡、手機、新聞客戶端與紙媒,媒體與讀者、網友之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占據了媒體引導輿論的制高點,加速了內蒙古日報全媒體時代的到來。
(作者單位:內蒙古日報社)
編輯: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