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敏
摘要:男教師加入幼兒教育隊伍不僅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而且能夠推動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通過對四位男幼兒教師的個案研究發現,由于幼兒園和自身的雙重原因,男幼兒教師存在群體歸屬感不強、性別優勢難發揮、帶班教師職業倦怠感明顯等入職適應問題。幼兒園要合理安排工作內容,健全職后培訓體系,建立男教師聯盟,為男幼兒教師入職適應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男幼兒教師要強化職業認同,促進專業發展,尋求職業幸福感,做好入職適應的必要自我調適。
關鍵詞:男幼兒教師;入職適應;個案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10A-0038-05
一、問題提出
男教師加入幼兒教育隊伍不僅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而且能夠推動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社會需要男教師投身幼兒教育,幼兒需要男教師進入他們的課堂,幼兒園更是為男教師敞開了大門。近年來,男幼兒教師逐漸成為幼兒園評估體系指標之一,男幼兒教師不僅是幼兒園一道風景線,更是評估、招生的“招牌”,看上去男幼兒教師在幼兒園的發展前途光明。但現實中我們卻發現,幼兒園能夠招到男教師,卻不能很好留住他們。幼兒園為什么留不住男教師?隱藏在逃離現象背后的男幼兒教師真實的生存狀態如何?2015年6月,江蘇省首屆300名免費男幼師生已順利畢業走上工作崗位。雖然他們是定向招生、有崗有編,但五年服務期滿后,他們將有多少能夠繼續留在教育一線?針對上述問題,筆者進行了男幼兒教師的入職適應研究。這一研究無論是對于男幼兒教師本人還是幼兒園而言,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概念界定
(一)適應
“適應”的原始涵義起源于生物學,指的是生物為了生存必須做出的適度改變以符合客觀環境。后來,心理學用“適應”來表示對環境變化做出的反應[1]。
(二)入職適應
本文中的入職適應,是指教師進入幼兒園新環境所面臨的適應問題,包括角色、專業能力、工作環境(物理環境與心理環境)等各方面的適應。本研究將男幼兒教師的入職適應分為入職后的心理、教學工作、專業發展三個維度,分別進行調查分析和探討。
三、研究方法
(一)個案的選取
筆者在選取研究個案時采用了目的性抽樣,有目的地選擇了南京市2所公辦幼兒園和2所民辦幼兒園的男教師各1名。選擇他們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他們都是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借鑒意義;二是他們工作時間都為2—3年,能夠代表新教師入職適應的現狀;三是選擇公辦、民辦幼兒園各兩所,教師分別為普通帶班教師和專職教師,便于作對比分析。
(二)研究對象
1.公辦幼兒園老師G1
學前教育專科畢業,考試入編進入公辦園,性格開朗、自信、陽光。工作3年,目前是幼兒園專職體育教師、多媒體信息員、園長助理培養對象。
2.公辦幼兒園老師G2
學前教育本科畢業,考試入編進入公辦園,性格內斂、穩重。工作2年,目前是幼兒園帶班教師。
3.民辦幼兒園老師M1
學前教育專科畢業,性格開朗外向、語言表達能力強。工作3年,目前是幼兒園園長助理。
4.民辦幼兒園老師M2
學前教育專科畢業,性格開朗、幽默詼諧、整日笑嘻嘻。工作3年,目前是幼兒園帶班教師。
(三)具體方法
主要采用訪談法、現場觀察和問卷調查。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對四位教師進行入職經歷的深度訪談,期望能獲得對幼兒園男教師入職心理的真實描述,挖掘入職適應的根源并嘗試提出合理建議和意見。
(一)男幼兒教師入職適應中的主要問題
1.心理孤獨,群體歸屬感不強
四位教師一致認為,心理孤獨是入職適應最重要、最顯性的問題。在幼兒園這個女性占絕對優勢的環境里,男教師無時無刻不感到身心孤獨。G2說:“剛到幼兒園發現園里只有我一名男教師,有些不適應。好多女同事見到我來幼兒園,都覺得稀奇。剛開始我不知該如何與女同事們相處,挺尷尬的。家長、孩子們也都對我比較好奇。我很長時間都覺得不自在,沒人聊天,沒有歸屬感,對工作也有很大影響。”G1說:“如果你的心理素質不好,或者說本身對這個行業不是特別喜歡,恐怕很難堅持下去。”
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所歸屬的群體,群體中的成員有共同的需要、相近的興趣,進行共同的活動,這樣人們才不會感到孤單寂寞與格格不入。研究發現,幼兒園男教師對自己歸屬于“幼兒園教師”這個群體感到困難[2]。從訪談結果可以看出,幼兒園以女性居多的特殊性,直接影響著男教師與女同事建立融洽的關系,男教師群體歸屬感比較弱。
2.職業壓力大,性別優勢難發揮
幼兒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相對于女教師,男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總體不占優勢,特別是在藝術領域,男教師更是差距明顯。G2一直是一名帶班教師,他認為自己最大問題是音樂課的組織。他說:“大學本科四年,藝術技能課本來開設的就少,音樂、舞蹈、鋼琴、美術僅兩年。對于我們男生要求比較低,技能方面根本沒學到什么。現在帶小朋友唱歌跳舞,感覺比較困難。”G2表示入職后,沒有接受系統的培訓,自我提升跟不上。但G2文字功底好,園長會讓其寫些東西,這也是他一直待在幼兒園最大的動力,希望后期能夠轉成幼兒園專職教研員,不再帶班。
同樣是帶班教師的M2,也提到工作壓力大,性別優勢難發揮。他說:“初入單位,個人感覺是被關注過多被關心不夠,大家都在看著你,真正關心幫助的不多,這可能是幼兒園的民辦性質導致了競爭比較激烈。作為男生,我的性別優勢很難發揮。我比較擅長體育、動手操作、科學發現,但具體帶班要求按照教材內容,一板一眼教學,特長沒有發揮余地。領導比較看重結果,評價帶班好壞就是幼兒認了多少字、會講多少故事、唱多少兒歌、計算能力如何等。教育教學方面我比較弱,但我的長處沒有施展的平臺。”從M2的語氣中能夠感受他的苦悶,雖然他看上去嘻嘻哈哈,其實內心深處并不樂觀。對于未來的發展,由于人際關系非常好,同事比較喜歡他,他選擇留在幼兒園。同時,他利用空閑時間和朋友開發了一個幼兒學習軟件系統,正準備開拓市場。可以兼職做自己的事業,這也是他堅持留在幼兒園工作的原因之一。
3.專業發展因工作內容不同而呈現不同結果
關于專業發展,四位教師因工作內容不同呈現的結果也不同:一直做帶班教師的男幼兒教師,職業倦怠感明顯,對自己的專業發展信心不足,消極情緒比較多;而承擔專門課程教學和行政工作的男幼兒教師,表現更自信,職業認同感和工作穩定性更強。
一直帶班的M2強調“男幼兒教師,如果不轉向管理層和教研方面,是沒有前途的”。這也是他最終選擇在工作之余兼職的原因。他喜歡幼教工作,但不認同男幼兒教師長期帶班,覺得工作瑣碎、重復,沒有成就感。他認為,作為一名男士,應該有所成就才行,不能做一輩子“阿舅”。一直帶班的G2也表示:“男幼兒教師,其性格決定不適宜長期帶班。我本科畢業,一直做帶班的幼兒教師,家長朋友一直有想法。如果我做體育教師、美術教師等專職教師,和小學專職教師一樣,就會好些。后期,我會利用自己特長,努力爭取做一名教研人員,這也是我未來發展的目標。”
從兩位帶班教師的訪談中,能夠感到他們還是受到社會傳統觀念影響,認為男性應該是強者,應該有事業有成就有擔當,對幼兒教師工作缺少職業自豪感和滿足感。
M1和G1分別是民辦幼兒園和公辦幼兒園的園長助理和專職體育教師,他們身上體現出的是另外一種狀態。M1說:“我們園長比較開明,我帶班一年后就破格成為園長助理,幫助她做些行政工作。當初我作為男幼兒教師進入幼兒園,很受當地媒體關注,前來報道的媒體記者幾乎踏破了幼兒園的門檻。媒體的頻繁曝光給我帶來了很大壓力,但卻給幼兒園帶來了很好的招生宣傳作用。園長很重視我,給我安排了專門的師傅帶著我。擔心我孤單,第二年又招了一名男老師,現在我們兩個男教師在一起很開心。”G1作為公辦幼兒園的專職體育教師,對專業成長和自身發展也有一些看法:“我沒有帶過班,是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招進來的,是讓我感到特別榮幸的事情。作為專職教師,除體育課之外,業余時間我還帶輪滑、武術興趣班。我有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有努力空間,工作比較有激情。公辦園的待遇也是不錯的。”
從以上兩位男幼兒教師訪談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工作的熱情、對職業的認同和強烈的職業自豪感,他們對專業發展前景的看法相對帶班教師來說要更樂觀。
(二)男幼兒教師入職適應的影響因素
筆者曾主觀地認為幼兒園男老師會有很多社會壓力,雖然訪談中也確實證明有,但并不是我想象的來自幼教職業社會地位的壓力,而更多的是來自教師自身專業發展和社會交往方面的壓力。男幼兒教師入職適應更多影響因素是幼兒園和自身兩方面。
1.幼兒園是男幼兒教師入職適應的重要影響因素
幼兒園是男幼兒教師工作場所,幼兒園對男幼兒教師的科學定位和使用情況直接影響他們的職業認同和職業滿足。幼兒園的一些保守思想和功利做法,限制了男幼兒教師的優勢發揮,不利于他們的入職適應和價值實現。
(1)男幼兒教師成為幼兒園評估、招生的門面,被工具化現象比較嚴重。隨著江蘇省對男幼兒教師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每所公辦幼兒園以后都要求配男教師,幼兒園招聘男幼兒教師的意愿顯著增強。但因缺乏對男教師的正確定位,對他們實際使用卻并不樂觀。有的幼兒園安排男幼兒教師去招生,把他們當作免費的招生廣告;有的幼兒園安排男教師做一些閑雜事情,如搬運工、勤雜工、備用人員,男教師看似風光,其實扮演著一種可有可無的角色。
(2)教育教學至上,男幼兒教師施展空間狹小。幼兒園更看重教育教學工作,為避免幼兒教學事故發生,男幼兒教師被告知要安全教學,不能開展有潛在危險的活動。安排男幼兒教師帶班,跟女教師評價體系一致,造成男幼兒教師的特長無法發揮,反而凸顯了他們教育教學技能的弱項。長期的工作瑣碎、激情缺乏、效率降低,影響了男教師的價值實現,有些男教師成了“男花瓶”。
2.自身素質是男幼兒教師入職適應的關鍵影響因素
男幼兒教師進入幼兒園工作后,會面臨來自社會、家庭、經濟等多方面的壓力,一旦處理不好,就容易迷失自我,失去職業幸福感,出現職業倦怠。男幼兒教師相對女老師而言,專業基礎不牢,教育技能相對較弱。開始獨立帶班時,他們的缺點就暴露無遺,若職后培訓機會不多,職業壓力會不斷增加,會影響他們的入職適應。男幼兒教師自身心理素質也是影響他們入職適應的重要因素。如G1所提到的,如果男教師的心理素質不好,或者說本身對這個行業不是特別喜歡,很難堅持下去。
五、建議與對策
(一)幼兒園要為男幼兒教師入職適應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
1.科學定位,合理安排工作內容
幼兒園要認可男幼兒老師特有的魅力和價值,保持其男性本色,充分發揮他們的理性思維特長和創造能力,科學合理安排工作。改革傳統的帶班模式,根據男教師特長建立獨特的男教師帶班模式,揚其長避其短。可以讓男教師承擔一門學科教學,如體育、美術、英語等;可以采用混授式教學,如男教師上午帶班、女教師下午帶班等;也可以讓有專長的男教師多承擔教研和行政工作,多方面開展工作。同時,幼兒園要營造一種尊重男幼兒教師的寬松、自由的氛圍。給男幼兒教師教育創新的機會和空間,不束縛他們,這樣才能打破長久以來女教師一統學前教育的局面,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幼兒教育,為男幼兒教師的價值實現提供可能,提高他們職業滿足感和自豪感。
2.注重培養,健全職后培訓體系
M2說:“我工作3年,除園內業務學校,很少外出開會,專門的培訓更少。民辦幼兒園舍不得花錢,我基本上靠自學成才。”G1認為:“我們幼兒園在師資培訓方面,做得比較好。我經常外出參加學習培訓,但專門針對男幼兒教師的培訓很少,我希望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能夠組織專門的男幼兒教師培訓。”幼兒園應充分認識到男幼兒教師培訓的重要性和獨特性,加強男教師的在職培訓。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幼兒園應鼓勵男教師外出學習,多與其他幼兒園的男教師溝通交流,形成群體文化,提高自身水平。幼兒園還可以為男幼兒教師制訂專門的專業成長計劃,安排導師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有針對地對他們進行培訓。除專業培訓外,還應給予男幼兒教師更多心理支持,如恰到好處的精神激勵和關心幫助等,注重感情留人,以心暖心。
3.搭建平臺,建立男教師聯盟
積極鼓勵和組織男教師之間跨園、跨地的多形式交流,利用微信、QQ等平臺,為男幼兒教師開辟溝通渠道,方便男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建立男幼兒教師聯盟。聯盟幼兒園定期、輪流舉辦男教師交流活動,如組織男教師技能比賽、娛樂活動、體育運動等,幫助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群體,形成特定的群體文化。讓他們在群體學習中不斷提高、不斷成長,幫助他們確立職業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幫助他們順利度過入職適應期,穩定師資隊伍。
(二)男幼兒教師要為入職適應進行必要的自我調適
外因只會影響事物的發展,但不會決定事物的發展,內因在事物的發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在影響男幼兒教師入職適應的諸多因素中,男幼兒教師自身起著決定性作用。
1.強化職業認同,發揮自身優勢
男幼兒教師首先應該認同、熱愛自己的職業,在工作中充分認識到自身的性別優勢,堅定自我專業發展的決心。注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面對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從自身出發,根據新環境和工作的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男幼兒教師要利用自身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堅強、勇敢與獨立的個性品質,彰顯男教師的獨特價值。
2.把握關鍵事件,促進專業發展
關鍵事件是指一個人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事件,它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空間,對其生活或工作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把握關鍵事件,正確做出決策,是男幼兒教師促進自我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M1對此深有體會:“剛入幼兒園不久,南京師大某教授到我們幼兒園定點開展科學教育研究,每兩周一次教研,我有幸參與其中。每次活動,聽課、研討、分析,我都學到了很多以前從沒接觸過的內容,進步很大。特別是教授對我某些觀點的支持和認可,更堅定了我的信念:男幼兒教師也可以做得很好,男教師會有很好的發展空間。該活動不斷鞭策我專業學習,查閱資料、惡補理論知識……也正是這半年的教研活動,使園長對我有了想法,讓我當了園長助理。我很幸運,剛畢業就有機會參加這種研討活動,它給我帶來了專業發展的機會。”男幼兒教師應該善于把握關鍵事件,善于抓住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多與專家學者及其他園的男教師進行交流溝通,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只有自身專業知識淵博、專業技能突出,才能更好地利用關鍵事件發展自己,從而獲得職業滿足和自豪感,促進專業發展。
3.克服職業倦怠,尋求職業幸福感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一個人以內在的價值和自主選擇的方式來追求目標并達到可行程度時,一個人的主觀幸福感就會增加。相反,一個人飽食終日、無所追求、碌碌無為,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厭倦、無聊、空虛。”[3]所以,男幼兒教師要想感受幸福,就應該將自己的工作視為事業來追求,而不是視為謀生的職業來應付。男幼兒教師應該積極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在繁瑣、重復的工作中找到樂趣,在平淡的生活中創造奇跡,在不斷進取中實現自我價值。
幼兒園需要男教師,讓更多的男教師投身并扎根幼兒園,是中國學前教育發展當務之急。男幼兒教師入職適應是他們專業成長一個必經階段,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特殊時期。幼兒園需要關心男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科學定位,合理安排,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他們的性別優勢,為他們營造快樂融洽的工作氛圍,更好地促進男幼兒教師適應幼兒園工作。
參考文獻:
[1]朱智賢.心理學大詞典[K].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618.
[2]李小燕.幼兒園男教師實際工作情況以及影響男性參與學前教育因素的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1:51.
[3]馮建軍.教師的專業幸福[J].中國教師,2008(1).
責任編輯:楊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