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貴州辣椒主要類型的分布研究

2015-04-29 13:32:39詹永發等
安徽農業科學 2015年29期
關鍵詞:貴州

詹永發等

摘要依據辣椒類型在某個區域范圍內的栽培比例達70%為標準,將貴州辣椒資源劃分5個集中分布區,即牛角椒集中分布區,朝天椒集中分布區,線椒、牛角椒集中分布區,線椒、簇生椒集中分布區,朝天椒、小山椒集中分布區。文章從海拔、農業產業政策與經濟環境、民族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影響辣椒資源分布與形成的重要因素,以期為貴州辣椒研究與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辣椒;資源分布;貴州

中圖分類號S64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29-092-08

貴州辣椒栽培歷史悠久,由于地形地貌復雜,氣候類型多樣,民族文化多元,辣椒經過在不同地域的長期種植和人為選擇,形成了許多獨具特色的、優良的地方品種資源[1-2]。隨著辣椒生產的發展,栽培集中化、品種單一化的趨向開始顯現,貴州辣椒資源的多樣性及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面臨嚴重威脅。雖然近年來貴州省內在辣椒種質資源的收集保育、研究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系統性、深入性仍然十分有限。特別是對貴州辣椒種質資源的起源與傳播、多樣性研究與保護、資源分布規律、辣椒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等方面的研究涉及較少。該文通過實地調查、試驗研究等方法,對貴州辣椒資源分布進行了較系統分析,以期為貴州辣椒研究與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貴州辣椒資源的收集調查

1.1.1調查方法。

以貴州行政區劃圖為標準,在目前劃分的貴州省主要辣椒生產區、辣椒資源富集區、不同生態氣候區、不同海拔區、不同民族聚居區內,按隨機抽取與典型選擇相結合方式,抽取30個縣進行資源的收集調查。

采用訪問村民、實地調查、查閱資料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調查。即每到一個調查村,首先通過訪問村民,向村民了解當地辣椒資源的來源、辣椒生產現狀、村民的食辣椒習慣、民俗文化、作物種植結構、經濟狀況等,然后由村民當向導,到田間實地調查取樣,測量采集點經緯度,對辣椒生長環境、果實性狀、伴生作物等進行記錄,并對其進行拍照和采集果實標本。對于不能通過訪問和實地調查的數據,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進行補充。

1.1.2調查內容。

調查記載內容包括時間、地點、海拔、經緯度、年均氣溫、降雨量、土壤類型、作物結構、農業人均收入、民族、民俗、人口、辣椒資源背景、辣椒俗名、辣椒性狀、辣椒栽培面積等。

1.2貴州辣椒種質資源的分布研究

1.2.1海拔對貴州辣椒資源類型及分布的影響。

將貴州省按照不同海拔(≤500 m、501~1 000 m、1 001~1 500 m、≥1 501 m)為標準劃分成4個海拔區域,調查每個區域內辣椒資源類型及栽培比例,分析海拔與貴州辣椒資源類型及分布的關系。

1.2.2居住民族對貴州辣椒資源類型及分布的影響。

將貴州省按照不同民族居住情況(漢族、土家族、侗族、苗族、布依族、水族、回族、仡佬族)劃分成8個民族聚居區域,調查每個區域內辣椒資源類型及栽培比例,分析民族習慣與貴州辣椒資源類型及分布的關系。

1.2.3農業產業政策與農業經濟環境對貴州辣椒資源類型及分布的影響。

通過實地調查資源收集點實行的農業產業政策(特別是辣椒產業政策)和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以農業人均收入為主要指標),結合辣椒栽培類型與辣椒產業發展水平調查,綜合分析農業產業政策與農業經濟環境對貴州辣椒資源類型及分布的影響

1.2.4文化背景對貴州辣椒資源類型及分布的影響。

通過對黔北文化區域、貴州少數民族文化區域等文化區域居民食辣習俗、辣椒在其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對辣椒的審美、辣椒用途、辣椒產業發展情況的調查,分析文化背景對貴州辣椒資源類型及分布的影響。

1.2.5栽培區域對貴州辣椒資源類型及分布的影響。

1.2.5.1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均為貴州省辣椒研究所保育品種,由貴州省辣椒研究所提供。試驗材料為獨山皺椒1號、獨山皺椒2號、大方皺椒、綏陽錐椒1號、綏陽錐椒2號、遵椒2號。

1.2.5.2試驗地點。

分別在遵義縣、綏陽縣、花溪區、清鎮市、獨山縣和黃平縣辣椒區域試驗點進行。

1.2.5.3試驗方法。

按照貴州省辣椒區域試驗方法進行田間試驗的設計與調查,采用隨機區組排列,小區按1.2 m連溝開廂,廂面寬80 cm,行距60 cm,株距28 cm,廂植2行,每窩2株。每小區包括連續的3個小廂,小區間不設走道,小區面積10.8 m2,規格1.2 m×3.0 m×3廂,3次重復,重復間設走道,寬70 cm。走道和廂溝深35 cm,試驗地四周設置保護行(2行以上)。試驗不考慮土壤、栽培時間等因素,栽培管理相同。

1.2.5.4調查與分析。

調查不同地方辣椒品種在貴州不同辣椒生產區(朝天椒生產區、牛角椒生產區、線椒生產區)的生長、產量、品質和形態性狀表現,分析不同栽培環境對辣椒品種資源類型及分布的影響。

1.2.6土壤對貴州辣椒資源類型及分布的影響。

1.2.6.1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均為貴州省辣椒研究所保育品種,由貴州省辣椒研究所提供。試驗材料為獨山皺椒1號、獨山皺椒2號、大方皺椒、綏陽錐椒1號、綏陽錐椒2號、遵椒2號。試驗土壤為黃壤和石灰土,在貴陽市花溪區采取,黃壤為微酸性土壤,pH 4.92,全氮含量1.690 g/kg,堿解氮含量為0633 g/kg,全磷含量0.665 g/kg;石灰土為微堿性土壤,pH 657,全氮含量1.150 g/kg,堿解氮含量為0.688 g/kg,全磷含量0.455 g/kg。試驗地點在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內。

1.2.6.2試驗方法。

采用盆缽法,按不同土壤和不同品種設計試驗處理,共12個處理,每個處理設重復3個,每個重復10盆,共360盆,單株定植,常規管理。

1.2.6.3調查與分析。

調查貴州地方辣椒品種在黃壤和石灰土上的生長、產量、品質形態性狀表現,分析土壤對貴州辣椒品種資源類型及分布的影響。

2結果與分析

2.1貴州辣椒主要類型的分布

貴州辣椒的類型主要有牛角椒、線椒、朝天椒、簇生椒、小山椒等[10-11]。調查結果顯示,雖然貴州辣椒一些類型(如牛角椒、朝天椒等)在不同的地理區域內都有分布,但不同類型在不同地理區域內的栽培比重存在較大的差距。一些類型僅能在特定的適宜區域栽培(如小山椒等)。在同一個區域,栽培某1個或2個辣椒類型的比例超過70%,則將該區域劃分為該類型辣椒分布區。根據調查結果,貴州辣椒資源可劃分為牛角椒集中分布區,朝天椒集中分布區,線椒、牛角椒集中分布區,線椒、簇生椒集中分布區和朝天椒、小山椒集中分布區等(圖1)。

2.2貴州辣椒資源的分布形成分析

2.2.1海拔與地方辣椒品種資源分布的關系分析。

由表1可知,在調查的30個縣、37個鎮、37個自然村中,牛角椒的村級分布頻率為91.89%,鄉(鎮)與縣(市)級分布頻率為100%,牛角椒在每個海拔上都有分布,500 m以下的低海拔地區牛角椒的栽培比例最大,達55%,其次為1 500 m以上的高海拔區域,達44%,再次為海拔1 001~1 500 m的區域,達24%,最后為海拔501~1 000 m的區域,達15%。線椒的村級和鄉(鎮)級分布頻率為75.68%,縣(市)級分布頻率為90%,線椒在每個海拔上都有分布,以1 001~1 500 m的海拔區域內線椒的栽培比例最大,達40%,其次為1 500 m以上的高海拔區域和501~1 000 m的海拔區域,達30%,再次為海拔低于500 m的區域,達20%。朝天椒的村級和鄉(鎮)級分布頻率為72.97%,縣(市)級分布頻率為100%,在每個海拔上都有分布,以海拔為501~1 000 m的區域內朝天椒的栽培比例最大,達50%,其次為海拔1 001~1 500 m區域,達22%,低于500 m的海拔區域,占20%,高于1 500 m的海拔區域,占15%。簇生椒的村級和鄉(鎮)級分布頻率為3243%,縣(市)級分布頻率為46.66%,在每個海拔上都有分布,以1 001~1 500 m的海拔區域內簇生椒的栽培比例最大,達12%,其次為1 500 m以上的高海拔區域,達10%,再次為501~1 000 m的海拔區域,占4%,最后為海拔低于500 m的區域,占2%。燈籠椒的村級和鄉(鎮)級分布頻率為43.24%,縣(市)級分布頻率為63.33%,在每個海拔上都有分布,除海拔低于500 m的區域其栽培比例為09%外,其余海拔區域的栽培比重均為1%,燈籠椒主要為外來品種,地方燈籠椒品種分布范圍較小,主要在遵義、湄潭、鳳岡和石阡一帶有少量分布。野山椒的村級和鄉(鎮)級分布頻率為10.82%,縣(市)級分布頻率為13.33%,在調查的30個縣(市)中,僅在興義、冊亨、羅甸、赤水發現有多年生野山椒,一般分布在海拔低于500 m的河谷區域和低緯度區域。黃辣椒僅在劍河縣南明鎮有栽培,當地的海拔低于500 m。以上分布情況說明,盡管多數類型的辣椒在不同海拔區域內都有分布,但不同辣椒類型在不同海拔區域內的栽培面積比例差異較大,海拔低于500 m和高于1 500 m的區域,主要栽培的是牛角椒品種,海拔501~1 000 m的區域主要栽培的是朝天椒品種,海拔1 001~1 500 m的區域主要栽培的是線椒品種,簇生椒品種在海拔1 000 m以上的區域分布較多,野山椒品種則分布在低于500 m和低緯度區域。

2.2.2辣椒品種類型在不同民族地區的分布。

由表2可知,在調查的19個以漢族為主的自然村中,朝天椒的栽培面積占辣椒栽培總面積的70%,線椒占15%,牛角椒占12%,燈籠椒占1%,簇生椒占1%,野山椒占1%,說明以漢族為主的自然村以栽培朝天椒為主。在調查的8個苗族自然村中,線椒栽培面積占辣椒栽培總面積的60%,簇生椒栽培面積占30%,牛角椒占6%,朝天椒占3.5%,黃辣椒占0.5%,說明苗族居住村辣椒栽培以線椒為主,簇生椒的栽培比例也較大。以線椒栽培為主的還有侗族和水族。在侗族聚居的銅仁市萬山特區魚塘鄉陽光村,線椒的栽培面積占辣椒栽培總面積的85%,朝天椒占10%,簇生椒占5%。在水族聚居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停牌鎮新仰村,線椒的栽培面積占辣椒栽培總面積的85%,牛角椒占15%。仡佬族和土家族聚居的地區以栽培牛角椒為主。在調查的2個土家族自然村中,牛角椒栽培面積占其辣椒栽培總面積的70%,線椒占20%,朝天椒占10%。在調查的3個仡佬族自然村中,牛角椒栽培面積占其辣椒栽培總面積的80%,朝天椒占15%,線椒占5%。綜上結果說明,貴州辣椒資源類型的分布與不同民族對辣椒類型的喜好可能存在一定的聯系,但貴州辣椒資源分布帶的形成,主要取決于不同辣椒類型對區域氣候、土壤等環境的適應性。辣椒生產的產業化程度也是形成辣椒資源帶的重要原因[15]。

2.2.3辣椒栽培與農業產業政策、農業經濟環境的關系。

2.2.3.1辣椒品種類型分布與農業產業政策及農業經濟環境的關系。

農業產業政策和農業經濟環境是直接影響地方辣椒品種類型分布的因素之一[16]。隨著辣椒產業在貴州的日益壯大,辣椒產業的發展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近年來出臺了許多做大做強辣椒產業的政策和規劃。如在貴州辣椒產業發展規劃中,將貴州規劃為6個辣椒產業發展帶,其中黔北產業帶包括遵義縣、綏陽縣、湄潭縣、余慶縣、鳳岡縣、仁懷市、赤水市以及銅仁地區的思南縣、沿河縣和德江縣等,規劃發展的特色地方品種主要是朝天椒;黔西北產業帶包括大方縣、金沙縣、畢節市、織金縣、納雍縣等,規劃發展的特色地方品種主要是大方線;黔南產業帶包括獨山縣、三都縣、平塘縣、都勻市、福泉市、甕安縣等,規劃發展的特色地方品種主要是獨山皺椒;黔中產業帶主要包括貴陽市的花溪區、烏當區、清鎮市、平壩縣、開陽縣、普定縣等,規劃發展的特色地方品種主要是花溪平板椒,黔東南產業帶包括臺江縣、雷山縣、劍河縣、黃平縣、施秉縣、鎮遠縣和丹寨縣等,重點發展的特色地方品種主要是臺江辣椒;黔西南產業帶包括貞豐縣、冊亨縣、鎮寧縣、六枝特區、興仁縣、望謨縣等,重點發展的特色地方品種主要是小山椒。這個規劃通過政府的大力落實,將規劃品種類型推廣到了相應的地域,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地方原本種質的地方辣椒品種類型并非為該品種類型。如朝天椒類型的品種因為產業規劃的落實,擴展到了原本種質牛角椒類型的銅仁地區的沿河等縣。另外,辣椒產業的發展,促進了一些辣椒品種類型向其他區域擴張,這也是形成辣椒品種類型分布的重要因素。如隨著朝天椒產業的大發展,其不僅在規劃區域內種植得到發展,而且擴張到了石阡、印江、黃平等許多地方。所以,農業經濟環境是影響辣椒資源類型分布形成的重要因素。

2.2.3.2辣椒開發程度與農業經濟環境的關系。

統計結果表明,農業經濟環境是影響辣椒開發程度原因之一。辣椒栽培面積是體現辣椒開發程度的指標之一。在表3中,戶均栽培面積≥267 m2的村有遵義縣永樂鎮三堡村、遵義縣鴨溪鎮后壩堰村、綏陽縣洋川鎮詩鄉門村、綏陽縣黃洋鎮洗馬池村、綏陽縣洋川鎮興隆村、大方縣羊場鎮桶井村、萬山魚塘鄉陽光村、石阡白沙鎮琶溝村、獨山縣基場鎮茶亭村、三都縣停牌鎮新仰村、甕安雍陽辦事處云星村、黃平縣重安鎮榔木村、施秉縣楊柳塘鎮板屯村、劍河縣久仰鄉久仰村、平壩縣安平辦事處大寨社區八角村共15個村。這些村的共同特點是:①每個村都是某1個或1個以上的貴州著名地方辣椒品種的出產地或者地處辣椒產業帶上,如遵義縣永樂鎮三堡村、遵義縣鴨溪鎮后壩堰村是遵義朝天小辣椒的出產地;綏陽縣洋川鎮詩鄉門村、綏陽縣黃洋鎮洗馬池村、綏陽縣洋川鎮興隆村是綏陽朝天椒和綏陽小米辣的出產地;大方縣羊場鎮桶井村是大方線椒的出產地;萬山魚塘鄉陽光村是魚塘線椒的出產地;獨山縣基場鎮茶亭村、三都縣停牌鎮新仰村是獨山線椒的出產地;甕安雍陽辦事處云星村、黃平縣重安鎮榔木村、施秉縣楊柳塘鎮板屯村是黃平線椒和福泉線椒的出產地,劍河縣久仰鄉久仰村是劍河簇生椒的出產地,石阡白沙鎮琶溝村毗鄰鳳岡,受到了黔北朝天椒開發的影響。②這些村的辣椒開發程度與經濟發展程度緊密相關,經濟發展程度越高,辣椒的開發程度也越高。由表4可知,辣椒栽培面積≥667 m2的村有4個,辣椒種植的商品率達90%以上,其辣椒產業發展程度處于貴州省的最高水平,其所在縣域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農民人均純收入在4 716~5 403元。辣椒栽培面積≥467 m2的村有6個,辣椒種植的商品率達70%以上,其所在縣域農民人均純收入在3 338~5 403元。辣椒栽培面積≥267 m2的村有15個,辣椒種植的商品率達50%以上,其所在縣域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 929~5 403元。辣椒栽培面積≤200 m2的村有22個,辣椒種植的商品率低于30%,其所在縣域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 760~4 702元。辣椒栽培面積≤133 m2的村有11個,辣椒種植的商品率低于10%,辣椒種植基本處于自給狀態,其所在縣域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 760~

3 126元。以上結果說明,農業經濟發展與辣椒開發程度間存在較緊密的聯系。辣椒作為經濟作物,形成有規模的生產,一定要具備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辣椒生產區都在農業技術水平較高、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地區,如遵義、綏陽、湄潭等都是農業生產水平較高,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而同樣具備政策支持和名椒的地方,如大方、黃平、獨山等,其辣椒生產規模無法與之相比。調查結果顯示,辣椒與烤煙等存在種植沖突的作物,能同時在同一個村長期存在著大面積栽培的情況,而且相互發展,說明貴州沒有形成統一規劃的格局,或者說沒有形成明顯的特色化、區域化、高度產業化格局,或者說農業產業仍然處于相對較低的自然培育和發展階段。

2.2.4不同辣椒類型在不同生態氣候區的生長表現。

通過對6個重要的貴州地方辣椒品種在遵義縣、綏陽縣、獨山縣、黃平縣、清鎮市、貴陽花溪區的栽培試驗(表5),結果顯示,不同辣椒品種在不同地域的生育期和園藝表現性狀存在差異,并且幾個地方品種的產量、品質、植株生長均表現為在資源形成地區或者主產區優于非資源形成地區或非主產區[17]。這可能是在貴州辣椒種植沒有能形成統一品種的格局,而是形成了眾多不同特色的辣椒生產小區域的原因,如以遵義縣、綏陽縣、湄潭縣為核心的黔北散生朝天椒生產區,代表品種主要為遵義蝦子朝天小辣椒、綏陽朝天椒、綏陽小米辣、湄潭團籽等;以大方縣、畢節市、黔西縣為核心的線椒生產區,代表品種主要為大方皺椒和畢節線椒等;以獨山縣、三都縣、平塘縣為核心的皺椒生產區,代表品種主要為獨山皺椒;以貴陽市、平縣為核心的黔中牛角椒生產區,代表品種為花溪牛角椒;以劍河縣、臺江縣、雷山縣為核心的簇生朝天椒生產區,代表品種主要為劍河朝天椒;以興義市、安龍縣、冊亨縣為核心的野山椒生產區,主要品種為興義回篼辣椒等;以黃平縣、施秉縣、福泉縣為核心的線椒生產區,代表品種為黃平線椒和福泉線椒等。

進一步分析發現,線型辣椒品種如獨山皺椒1號、獨山皺椒2號、大方皺椒等在遵義縣和綏陽縣等以朝天小辣椒為主的區域栽培,其生育期會顯著縮短,植株較原產地要小,果長顯著變短,果寬約變寬,產量約低于原產地,商品品質顯著降低。在清鎮市、貴陽花溪區栽培,表現為向牛角椒趨近,如果長明顯變短,果徑明顯增粗,生育期約短于原產地,產量也沒有原產地高。散生朝天椒品種如綏陽錐椒1號、綏陽錐椒2號、遵椒2號等在獨山縣和黃平縣等以線椒為主的區域栽培,也會出現植株全生育期變小,產量降低,商品品質降低等。但果實會呈現出變長變細變彎的趨勢。在清鎮市和花溪區等牛角椒生產區栽培,主要是呈現果實變長變粗的趨勢,椒果的商品性有所下降,其他方面變化則不明顯。

以上結果說明,貴州辣椒類型的形成與區域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人為選擇作用受到了環境的較大制約。所以,在黔北以散生朝天小辣椒為主的區域,引進地方線椒品種較為困難。同樣,在以線椒為主的區域,栽培地方朝天椒品種,效果沒有原生地優良。

2.2.5不同辣椒類型在不同土壤條件下的生長表現。

通過對獨山皺椒1號、獨山皺椒2號、大方皺椒、綏陽錐椒1號、綏陽錐椒2號、遵椒2號共6個地方品種在微酸性土壤黃壤和微堿性土壤石灰土上的栽培試驗,結果表明(表6),在常規栽培管理條件下,6個地方辣椒品種在2種土壤上栽培的植株生長、產量等性狀沒有顯著差異。說明微酸性土壤黃壤和微堿性土壤石灰土均適合栽培地方辣椒品種。貴州微酸性

黃壤土和微堿性石灰土的分布較為廣泛,由此推論土壤條

2.2.6民族文化對地方辣椒品種類型形成的影響。

人為選擇是辣椒地方品種形成的重要因素,這是無容置疑的。貴州地方辣椒品種如此豐富多彩,除了與地形條件復雜多變,辣椒引進來源廣泛等因素有關以外,還與貴州的多民族文化背景有關,形成了許多相對獨立固定的民族文化環境單元,在每個民族文化環境單元下,有其自身的審美情趣、思維模式、價值取向和文化追求。這些植入人心的潛在因素,在對辣椒品種的引進、改造的過程中充分物化出來,如體現在對辣椒產量的追求、辣椒果形的美觀、辣椒種植的省力、辣椒辣味的強度和辣椒的藥用價值等方面。辣椒最早就是以驅寒祛濕、開胃健脾的藥用價值而存在的。直到今天,在貴州廣大農村,仍在使用刨糊海椒下酸湯面發汗來治療感冒疾病。在劍河、雷山、臺江、習水、綏陽等境內的一些高寒、霧重、濕度大的村寨,當地農民選擇栽培極辣的簇生朝天椒品種,其目的之一就是利用辣椒具有的驅寒祛濕功能。在這些地方,辣椒的辣味強度是選擇辣椒品種的關鍵性因素,于是形成了劍河朝天椒等辣味重的辣椒品種。牛角椒在貴州分布最為廣泛,幾乎只要有辣椒栽培的地方就有牛角椒,可見牛角椒是適應性最強的品種,但牛角椒栽培最為集中的是黔北東北部和銅仁西北部的導真、務川、沿河等縣,黔中地區的貴陽和平壩等市(縣)。調查發現,這些地方的村民認為,牛角椒粗大、鮮紅、表面光滑、易于采收、干鮮皆宜、辣味中等,在他們的審美要求中,粗和大成為重要的選擇要求。這些地區著名的牛角椒品種是花溪牛角椒和遵義牛角椒。線椒的栽培在區域范圍最大,除黔北外,幾乎所有地區都分布有重要的線辣椒生產區。耿廣東等[10-11]研究分析了不同果形間辣椒的親緣關系,認為相似果形間的辣椒品種其親緣關系也相對較近,貴州牛角型辣椒與線椒的親緣近于圓錐形等其他形狀的辣椒[10-11]。由此可以推論,牛角椒和線椒可能具有相同的來源,由為人們的審美追求,形成了粗大和細長兩大類型的辣椒品種,即牛角椒和線椒。在栽培線椒為主的地區,如黃平、施秉等縣,村民們有將辣椒捆成把作為禮物送人的習慣,送人的辣椒均是主人通過精心挑選的最細最長的辣椒。在三都縣,辣椒是祭奠祖先的必需祭品之一,他們選擇上好的辣椒做成辣椒酸,在一些節日里作為祭品供奉祖先,這些上好的辣椒,要求細長、鮮紅、沒有病蟲害等。由此可見,這些地區的民族是將細長作為一種審美要求。在貴州,著名的線椒地方品種較多,如獨山線椒、大方線椒、黃平線椒等。黔北是貴州食辣最重的地區,除該地區出產辣味較重的朝天椒外,受四川、重慶食辣文化的影響也是重要的原因。在遵義等縣,人們在吃辣椒時,把辣度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辣度越高,受歡迎的程度也越高。黔北地區流行著許多關于喜歡辣椒的諺語,如“白米飯來紅辣椒,金碗盛來銀筷挑。龍肉下飯吃不飽,辣椒下飯樂滔滔”“寧可三日無肉吃,不可一日無辣椒”等,充分說明了黔北地區人們對辣味的喜愛程度。在這些地方,辣味重、產量高的蝦子朝天小辣椒、綏陽小米辣椒等栽培面積較大,是當地的主要地方品種。在貴州,由于喀斯特地貌特征,交通極不發達,經濟文化封閉落后,外來品種不易入侵,許多較原始的辣椒資源因此得以保存,如劍河朝天椒、南明黃辣椒等。

3結論

(1)以栽培某1個或2個辣椒類型的比例超過70%為依據,將貴州辣椒資源劃分為牛角椒集中分布區,朝天椒集中分布區,線椒、牛角椒集中分布區,線椒、簇生椒集中分布區和朝天椒、小山椒集中分布區。牛角椒集中分布區主要包括道真、務川、沿河等縣所在區域;朝天椒集中分布區主要包括黔北大部和銅仁中西部地區;線椒牛角椒集中分布區范圍最為廣泛,包括畢節、六盤水、貴陽、安順、黔南和黔東南北部、黔西南北部等在內的區域;線椒和簇生椒集中分布區主要在黔東南南部地區;朝天椒、小山椒集中分布區主要包括興義、安龍、冊亨、羅甸和赤水等縣所在區域。

(2)牛角椒品種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500 m和高于1 500 m的區域,朝天椒品種主要分布在海拔501~1 000 m的區域,線椒品種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1~1 500 m的區域,簇生椒品種在海拔1 000 m以上的區域分布較多,野山椒品種則分布在低于500 m和低緯度區域。說明不同海拔區域分布的辣椒資源類型呈現一定的規律,不同辣椒類型在不同海拔區域內栽培,不僅與人為選擇有關,與不同辣椒類型對海拔范圍的適應性選擇也有一定的關系。

(3)貴州辣椒資源類型的分布與不同民族對辣椒類型的喜好存在一定的聯系,以漢族為主的自然村以栽培朝天椒為主。苗族居住村辣椒栽培以線椒為主,簇生椒的栽培比例也較大。以線椒栽培為主的還有侗族和水族。仡佬族和土家族聚居的地區以栽培牛角椒為主。

(4)農業產業政策和農業經濟環境是影響地方辣椒品種類型分布的因素之一。許多地方栽培的辣椒類型主要是因為產業政策規劃形成的。農業經濟發展程度越高的地區,辣椒產業化發展的程度也越高,辣椒品種類型的單一化趨勢越嚴重。反之,辣椒發展的產業化程度較低,辣椒資源的多樣性保護相對較好。另外,隨著辣椒產業的發展,促進了一些辣椒品種類型向其他區域擴張,這也是形成辣椒品種類型分布的重要因素。

(5)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辣椒果形、辣度、產量、用途的選擇存在顯著差異。不同文化環境影響下的人們有其自身的審美情趣、思維模式、價值取向和文化追求。這些植入人心的潛在因素,在對辣椒品種的引進、改造的過程中被充分物化出來,直接影響到貴州辣椒類型的形成。

(6)不同品種類型在不同栽培區域的形態性狀表現會發生明顯的改變,因此栽培區域環境因素是貴州辣椒品種資源多樣性形成的關鍵性因素之一。辣椒在微酸性土壤和微堿性土壤中栽培,其生物學特性和經濟學特征差異不明顯。

參考文獻

[1] 詹永發,姜虹,韓世玉,等.貴州朝天椒種質材料的遺傳多樣性研究[J].貴州農業科學,2008,36(4):8-10.

[2] 詹永發,楊紅,涂祥敏,等.辣椒品種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和聚類分析[J].貴州農業科學,2010,38(11):12-15.

[3] 蔣慕東,王思明.辣椒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影響[J].中國農史,2005(2):17-27.

[4] 詹永發,姜虹,韓世玉,等.貴州辣椒產業發展的形勢分析與展望[J].貴州農業科學,2005,33(4):98-100.

[5] 胡明文.貴州辣椒產業發展現狀與策略[J].貴州農業科學,2005,33(S1):98-100.

[6] 姜虹,楊紅,韓世玉.貴州辣椒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思考[J].辣椒雜志,2006(2):5-8.

[7] 沈瑾,趙毅,蔡學斌.貴州辣椒資源利用及加工產業發展策略[J].農業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2007(12):48-53.

[8] 趙劍平.紅辣椒紅遵義[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11:205-206.

[9] 藍勇.中國飲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研究[J].人文地理,2001(5):84-88.

[10] 耿廣東,張素勤,盛霞.辣椒種質資源主要表型性狀的典型相關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5):209-211.

[11] 耿廣東,張素勤,盛霞.辣椒種質資源主要表型性狀的聚類分析[J].長江蔬菜,2009(8):8-10.

[12] 詹永發,楊紅.遵義朝天椒高產配套栽培技術[J].貴州農業科學,2005,33(5):94-95.

[13] 鄒學校.中國辣椒[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41-49.

[14] 鄒學校,周群初,張繼仁,等.辣椒品種資源抗病性與起源地生態環境的關系[J].湖南農學院學報,1992(18):185-190.

[15] 呂潔杰.海南農村逸生辣椒分布環境特點與遺傳多樣性分析[D].海口:海南大學,2012:15-20.

[16] 楊庭碩.論外來物種引入之生態后果與初衷的背離:以“改土歸流”后貴州麻山地區生態退變史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37-42.

[17] 鄒學校.辣椒遺傳育種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36-38.

猜你喜歡
貴州
貴州劍河 多彩刺繡添技增收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貴州,有多美
鄉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49:28
尋味貴州——遵義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08
尋味貴州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06
沉醉貴州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0:10
多彩的貴州 多彩的茶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50
我與貴州茶一起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36
貴州,我還會再來——一個北京理工男自駕獨行環游貴州14天
鄉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4
貴州處處有宋意
鄉村地理(2016年2期)2016-06-15 20:29:24
民國時期貴州社會教育述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爽妇精品|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无码aaa视频|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亚洲第一视频网|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性欧美在线| 欧洲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有专无码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黑色丝袜高跟国产在线91| www.亚洲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 国产精品性|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成年A级毛片|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一级片免费网站|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99在线视频精品|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网| 欲色天天综合网| 亚洲无线视频| 91青青视频| 亚洲成人www| 欧美a网站|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一级福利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國產尤物AV尤物在線觀看| 手机看片1024久久精品你懂的|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网站在线看|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国产91高清视频| 免费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91www在线观看|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jizz|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玖玖精品在线|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 欧美伦理一区| 亚洲熟女偷拍| 国产亚洲精| 成人在线综合|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欧美色香蕉| 欧美伦理一区|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