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莎
1款舊手機,10元消費券
在魅藍Note2的新品發布會上,魅族宣布了一項名為mCycle的手機回收項目,回收魅族、蘋果、小米和華為這四個品牌舊手機。就在mCycle正式上線的第二天,華為也啟動了名為“綠色行動2.0—以舊換新,回收有你”的舊手機回收計劃,覆蓋了華為、蘋果和三星等品牌下的1 500多個型號。
無獨有偶,市場新人360奇酷手機隨后也正式宣布,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出手機以舊換新服務。通過上門手機維修及換機平臺—360同城幫,提供全網最高價格回收用戶二手手機,用戶在補貼差價后即可換購奇酷手機。早在之前,蘋果也上線了自己的相關服務。
聽起來不錯,但在這些服務上線之后,我們卻又看到了諸如“華為推二手舊手機以舊換新回收后水土不服”和“魅友憤怒:魅族mCycle高價回收小米手機”的相關報道。顯然,用戶對于手機廠商推出的舊手機回收服務并不感冒。

以魅族mCycle為例,當該服務正式上線之后,很多魅友登錄網站對自己閑置的手機進行估價,然而沒想到的是自己手中的舊手機卻如此不值錢。比如,魅族的智能手機開山之作M8竟然被估值為10元,而MX2大多估值也只有幾十元。有網友甚至打趣稱:“我還是留給我媽換臉盆兒吧!”
值得一提的是,在mCycle的估值系統當中,競爭對手小米的手機估值卻要普遍高于魅族自家的產品系列,這也引得無數老魅友在魅族社區吐槽。與此類似的是,華為的舊手機回購業務,也被吐槽估值過低而吸引力不足。
手機回收可是筆大生意
事實上,在魅族、華為和奇酷等手機廠商之前,舊手機回購業務已經在國內遍地開花。除了京東和淘寶這樣的大型電商平臺之外,諸如回購網、愛回收和易收網等中小團隊也不斷涌現。此外,此前聲量較大的Zealer和FView等手機評測團隊,也在涉獵相關的業務。而在他們之前,電腦城和馬路邊的手機回收攤位更是比比皆是。
這個“二道販子”生意紅火的背后,其實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數據顯示,從2010年智能手機換機潮開始至今,我國手機出貨總量從3 500萬部迅速增長至4.5億部。截至2015年2月,中國的手機用戶已達15.3億,每年產生的廢舊手機約2億部,其中只有不到1%被環保回收。而來自奇虎360公司2014年公布過的一份調查報告也顯示,如今50%的用戶換手機時間為18個月,20%的用戶1年之內必須換手機。其市場潛力之巨大,可以想見。
目前,回收的舊手機主要有三種用途。其一是將其中品相不錯的部分挑選出來,重新回流到二三線市場銷售。其二是將部分功能失效的舊手機進行拆解,獲取可用的零件重復組裝使用,部分流入山寨廠商的車間。其三則是提取廢舊手機中的黃金、銅和錫等貴重金屬。可以看出,被我們視為電子垃圾的廢舊手機其實也是一座待開發的金礦。
玩兒砸了,手機廠商錯在哪?
不過對于手機廠商而言,他們的重心似乎并不在舊手機直接變現。因為就目前來看,魅族和華為的舊手機回購業務主要是和第三方回購廠商合作,更像是一個外包業務。總的來說,他們的最主要目的其實還是想借此帶動手機新品的銷量。
然而正如前文所講到的那樣,用戶并不買賬,使用這些舊手機回購服務的用戶也并不多。業務上線第一周,mCycle回收的手機數量不足3 000臺,其中魅族手機占了三分之一,魅族也坦陳這成績遠低于預期。看似一條妙計,為何被手機廠商們給玩砸了呢?其實關鍵還是兩個字—誠意。
在魅藍Note2的發布會上,當副總裁李楠宣布推出mCycle業務時,現場出現了一波小高潮。其實,包括坐在電腦屏幕前看直播的筆者,也有些小激動—心想,終于能把自己的舊魅族手機拿去換個新的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為之,手機廠商無形中拉高了用戶對于舊手機回購的期望值,至少在用戶們心中一臺自己的MX2肯定不至于只能換來有時間限制的幾十元購機代金券。即便是加上魅族方面的補貼,價格也不比京東等平臺有優勢。魅友們此前更不會想到,在魅族的官網上一臺MX2卻比同時期的小米2更便宜。殊不知,這也是一種轉化對手用戶的方式。
而在吐槽之聲不斷出現后,魅族才“恍然大悟”,表示mCycle只是一個公益性質的活動。其聲稱追求的是環保,并邀請媒體參觀位于香港的回收工廠(手機報廢比例為8.5%)。用環保和公益來提升企業的美譽度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只不過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