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芝 周長勝
摘 要: 傳統的考試模式很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采取多元化、過程化的新型考試模式,可以充分發揮考試在教學中的作用。分析了VB課程現有考試模式的弊端,討論了VB課程綜合化、過程化考試模式設計原則并給出了實施過程。實踐表明,這種新型考試模式在VB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個性化發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 考試模式; 過程化考試; 教學質量; 綜合化考試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5)02-50-03
Research of evaluation mode in visual basic programming course
Li Guizhi, Zhou Changsheng
(Computer Center,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It is difficult for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pattern to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cultivate them to analyze, solve problems. A new comprehensive and procedural examination mode must be taken to adequately play its role in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drawbacks of VB curriculum examination model are analyzed. Design principles and realizing process of VB curriculum comprehensive, procedural examination mode are given. The practice has shown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new examination model in VB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ability. It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achieve talent cultivation goal.
Key words: examination mode; procedural examinatio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0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遍及社會各行各業,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僅限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運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專業問題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首要任務。“Visual Basic 程序設計語言”(以下簡稱 VB)作為一門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具有簡單易學、功能強大、應用廣泛的特點。因此,各高校把VB作為非計算機專業進行計算機教育的基礎課程之一。
課程考試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評價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科學合理、適合創新人才培養的考試模式不僅能對教學起到反饋、調節、評價、促進作用,而且對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其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相反,不合理的、單一的考試模式會扼殺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創造力,違背了高校人才培養的宗旨。
本文根據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基本特點,結合VB程序設計課程考核體系的現狀,探索多元化、過程化考核體系的實現機制,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
1 課程考試的意義和作用
課程考試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手段,其基本目的是檢測教學效果,督促學生學習并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它主要發揮了四方面的作用[1-2]。
⑴ 考評。考試的結果可以作為考評學生的學習效果優劣程度的重要依據,可以評判學生對課程大綱所規定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⑵ 引導。根據培養目標制定的考試內容、考試形式和考試標準等,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方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引導作用。
⑶ 反饋。考試結果具有反饋作用,學生通過考試成績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的不足,知識的欠缺,以便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改進,其反饋結果對學生起著激勵作用。教師可通過考試結果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發現薄弱環節,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與方案,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⑷ 鑒定。學生考核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投入、教學方法和總體教學水平,可以作為對教學人員進行評定優劣、獎懲的重要依據。
總之,課程考試在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學合理的考試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進取精神的有效手段。
2 VB課程考試模式現狀分析
VB課程現有的考試模式強調考試的目的性,使得學生為考試而學習,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嚴重背離了人才培養的目標。其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3]。
⑴ 課程考試目的不明確。課程考試所特有的考評、引導、反饋和鑒定等功能,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手段。傳統考試模式的考核目標不明確,沒有充分發揮考試的真正作用。過分強調考試分數的作用,將分數作為獎學金評定、評優等利益的依據,這導致學生考慮最多的不是如何有效地掌握知識、技能,而是如何有效地通過考試獲得高分。
⑵ 課程考試模式單一。在課程結束時采用單一的期末考試的考核方式,考試形式一般采用筆試閉卷形式。在這種考試方式下,教師無法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考核結果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難以發揮考試在教學過程中的反饋作用。學生也無法根據考核結果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考試對學生平時學習的激勵和引導作用無從體現。這種考核模式重理論、輕實踐,不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僅憑課程考試成績,而不是綜合地考慮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情況,這樣做不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
⑶ 課程考試內容片面。考試內容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現行的考試內容拘泥于教材內容,重知識輕能力,缺少綜合性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考核題目。學生只要根據教師上課的重點進行考前突擊,就能輕松通過考試甚至得到高分,完全沒有達到考核的真正目標。這種情況導致學生為考試而學習,只是死記硬背書本知識,知識面狹窄,缺乏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⑷ 課程考試結果沒有發揮反饋作用。考試結束后,應對考試質量進行分析,考試質量分析通常包括:試卷質量分析和學生成績分析。試卷分析主要檢查試卷的各項指標是否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生成績分析,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實踐能力的水平,以及時評價教學效果和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完善。在目前的考試模式下,由于考試往往都臨近期末,課程教學全部結束,很少有人真正對課程的考試情況進行系統分析和全面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能力的培養情況,也沒有根據考試情況找出自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學生往往只關心分數,而不關心自己在哪些方面還需要提高。考試對教學的反饋作用沒能充分發揮出來。
3 多元化、過程化考試模式在VB課程中的實施
針對現有考試模式存在的問題,我校在VB課程考核改革方面進行了積極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如何設計、組織考試,如何發揮考試對教學質量評價與信息反饋的作用,是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
3.1 VB課程考試模式設計原則
⑴ 考試模式多元化。改革單一的課程考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考試模式。就是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作出全面的綜合評價,而不是通過一次考試就決定學生的學習成績,應加強平時考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要求,靈活運用提問、討論、作業、小論文、單元測驗等方式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獲取教學信息,以指導后續的教學工作[4]。
⑵ 考試模式的過程化。就是對學生學習過程多方面、分階段的考核,加強試卷的反饋功能。階段考試結束后,教師就應認真分析學生的考核結果,認真總結自己在教學與考核方面存在的問題,總結學生掌握知識、靈活應用知識的情況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情況。考核反饋分析的過程就是檢查、總結、促進教學相長的過程,為后續的教學和考核等諸方面教學工作積累寶貴的經驗。
⑶ 考試內容綜合化。改革課程考試內容,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考核。課程考試既要檢驗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更要檢驗其理解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這樣才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探索創新的興趣。命題時考慮試卷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引導作用。試題不應是課程教學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應在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拓展,以保證學生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和智能。
3.2 在VB課程中實施新的考試模式
VB課程采用課堂隨機提問、上機實踐、階段考試、期末考試有效結合,學生全程參與教學的考試模式。課程成績=平時成績(10分)+上機實踐(30分)+階段考試(30分)+期末考試(30分)[5]。
⑴ 平時成績。根據學生出勤情況以及在課堂上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給出成績。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內容合理設置問題,抓住每次課的教學重點,由學生主動作答,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⑵ 上機實踐。VB課程需要上機進行實踐操作,每次實驗課,根據教學大綱的內容,布置基本實驗任務,此外,還要結合已學知識布置有一定難度、綜合性實驗任務,在成績評定時給予較大的權值,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程結束時還要安排綜合實驗,由小組同學合作完成,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⑶ 階段考試。VB課程已經建立的課程考試系統具有組卷、評閱、題庫管理功能,使得過程化考核能夠得以實施。在組卷功能上可按課程的階段(模塊)組卷,也可按照設定的難度系數組卷。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由選擇試卷的難度系數,考試成績與難度系數相關,這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允許學生多次申請考試,如果學生對某一階段考試成績不滿意,可再次申請參加考試。為了公平合理地計算考試成績,可根據考試次數設定不同的權重。
課程授課與階段考試可以同步進行。完成某一教學階段后,學生利用課程考試題庫系統上機考試,考試結束后系統即時給出成績。教師根據考核情況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情況,以便改進后續的教學,充分發揮考試的反饋作用。
⑷ 期末考試。類似傳統的期末考試,針對全部教學內容的綜合考試,與階段考試一樣采用課程考試系統,并講試卷分成不同的難度等級。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另外,允許第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申請再次參加考試。
3.3 VB實施新模式考試面臨的問題
⑴ 平時成績的可信度。避免平時成績考核的隨意性,需要教師把握提問問題的難度和適應度。教師要盡量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平時考核考試的可信度。
⑵ 學校考核政策的支持。學校應該從政策上向新的考試模式傾斜。傳統的一次性期末考試以書面閉卷的方式進行,操作簡單、方便,工作量相對較小。新的過程化考試摸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無疑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學校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工作量核算辦法,調動教師參與過程化考試模式改革的積極性。
⑶ 加強考核過程的監督與管理。新的考試模式強調過程考核,其方式自由靈活,因此,要加強過程監管,防止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應當根據課程的特點制定操作細則,并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完善。
4 結束語
高校要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考核模式。課程考試須多種方式相結合,分階段逐步實施,使學生成績的形成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這種考核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同時也有利于促進教師對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使課程考試真正起到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教師教學效果、反饋教學信息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翟晶.英國高校課程考試模式對我國高校考試改革的啟示[J].教育與
職業,2009.2:108-109
[2] 謝發忠,楊彩霞,馬修水.創新人才培養與高校課程考試改革[J].合肥
工業大學學報,2010.24(2):21-24
[3] 王文素.高校課程考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
(高教版),2009.4(6):55-56
[4] 陳樹華,齊輝,侯鋼領.大學課程考試理念和模式的探討[J].計算機教
育,2010.11:4-5
[5] 張亞麗,曲明貴,楊慶祥,張超.高等學校課程考試改革之探析[J].教育
與教學研究,2010.24(4):58-5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