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

彎曲,字面意思指代顯示屏在變彎,也可引申為我們觀察、發現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更豐富。“曲面”再進一步,是可彎曲、可折疊。當一個二維平面,如同紙張一樣可以任意折疊時,那將會有怎樣的精彩?屆時世界的維度將不僅僅是三維、四維,可能會是五維、十維甚至十一維嗎?就像霍金在《果殼中的宇宙》里說的,我們的宇宙最高具有十一維的空間。
在新的維度下,競爭有了新的機會,改變有了新的可能。“曲面屏”至少為傳統家電企業——那些當年的星光熠熠者,找到了一個新的競爭點,尤其是當這幾年互聯網科技公司正領風騷、風頭強勁時。
這是剛剛落幕的“201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透露出的最明顯的信息之一。
如果說2014年還是三星、聯想等廠商,以一己之力在大力推廣曲面屏的話,在2015CES上我們看到,曲面屏已經成為電視發展趨勢的主流。這一次沖在最前面的LG,在其發布的2015年OLED產品線中,竟然有一款柔性屏幕,可以在平面和曲面之間自由變換,也就是說,未來可折疊的不只是紙張、衣服等,還可能有顯示屏。
彎曲的顯示屏不僅僅是電視的專利,智能手機、智能手環等需要顯示屏的硬件設備,都已經展現了那弧形的曲線身影。
如果我們把彎曲的界面不只固化在屏幕上,比如,我們以360度甚至720度的視角拍攝、顯示,以360度甚至720度視角掃描復制、打印再現這個世界,那會是怎樣的呢?這個“世界”與我們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又會有怎樣的不同?
在2015CES上,虛擬現實、裸眼3D顯示、360 度全景拍攝、3D打印等等,不同技術流派、不同創新方向,都在以同樣的熱情,以大膽的實踐、科技的方式,嘗試解答這個科學、數學甚至哲學的命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化、智能化,是改變現有的物與物、物與人連接方式的途徑之一。當萬事萬物,都經由互聯網/智能化,來說同一種語言時,也就是在我們所認知的二維平面上找到了新的維度。這也是為什么“物聯網”這個老概念,在本屆CES上能被注入新的能量、煥發活力,并且以“IoT”(Internet of Things)的新面貌光艷照人的原因之一。
這恐怕也是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要在當下的時間節點收購Palm的重要原因。李東生透露,TCL收購Palm,希望將后者產品定位為“創新移動終端”,并希望Palm的“粉絲”也能夠參與到產品的定義、設計、應用等環節,進而Palm的商業模式會更緊密地和用戶結合起來。他說TCL正在探索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把TCL自身的業務與Palm的業務分開。
有刻意分開的,也有刻意跨界牽手的,比如當傳統整車廠商集體亮相本屆CES,甚至有人戲謔地說CES可以更名COS(Consumer Autos Show)時,我們看到的是,一直謹慎保守的汽車企業正在更加積極地“跨界”到互聯網。“跨界”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對新維度的探尋呢?
換個角度看,無論是彎曲,還是跨界,其實大家都在想方設法地在為自己的產品尋找更多的維度,種種的力量雜揉在一起,促使世界正在變“粘”——粘,可以有好幾層解讀,比如產品的粘性,比如聯接,比如各種跨界以及更緊密的競合關系等。
正因為有了新維度的存在,競爭和秩序才會出現新的變化,起跑線的位置從而變得飄忽不定。這個年頭,能力的體現早就不僅僅是你跑得快,迅速而準確地找到更佳的起跑位置同樣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