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帶有一定弧度的曲面主宰了2015年CES。電視、手機、智能手表等都變“彎”,曲面進入消費電子趨勢或許已不可逆。
1998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索尼、松下、飛利浦等企業紛紛展出高清背投電視;2004年CES的主角兒是平板液晶電視;2013年,OLED(有機電激光顯示)電視及4K成為CES參展商的寵兒。可以說,CES見證了顯示技術的更新換代。

?LG曾經在去年的CES上發布了首款曲屛手機LG G Flex,據稱是世界上第一臺曲屛智能手機。一年之后,帶有一定弧度的曲面已經主宰了CES,電視、手表、手機都變彎了
進入2015年,CES上隨處可見“Curved”(彎曲)這個單詞,各廠商的展區陳列的曲面電視前絡繹不絕的觀眾,都意味著曲面時代的到來,而你需要做的可能就是迎接它的到來。
1926年1月27日,蘇格蘭發明家約翰·貝爾德在倫敦的實驗室里展示了一臺通過無線電傳送圖象的機器,這臺機器稱為全球第一臺電視,貝爾德也因此被譽為“電視之父”。
貝爾德肯定沒想到,90年以后電視會發展成現在這樣——自電視誕生起,電視基本都是球形的(凸出來的)或者是平的,但現在的電視彎了,曲面電視使得電視屏幕與眼球弧度基本一致。
曲面電視最初的靈感來源于電影屏幕。它能讓用戶獲得最佳的觀看效果,它優點總結為:弧線形外觀更美;曲面結構能在有限空間獲得更大顯示面積;觀看視角更廣;帶來更逼真的畫面臨場感;人眼視覺體驗更舒適。
所以,曲面電視亮相CES后,吸引了足夠的眼球,尺寸能達到100英寸的曲面電視也是很多企業展示的最大單品,頻頻留住觀眾的腳步。
LG和三星是曲面電視的先行者,2015年CES,除了這兩家企業之外,索尼、TCL、創維、長虹、海信等主流中外彩電企業都推出了新的曲面電視。

First V1sion 團隊熱衷于像一個真正的運動員那樣體驗喜歡的運動,并開發了一款面向足球、籃球或網球運動的設備。該設備集成了一個攝像頭和與人體接觸的RF發送器,球迷們通過這款產品能夠獲得逼真的運動員體驗
除了曲面電視,曲面手機也頗受追捧,LG在這個市場一直獨領風騷,該公司2013年年底推出了第一款采用曲面手機G Flex,2015年CES期間又發布第二代產品G Flex2。當韓國大帥哥李敏鎬拿著Flex2的廣告出現時,捕獲了多少少女的心?
LG的“大哥”三星也耐不住寂寞,發布了其曲面智能手機Galaxy Note Edge,不過三星的“彎”與LG的“彎”并不一樣,這款手機的整個屏幕并不是一個弧形,而是將垂直的側邊變成一個常亮的第二屏幕。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消費電子企業聯想在CES上首次推出的智能手環也是“彎”的。這款名為“Vibe Band”有著曲面E Ink電子墨水屏幕,定位為健身手環。而此前,索尼去年年底推出的智能語音手環SWR30也采用了1.4英寸電子紙曲面屏幕。
似乎,“彎”已經是消費電子行業的一種趨勢,而2015年將是曲面元年。
“曲面電視怎么比平板電視貴這么多?”
這可能是聽得最多的關于曲面電視的吐槽。的確,曲面電視普遍比同尺寸的普通平板電視的價格高出一倍左右。這也解釋了為何曲面電視在推出后兩年內仍是一個小眾產品。
事實上,曲面電視指的是OLED(有機發光顯示器)曲面電視,因為OLED能夠彎曲,可以做成曲面電視,不過由于OLDE價格太高,市場接受緩慢,有的企業推出了價格便宜不少、采用液晶屏物理彎曲的LED(發光二極管)曲面電視。
不過,LED曲面電視與OLED曲面電視的視覺體驗效果不同,OLED的屏幕由于去除了背光,性能也更為優越,可視角度也更大。所以從長久的發展來看,OLED技術逐漸成熟后必成為未來顯示的主角。

從CES上市場對曲面電視的熱捧來看,企業亟待解決的是:培育OLED市場形成產業規模、解決本身良品率、大幅降低成本。若解決這些問題,曲面電視很快會降低“高貴”身份進入尋常百姓家。
TCL多媒體CEO郝義也表示:“從電視屏幕和技術的角度來說,未來的電視屏幕肯定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聰明。”
“曲面并不是彩電企業閑著沒事兒彎過來,它更多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用戶坐在曲面電視前會有一種環繞的感覺,就像去看電影,電影院的屏幕是稍微曲面的,它會讓人有一種被環繞的感覺。“郝義解釋。

量子點主要技術和專利由美國QD Vision公司擁有。在CES 上,TCL 集團正式發布了一款曲面量子點電視H9700,QD Vision 高管特意前來站臺宣傳
有分析師認為,曲面手機也將遇到一個麻煩,那就是由于設計等問題,相應的智能手機的配件也要做成曲面的,這會導致整個供應鏈都要改變,這將使得手機企業在供應鏈上面臨很大的風險。
TCL通訊CEO郭愛平則表示:“TCL也推出了一款曲面設計的智能手機,我們的團隊也一直在觀察整個曲面手機的熱度,一旦曲面手機在市場上流行,TCL很快就會推出。”
“其實我們都還有點猶豫,因為我們現在還沒看清楚市場的接受程度。曲面屏并不好做,而且我不知道除了有特色與設計感曲面到底能給用戶帶來怎樣的價值。”郭愛平強調,“TCL會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來決定曲面手機的規劃。”
事實上,每一年的CES上,顯示領域都會推出一項新的技術,比如2014年的4K電視。2015年,除了曲面技術,成為主角的還有另外一個,那就是量子點(Quantum Dot)。
量子點是一種晶粒直徑在2?10納米之間的材料,應用到顯示技術上主要是通過純藍光源激發量子點光管中不同尺寸的量子點晶體,從而釋放純紅光子和純綠光子,并與剩余的純藍光投射到呈像系統,超越傳統LED背光熒光粉的發光特性,實現更佳的成像色彩。
將量子點整合到顯示屏當中主要有兩種不同的方式:LG、三星等企業所使用的是將量子點擴散在薄膜上,然后再將其堆疊在顯示屏下方的薄膜上;另一種方式是將細管涂抹上量子點,這主要被使用在側光式LCD(液晶顯示屏)背光當中。
目前,量子點主要技術和專利由美國QD Vision公司擁有。在CES上,TCL集團正式發布了一款曲面量子點電視H9700,QD Vision高管特意前來站臺宣傳;三星也攜旗下量子點新品亮相;同時,LG、索尼推出的8K電視也加入了量子點技術。
量子點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問世,近些年業界開始探索將其用于電視等領域。此前,基于雙方簽訂的協議,QD Vision的量子點技術僅用在索尼的電視產品當中。
市場調研公司Display Search發布數據顯示,量子點電視已成未來主流發展方向,預計全球銷量今年超過1500萬臺,2017年達到1200萬臺,2018年突破1800萬臺。2015年,量子點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將達3%,到2020年將增至26%;量子點平板電腦的滲透率則將從2015年的2%增至2020年的15%;量子點電視2015年的滲透率小于1%,到2020年有望增至9%。
郝義表示:“量子點不僅是在原來的技術基礎上進行升級換代增加功能,而是一個真正的新的技術方向。量子點電視擁有全色域,在色彩和飽和度方面甚至超過OLED,但成本結構僅是OLED的50%?60%。”
“QD Vision是一家由麻省理工學院注資的公司,擁有雄厚的技術儲備。” 郝義對量子點的未來充滿信心,“除了電視市場,2015年還將有更多的手機、平板電腦廠商使用量子點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