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鈴 周素琴 許晨璞 楊曉琪
2015年1月16日,電視、網絡、手機,鋪天蓋地的都是關于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病逝的消息。有文章悼念:你是最短暫的花朵,也是最長久的琥珀。天堂沒有病痛,請在那里好好唱歌。
如今,癌癥高發,乳腺癌更是讓女性談之色變的殺手。本期“名醫名家”帶您專訪邵逸夫醫院腫瘤外科趙文和主任醫師。浙大邵逸夫醫院腫瘤外科成立于2000年5月1日,成立10余年來始終緊跟國際最前沿,堅持乳腺癌規范化治療,在省內率先開展前哨淋巴結活檢及乳腺癌保乳手術技術,并推廣術前新輔助化療等一系列綜合治療措施。近兩年來,隨著早期乳腺癌病例的逐漸增多及病人對生活品質要求的逐步提高,科室先后開展了保乳整形手術、乳腺切除術后即刻(1期)或延時(2期)重建手術。趙文和醫生作為腫瘤學方面的專家,專注研究乳腺癌15年的發展狀況和變化,積累了2000多病患的實際病例和治療經驗。應本刊采訪,趙醫生將根據病例分析,談一談乳腺癌的治療,以及如何科學地進行預防及檢查。
經典案例:保乳整形綜合治療
鄭女士只有36歲,于一年前發現右乳外側有一腫塊,當時如雞蛋大小,有輕微脹痛不適感,月經來前特別明顯。其他并無征兆,沒有胸悶胸痛,沒有頭昏頭痛,皮膚也不紅腫,乳頭也沒有溢液。但鄭女士很細心,還是去了當地醫院進行B超檢查,顯示結果為“雙乳小葉增生”。看到這個結果,鄭女士松了口氣,就沒再把這事兒放在心上。
沒想到過了幾個月,鄭女士突然覺得右乳腫塊好像比以前大了,而且很硬,脹痛感也更為明顯。鄭女士再次來到醫院復查,這次的結果讓她心神不寧:“右乳外上象限片狀低回聲區,范圍約39×24×34mm,界不清”,雙乳多發小結節,建議手術。于是,鄭女士來到邵逸夫醫院趙文和主任處就診,趙主任建議她住院行進一步診治。
確診:
入院后,鄭女士進行了全面的影響學檢查,并通過右乳腫塊粗針穿刺活檢確診為右乳腺癌(luminalB型)。
方案:
鄭女士難以接受自己患了乳腺癌這一事實,趙文和主任于是多次與她悉心交流。等鄭女士心情平復后,在綜合考慮其家庭、年齡、個人意愿等方面因素后,趙主任提出以下治療方案:患者保乳意愿較強烈,建議先行新輔助化療,待腫塊縮小后再行手術、放療、內分泌治療等綜合治療。
治療:
治療方案得到鄭女士及其家屬的認可后,趙主任及其團隊正式對鄭女士實施了新輔助化療,包括:排除化療禁忌,先后4次AC方案化療,同時進行止吐、補液、護胃等對癥支持治療。到去年6月復查時,鄭女士雙乳B超提示,病灶已經較前明顯縮小。為了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趙主任決定繼續為鄭女士行序貫T方案化療,并于當年9月進行了保乳整形手術。術后一月內患者恢復良好,按治療計劃至邵逸夫醫院腫瘤中心的放射治療科進一步接受局部放射治療,放療后5年內患者需一直口服內分泌治療藥物,并于5年后決定是否需繼續原藥或更換內分泌治療藥物。
術后:
近日,鄭女士治療后滿3月,按隨訪計劃返回趙主任處復診,她表示已恢復正常工作生活,對目前右側乳房的外形也較滿意。經復查無腫瘤復發征象,口服內分泌治療藥物暫無明顯副反應后,趙主任告訴鄭女士3月后再次復查。
醫學數據:
據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女性乳腺癌年齡別發病率0~24歲年齡段處較低水平,25歲后逐漸上升,50~54歲達到高峰,55歲以后逐漸下降。但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全球乳腺癌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
“美國8名婦女一生中就會有1人患乳腺癌。中國并非乳腺癌的高發國家,但情況也不樂觀。”趙文和主任在采訪中提到,“近年,我國乳腺癌發病率的增長速度,高出高發國家1~2個百分點。據國家癌癥中心和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發病數據顯示,全國腫瘤登記地區乳腺癌發病率已經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1位。”
趙主任介紹:“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沒有確切的預防乳腺癌的方法,但生活方式的干預和體檢是最重要的。女性朋友要抽空了解一些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識,掌握乳腺自我檢查方法,養成定期乳腺自查習慣,積極參加乳腺癌篩查。”
他提到一個例子:好萊塢知名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在2013年通過基因檢測,得知自己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風險較高后,接受了預防性的雙側乳腺切除手術,以降低罹癌風險。
最后,趙主任建議:“想要讓乳腺癌的魔爪遠離你,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的愉悅很重要。還要堅持體育鍛煉,多參加社交活動,讓心態變得平和快樂。除此以外,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抽煙、不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