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缺
玩法細致,預定便捷
打開這款APP,會發現它不同于一般的APP設計,圖文一體的簡約排版顯得頗為“高大上”。筆者隨意點開了一個一聽就很有文藝范兒的項目:“你好,藝術!再見,嚴肅!”,在展開的界面中詳細羅列出了該項目的各種資料,包括簡介、實拍照片、體驗詳情、預定須知和編輯推薦語等。可以看出,《客路》在細節上的處理還是讓人滿意的。
如果告訴你網上繁瑣的旅行預定程序在《客路》中僅需動動手指就能搞定,你會信么?其實剛開始筆者也不信,所以特地選擇了“清萊的藝術白廟與黑屋”項目來測試一下。點擊“預定”以后,APP會依次提示你選擇預定時間、告知你注意事項,并引導你在線支付費用(大多數項目都有折扣)。整個過程簡單流暢,絲毫不拖泥帶水。對忙碌于工作卻又想獲得一份美好旅程的人們而言,在《客路》上預定旅行目的地不失為一個良方。
有些地方,只有《客路》知道
僅憑以上還不足以完全表現《客路》的獨到之處。它不像傳統的旅行指南,千篇一律的都是廣為人知的旅游勝地。在《客路》推薦的各種玩法中,筆者基本找不到熟知的景點。單從這點上看,其開發團隊的運營工作還是值得肯定的,從側方面也反映了這款在App Store上獲得推薦的APP不是徒有虛名。
筆者嘗試著歸納了一些《客路》所推薦的玩法類別,不管是體驗文化、戶外探索,還是都市觀光、自然景致,每一個讓人耳目一新。撇開這些玩法不說,就單單是APP上的各種季節性活動也讓筆者深刻感受到其所擁有的旅游資源是多么豐富。當然,《客路》大量的獨家資源也是其成績良好的重要砝碼。
市場定位,專注還是狹隘?
每個產品都應該有對應的市場定位,而《客路》目前只支持中國的港澳臺地區及中國周邊幾個國家的旅游目的地查詢和預定。對于是否開拓大陸市場,其開發者表示:“《客路》目前的定位是亞太自由行,我們相信專注才能帶來最好的活動體驗。”在嶄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天都會出現各種數不勝數的應用,有的“一出生便夭折”,有的“火一把就死”。站在這些“先烈”的“尸體”上,應用開發商和運營商更應該思考的是:在產品發展的長遠之計上,專一性與多樣性該怎樣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