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妮 沈一
摘要概述了花境的起源歷史、景觀特色與價值,以及其在國內城市景觀中的應用情況。以成都市為例,探討了花境在成都城市景觀中的應用現狀及其花境設計方法,分析了成都花境應用存在的問題,并在前人對花境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成都市花境設計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園林花卉;花境;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S68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16-183-02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sign Method of Flower Border in Chengdu City Landscape
ZHANG Ni, SHEN Yi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The origin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value of flower border were reviewed,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in city landscape in China. Taking Chengdu City as an example,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flower border in Chengdu City landscape and design method was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flower border in Chengdu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Garden flowers; Flower border; Landscape design
作者簡介張妮(1989- ),女,四川達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
收稿日期20150415
花的絢爛多姿和繽紛多彩向來被大眾所青睞。花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饋贈,除了開花結果延續植物的生命外,還給予人們一種由形態到色彩、香味的美的享受。從高大的喬木到低矮的灌木草本,花都無處不在。如何將花從大自然搬到離人們更近的城市公園中來,讓成片絢麗的美景展現在人們眼前,這就需要園林工作者們不斷地研究與探索,了解各種花卉植物的生長屬性,將不同屬性的花卉植物搭配組合,使其能健康生長并同時發揮其美的特性,將其應用于城市景觀設計中來,將大自然的美經過整理和疏通,提煉出其美的精華,以不同的形態重新展現在人們面前,于是花境就應運而生了。
花境起源于歐洲,尤其在英國為盛。英國對于自然式風景園林的熱愛與追求,使花境這種自然的花卉設計形式隨之被推崇并流行至今。從花境在歐洲盛行到現在,在歐洲各地隨處可見這種自然野性的花卉之美。不管是在庭院院落,房前屋后,窗臺街巷,還是各個大型的城市公園,都有絢麗的美景。花境的植物種類多樣,形式色彩豐富,季相景觀明顯,以及多樣性和不確定性的搭配組合方式,隨時都能讓人眼前一亮。基于人們對于色彩的直觀感受,充滿無限可能、無限想象的花境是最能讓人產生愉悅心情的一道美麗風景。
1花境在國內城市景觀中的應用
隨著花境在歐洲的盛行,30年前花境被引入國內,在國內城市景觀設計中開始得以推崇和應用,但是到目前為止,其應用現狀并不樂觀。
由于很多花境植物都是一二年生的草本花卉,這使得花境的后期養護相對其他的多年生喬木灌木更為復雜,而對于目前國內這種快節奏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來說,像花境景觀這種費工夫的細活很難像在歐洲一樣盛行開來。這就需要在借鑒歐洲花境景觀設計的同時,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尋找一種折中的花境設計方法,使其既能以花境這種花卉應用形式給人帶來審美感受和體驗,又能讓其后期養護更為簡單。在城市景觀設計中,若將花境納入其中并能做到賞心悅目,就需要對國外的花境景觀做詳細的分析和總結,對國內花境的應用現狀做深入的調查和分析。在一個城市中,設計花境景觀就得了解當地常用的花卉植物,并適當引種能夠適應當地氣候的花境植物,了解城市文化及項目背景等,不能千篇一律地生搬硬套。
花境這種獨特的花卉應用形式在國內雖然日漸被推崇,但到目前還沒有盛行開來,僅在幾個大城市中有所展現,且為數不多。國內花境主要應用于街頭綠地和公園中,以宿根花卉和混合花境為主,其中以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為代表的華北、華中、華南地區的花境應用形式也不盡相同。華北地區多是以一二年生花卉為主的混合花境,華中地區多是以宿根花卉為主的混合花境[1],華南地區則多是以灌木為主的灌木花境。雖然3個地區的植物選擇和搭配形式有所不同,由于地理和氣候的原因,都能形成自己的花境特色,這也體現了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2]。
2花境在成都城市景觀中的應用現狀
成都花境并不常見,而且花境的設計極為簡單,大部分位于帶狀的城市道路景觀以及城市公園中,多以灌木為骨架,搭配少許草本花卉的設計,形式較為單一,花境中植物種類比較稀少,搭配方式也不盡人意,基本上很少能看到一個出色的花境。
在成都城市景觀中,花境的植物選擇比較單一,從灌木到宿根花卉,到一二年生的草本花卉,基調的花境植物就只有幾種,常用花境灌木有女貞、海桐、紅繼木、紅葉石楠、梔子、杜鵑、雙色茉莉、六月雪、細葉萼距花、鳳尾蘭、冬青、水蠟等;多年生宿根花卉有彩葉草、四季海棠、玉簪、美人蕉、美女櫻、金魚草、鳶尾、酢漿草、旱金蓮、天竺葵、非洲鳳仙等;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有一串紅、波斯菊、孔雀草、百日草、三色堇、虞美人、矮牽牛等。花境中應用到的植物形式較單調,普遍為水平線條的草本花卉,成帶狀或條狀、片狀運用于道路景觀和公園林緣邊界以及公園入口花壇處,這種種植方式使得不管是從水平方向還是垂直方向上看,都顯得較為單調,并且花境的四季景相不明顯,色彩搭配不盡和諧,大多以大紅大紫為主調。雖然明快的色調能使周圍顯得更為活躍,但是缺少一種花境的“境”象。由于大多數設計師在設計花境時缺乏對植物習性的了解,以及沒有將植物生態納入考慮范圍,導致很多花境生長不良,無法營造良好的花境景觀。這些都是成都市花境應用現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因此在花境設計時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根據成都市當地的地理氣候條件適當引種,選擇在成都市最適宜運用到花境中的灌木草本植物,然后根據各植物的生態習性進行選擇搭配,并從平面立面形式到季相安排、色彩搭配,以及后期養護入手進行花境的設計。
3成都市花境設計方法
3.1植物選擇
能應用于花境的植物種類豐富,花色多姿,形態多樣,但首先得保證能適應成都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能露地越夏和越冬不易發生病蟲害,花期長且不需過多養護的植物。
由于在國內花境應用較為廣泛的是華中地區,以上海和杭州為代表,尤其上海是目前我國花境應用最多的城市。從2001年建立花境的小塊試點并取得較好觀賞效果以來,到現在花境已在各城市綠地及公園內興盛開來[3]。以類比的方式來看,成都跟上海處于同一緯度,同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且冬夏的平均氣溫都相差無幾。上海除了日照較成都充足外,其他氣候條件都很相似,因此在植物的選擇上,可以借鑒上海市花境應用的植物,采用以宿根花卉為主的花境模式,結合成都本地常用的灌木草本。
在花境配置時,選擇適宜的植物作為花境骨架,一般選擇高度在1.0~1.5 m的常綠灌木以及落葉的觀花觀葉灌木,如鳳凰蘭、醉魚草等。若是規模較大的花境,可以使用少量的小喬木作為背景骨架,并選擇植株高度不同,株形輪廓不同的植物,包括水平線條的花卉,如酢漿草、波斯菊、天竺葵等,豎線條的花卉如蜀葵、毛地黃、大花飛燕草、鼠尾草等,以及狼尾草、松果菊等獨特姿態的植物;質感不同的植物,如精細的地膚、針茅等,中等質感的千屈菜、虞美人等,粗糙質感的蜀葵、美人蕉等;以及選擇花色不同、花期不同的植物進行花境的設計。植物的選擇直接影響了花境的整個設計,是花境設計的基礎。
3.2平面形式
花境的平面組合方式有多種,包括三角形組團的平面組合方式,飄帶形組團的組合方式,半圍合形的組合方式以及自由斑塊的組合形式[4]。綜合這幾種平面設計形式來看,三角形組團方式使得豎向層次較少,植物搭配簡單清晰,適合運用于道路景觀的花境以及尺度較大的花境景觀設計中,體現其節奏與韻律感。飄帶形組團方式的整個花境具有流動性的特點,像隨風飄動的飄帶一樣,具有動感和韻律感,而且由于飄帶形的組合方式使得各種植物相互穿插,整個花境在立面景觀上具有豐富的層次感。這種花境平面組合方式適用于近距離觀看欣賞的路緣花境、林緣花境中。半圍合形的組合方式,即大團塊包含小團塊的組合方式,大組團一般為該花境的骨架植物,團塊中可配置植株高的豎線條植物,也可配置低矮的水平線條的植物。這種組合方式較有趣味性,由于一高一低,時而顯露,時而隱藏,能起到移步易景的景觀效果。這種平面方式也適合運用于路緣花境以及道路景觀中。自由斑塊組合形式在植物的平面配置上沒有什么規律,比較隨性,一般豎線條的植物斑塊較小,水平線條的植物斑塊較大。不同大小的斑塊形成一個豐富的花境景觀,但這種無規律可尋的組合方式更考驗設計師的水平,若是搭配不當,會顯得雜亂不堪,無法呈現預期的花境景致,這種組合方式適用于林緣以及河邊的花境設計(圖1)。
圖1花境平面組合形式
3.3季相設計
三季有花,四季有景,豐富的季相景觀、持久的觀賞期是花境設計時所追求的特點之一。在配置花境時,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律安排植物,使不同花期的植物相互交錯、相互組合,使得一個花境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觀,并且每一季花境的花期能夠盡可能地延長。
首先按上面所述的花境植物選擇方式選擇好適用于成都花境的各季節的開花植物。一般在設計花境時先安排花期為春季的植物,拿飄帶形的花境平面來說(圖2),春季開花的植物分散布置于花境的中部位置,再將花期為夏季的植物組團分散布置于春季開花植物的前面,用以遮擋春季過季的植物,并使之與春季開花的植物在高度上相匹配,基本上保持前低后高的立面形式,使其在不同季節都能呈現良好的花境景觀。然后配置秋季開花的植物,分散布置植物斑塊,使其與晚夏開花植物相互交迭。由于秋季開花植物并不多,因此秋季可以適當增加一二年生的草本花卉以及一些觀賞草,豐富秋天花境的景致。冬季開花植物較少,因此在花境的配置設計時,冬季景觀以常綠的灌木草本為主,使花境到冬季也能有景可觀。
圖2花境季相設計
3.4色彩搭配
色彩感是花境給人的第一視覺感受,不同色調的花境,如冷色調花境、暖色調花境、單色花境、對比色花境、混色花境、過度色花境等給人的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空間中設計花境,可以利用色彩來調配空間。淺色精細的花境設計可以擴大空間感,深色粗糙的花境可以縮小空間感。在一些規模較大,呈帶狀分布的花境中,可以利用漸變式色彩搭配方式,每一段以單色的方式呈現,漸變的單色依次排列開來,即為有韻律、有秩序的一個漸變式花境景觀,這種設計方式能夠避免大規模花境設計時造成的單調或雜亂。總之,在花境設計時,需要根據空間場合以及其他環境因素、文化因素等選擇花境色彩的配置方式。
4總結
通過對成都市花境應用現狀的分析,借鑒國內花境應用較為成功的城市的花境設計形式,并從植物選擇、平面形式、季相設計、色彩搭配等幾個方面去探析花境的設計方法,希望能以此找到一種適合運用于成都城市景觀的花境設計模式,使其能通過多姿多彩的色彩形態以及多層次的平立面景觀形式來豐富城市景觀,美化城市環境。
參考文獻
[1] 夏宜平,顧穎振,丁一.杭州園林花境應用與配置調查[J].中國園林,2007(1):89-94.
[2] 王美仙,劉燕.我國花境應用現狀與前景分析[J].江蘇林業科技,2006(3):49-51.
[3] 陳志萍,夏宜平,閔煒,等.上海城市綠地花境應用現狀調查研究[J].江西科學,2006(6):432-435.
[4] 王美仙.花境起源及應用設計研究與實踐[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