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力
摘要:現代漆藝首飾為自然與人、文化傳承、傳統工藝與現代首飾設計架起橋梁。使傳統漆工藝煥發了新活力,同時也符合現代人們生態審美追求,滿足了人們豐富多變的精神世界。
關鍵詞:現代漆藝首飾;生態危機;生態之美
當前整個人類都面臨著生態環境破壞的生存危機,在愈演愈烈的生態災難和生存危機下,人類開始向往“詩意生存”。在其影響下人類的生態審美觀念開始的建立。生態之美的美存在于人與對象的和諧、存在于生命的過程之中、存在人與自然的平衡之中。人類的生存必然是生態性的,這里的生態不僅包含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生態,還有人類的精神生態。所以一件制作精良的漆藝首飾不僅讓人得到物質上的滿足,材科與工藝的完美結合是回歸自然的體現,同時也是自然世界與人的精神世界的回歸。通過現代漆藝首飾回歸生態整體,進入如詩般意境的世界。
一、漆藝的發展現狀
漆是一種天然材料,一般稱為生漆或者大漆。具有防水、防腐等特性和功能,不僅可以保護人們使用的器具,還可以增加其美觀性。據可考證的出土文物來看,早在七千年前中國就開始用漆,并且衍生出延續了幾千年手工技藝——漆藝。
漆藝一種是髹飾,又稱髹漆工藝,是中國三大傳統文化遺產之一,并且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傳播發揮著巨大的積極作用。在古代,漆器是專供王公貴族享用的奢侈品,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化工業生產對這門傳統手工藝的打擊頗大,任何一種文化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時都會經受衰退消亡的命運。在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漆文化因原材料、審美觀、實用性、人才資源等因素的制約,逐漸脫離了大部分人的生活實際。但是在日本和韓國的漆藝依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不但在風格、材料、技藝等方面創新,并逐漸超越我國。中國的傳統漆文化在現代文明的夾擊下危在旦夕。漆藝作為一門古老的傳統工藝,想要生存就必須融入新的血液,擴展新的表現形式,讓它能在所處的時代背景下融入現代人的生活。
二、漆藝與首飾的結合
現在人們逐漸認識到了傳統漆藝的價值,許多漆藝家都置身于漆畫和漆器的藝術創作中,更多涉及到家居擺件、以及漆畫藝術品上。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漆藝的社會認可度,研發什么的漆藝產品才能讓其獲得生命力緊跟時代的腳步,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斷思考的問題。近年來一些現代漆藝首飾進入到市場,并且逐漸發展起來。漆藝與首飾的結合是漆藝創新和發展的一條新路,對漆藝表現形式而言是一種新鮮血液的注入,對首飾設計領域而言也是一種豐富和擴展。
首飾具有審美與裝飾的功能,并且蘊涵了豐富的象征性意味。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歷史時期中,首飾被賦予了多種社會功能。但人類社會進入現代之后,物質財富不斷豐富,首飾的功能也隨之演進改變。發展到今天,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現代首飾的宗教功能被削弱,其社會功能也發生了轉變,而審美功能和裝飾作用則逐漸突顯。
漆藝首飾,從早期出土的文物考證來看,漆藝在首飾中的運用由來己久。早在大禹時代的婦女們就己經開始用漆木簪子綰頭發。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人們的審美意識在不斷變化,首飾發展到現在,已不僅僅是用來裝飾自己的飾物,更多的是通過首飾來彰顯自我,對個性的追求和自我意識的表達。現代首飾設計的多元化、個性化、概念化,使得材料、工藝和設計觀念不斷更新和變化,這為漆藝與現代首飾設計的結合提供了良好契機。所以漆材料為首飾設計為拓展了新的方向,并且具有一定的審美趣味。
三、現代漆藝首飾的生態之美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審美價值,并且不能時代背景相脫離。工業文明帶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但是我們的生活環境且遭到了嚴重破壞,所以人們開始反思對自身行為,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所以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人們的審美觀念也開始轉變。漆藝作為一種造物工藝,與現代的首飾設計結合后既有實用性又具藝術性,并且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很符合當下人們審美的追求。一件制作精良的現代漆藝首飾起到的是媒介作用。為人與自然架起橋梁,人們可以通過它認識自然的神奇,傳承中國文化。所以現代漆藝首飾的無論在材質、制作,還是文化傳承等方面都散發著生態之美。
何為生態之美?現在對生態美學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的生態美學僅指人與自然處于生態平衡的審美狀態;而廣義的生態美學,則不僅指人與自然,而且包含人與社會以及人自身均處于生態平衡的審美狀態”。所以生態之美指自然生態之美,同時也包含精神生態之美。
現在資源危機,環境問題已經與地球生存、人類未來成為同等重要的問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生活和審美上開始追求一種“生態之美”。漆藝本就是一種綜合材料繪制的工藝美術形式,其主要使用材料消耗就是大漆,然后結合其他物質材料。例如大漆與螺錮的搭配,螺鈿宛如彩虹,大漆深沉優雅,通過視覺、觸覺感受它們的色澤、肌理、質地帶給人美的享受。所以漆藝首飾設計它與當下的生態設計思潮不謀而合,佩戴一件漆藝首飾更是一次保護生存環境的綠色行為,是對自然生活理念的倡導。因為大漆與其它材質從生物資源上最大優勢就是可再生、自然環保。大漆取于自然,沒有經過任何化學加工,用于漆藝其他裝飾材料也均取于自然,它們符合當下人們的環境保護要求,并且從物質上滿足人們對自然生態之美的追求。當漆藝從室內陳列延伸到首飾設計,進入大眾生活消費時,漆藝才能更好的普及。
人類從生存于自然之中,變為凌駕于自然之上,豐富的物質生活并沒有讓人類的精神世界也豐富起來。相反,人類正面臨資源短缺、森林銳減、空氣污染等自然資源的生態危機,在其影響下人類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同時精神空間也越趨狹小,人們找不到靈魂的棲息之所。現在每個人都被物欲所驅使,精神失去自由,人與自然關系的轉變,帶來了自然生態與人類精神生態的雙重失衡。但是一件現代漆藝首飾是傳統漆藝文化回歸的象征,通過它找回我們失落的生活方式與社會文明。所以生活中漆藝首飾的制作與佩戴更是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感受體驗自然生命的奇妙,感謝大自然的饋贈。同時人們通過漆藝首飾感受到“手的造化之妙”,體現了人對自然的正確的認知和駕馭,傳承了古老的漆藝文化同時也傳承了中國樸素的環境文化思想。
如今,人類在自然生態與精神生態的雙重危機相互交織和影響下,小小的漆藝首飾卻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道理,并且讓人類的情感、道德、精神找到一塊可以棲息的詩意之地。
【參考文獻】
[1]黨圣元,劉瑞弘.生態批評與生態美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2]潘天波,胡玉康.文藝研究漆藝[J].當代生態立場下的社會擔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