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新
摘要:《起風了》作為著名動畫創作大師宮崎駿的最后一部作品,其在人物形象創作、心理描寫、故事主要內容等各個方面都蘊含著作者強烈的情感。心理描寫是該部作品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對其進行研究有利于我們更深刻的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本文重點對《起風了》的內容,主要人物內心情感變化,創作過程中對于人物心理描寫所用到的主要手法以及該作品所透露出來的作者的情感幾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起風了》;心理描寫;人物內心情感;手法;作者情感
前言:宮崎駿所創作的動漫電影在全國范圍內都享有較高的名譽和知名度,尤其是最后一部作品《起風了》。自2013年上映起,便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而強烈的反響。該部作品無論是在故事細節刻畫上還是背景設置上都極盡苛求完美,可見作者所耗費的大量心思。作為貫穿《起風了》整個故事情節的重要線索——人物心理情感變化,是每一位研究該部作品的人都應該細致深入研究的重要內容。
一、《起風了》內容簡介
(一)背景介紹
《起風了》是日本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根據著名小說家堀辰雄編寫的《起風了》這一小說改編而成的第十一部動畫電影,也是其對外聲稱的退隱之作。該影片以日本二戰期間為時間主線,主要講述了以設計零式戰斗機為名的堀越二郎為成為一名出色的設計師夢想而執著奮斗的歷程及其與患結核病的里見菜惠子之間的愛情故事。它不是一部簡單的反映反戰思想和美化侵略的電影作品,而是重點突出一個努力追逐夢想、在逆境中努力生存的人物故事。整個故事情節的展開與進行緊緊圍繞著堀越二郎不斷努力追求設計飛行器夢想和與菜惠子之間的愛情這兩條線,并以相互交織、循序漸進的方式緩緩深入主題,給人一種平淡的節奏之感。
與《千與千尋》、《龍貓》等極富奇幻想象的電影作品不同,《起風了》極盡樸實,與現實中的平常生活極為接近,且時代特征在建筑風格、人物衣著、背景設計等諸多方面都得到了直觀充分的體現,即從大正時代向昭和時代的過渡。另外,《起風了》對動畫藝術所特有的想象力也在堀越二郎身上進行了充分的展現,其中還不乏一定的浪漫色彩,尤其是在二郎與菜惠子相遇和相處的場景中。在色彩表達方面,二郎夢境中溫暖明亮、鮮艷的色系與現實中的藍、白、灰等冷色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此來突出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差異與矛盾。
(二)人物形象設計介紹
堀越二郎。《起風了》中男主人公形象的創作是以日本著名航空工程設計師堀越二郎為原型進行的。它出生于昭和時代,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因在二戰期間設計出了零式戰斗機而聞名。電影中堀越二郎的經歷與現實中堀越二郎的真實經歷基本上一致,描述的是一個熱愛航空飛行器設計少年努力追逐夢想的故事。在人物形象設計方面,宮崎駿依舊沿襲以往風格,構造具備勇敢善良品質的人物形象。但不同的是,二郎追逐夢想的精神是獨一無二的。由于電影時間背景取材于真實的歷史,使得主人公背負了重大的現實性,其生活與夢想之間充滿了矛盾。
里見菜惠子。在宮崎駿的所有作品當中,對于女主人公形象的設計有著巨大的相似之處,即都是積極樂觀、堅強的性格特征,里見菜惠子亦是如此。它溫柔可愛、知書達理、外柔內剛,即使知道自己患上不治之癥的肺結核也依舊以堅強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沒有放棄、沒有抱怨人生的不公,用微笑和堅強鼓勵與支持著二郎的事業,將自己最美好的樣子留給自己最愛的人,最后選擇離開而不想讓二郎為自己傷心難過和分心,從而折射出了日本女性剛強的一面。
二、《起風了》主要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趨勢
(一)堀越二郎
堀越二郎作為《起風了》的男主人公,對其內心情感變化趨勢進行剖析,有利于我們對《起風了》進行更深入全面的認識與了解,學會從更多的角度來看著《起風了》所要表達的主題和作者宮崎駿真正想要傳達的情感。首先,小時候的二郎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夢想成為一名出色的飛機設計師,并經常做夢在夢里乘著自己設計的飛機在天空中自由的飛行。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努力學習,向高年級同學借閱有關德國著名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的書籍,內心對未來充滿了期望與憧憬。大學畢業后,二郎成了一名知識青年,并獲得了德國設計軍用飛機的機會。當二郎在初次設計飛機的試運行中失敗時,他開始感到失意和惆悵,心理倍受打擊,選擇了離開工作的地方去往輕井澤度假放松。在這里他遇見了美麗溫柔的里約菜惠子,兩人相互喜歡。在菜惠子的鼓勵與支持下二郎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通過對夢想的執著追求與不懈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設計出了有名的零式戰斗機。雖然二郎很高興,但同時也在為妻子菜惠子病情的加重而感到非常難過與痛苦。最后,二郎在幻想中與菜惠子相遇,聽到妻子對自己說“活下去”,二郎忍者痛苦在動亂的戰爭時代努力追求生存,努力試著活下去,此時二郎的內心是堅強的。
(二)里見菜惠子
里見菜惠子作為《起風了》中的女主人公,在小時候就呈現出一種溫柔大方的性格熱點。長大后,不僅外表美麗,而且性格溫和善良、體貼細膩。雖然外表看起來非常柔弱但內心卻很堅強,這是宮崎駿所有作品中所塑造女性人物具有的共同特點,也是對日本女性人格品質的一種謳歌與贊揚。當菜惠子知道自己患有當時不治之癥肺結核的時候,她不但沒有失去活著的勇氣,沒有灰心喪氣,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反而是以一種堅強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面對人生,內心樂觀而堅強。當二郎在得知菜惠子患病后,堅決要與菜惠子盡快結婚,此時菜惠子非常的開心與感動。結婚后,菜惠子體貼細致的照顧著二郎的生活,并在工作上給予二郎很多的鼓勵與支持。為了不讓自己影響二郎實現設計夢想,為了不讓二郎為自己傷心難過,菜惠子在病情加重后選擇了獨自離開。她知道這樣做對二郎是最好的,所以心里有的是安慰與思念。
三、人物塑造過程中使用的心里描寫手法
在觀看《起風了》時,通過仔細的觀察、留意和深入的體會,就可以很容易的發現這部影片其實幾乎綜合運用了所有的心理描寫手法,既有心理分析法、夢境描繪法、幻覺展示法,也有直接描寫法、環境襯托法等等。每一種心理描寫手法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和適用的場景,且無論是在文學作品方面的創作還是影視作品方面的創作,將這些心理描寫手法進行綜合運用都可以使表現的效果加倍。《起風了》在人物心理情感展現以及變化趨勢表達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多種心理描寫手法的綜合、靈活、恰到好處的運用。
(一)夢境描繪式手法
夢境描繪式心理描寫手法,就是將人對所想事物以夢境的方式表現出來,從而達到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深化文章、電影等作品主題的作用。通常采用夢境描繪式對人物的心理情感進行表現時,往往會用較多的文字敘述。在《起風了》這一影片中,開頭就用到了夢境描繪的手法。例如,二郎在夢里夢見自己開著自己設計的飛機在天上翱翔,后被另外一個自己幻想的大型奇怪飛行器給墜毀了;又如二郎在夢里與德國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相遇,卡普羅尼對二郎說飛機不是戰爭的工具,而是一種美夢,而設計師就是讓這個美夢成型的人。通過這一對話,近視的二郎開始堅定了自己做飛機設計師的夢想,從而為二郎后面努力追求夢想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幻覺展示
所謂幻覺展示心理描寫手法,就是通過將人物心理上的情感以幻覺的形式展現出來,對人物的心理進行細致的刻畫。這種描寫手法在揭示文章、小說、電影等主題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起風了》作者宮崎駿在塑造堀越二郎這一人物形象時,就靈活的運用了幻覺展示心理描寫手法。例如,影片在結尾處,以二郎幻想著妻子菜惠子在風中向自己跑來,并對自己說“活下去。起風了,我們必須努力試著活下去。”,這一幻覺展示手法的運用不僅使人物情節設計與影片主題結合的更為緊密,而且大大強化了影片蘊含的深意,引人深思,可以說達到了最為理想的表現效果。
(三)環境襯托
環境襯托是心理描寫手法中經常用到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心理描寫手法。恰當的環境襯托既對人物心理情感狀態變化的表達與展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夠有效增添影片的視覺美感。在《起風了》環境設置當中,環境襯托手法運用的非常多,其中具有特別意義的主要有火車在軌道上疾馳而行、櫻花、飛機在天空中飛行、二郎與菜惠子在藍天、微風和綠草地中相遇等。飛機在天空中飛行揭示了二郎對設計飛機這一夢想的執著追求;而在藍天、微風和綠草地中與菜惠子的相遇預示了兩人浪漫的愛情。這兩個故事情節是貫徹《起風了》整個創作主題的重要線索。
四、《起風了》心里描寫所透露出的作者的情感
(一)提倡反戰、主張和平主義
眾所周知,宮崎駿是一個經歷過戰爭年代的人,是一個反對戰爭提倡和平主義者。雖然在《起風了》這一影片中,他將二戰時期作為歷史背景,將設計軍用零式戰斗機為主題,但其并沒有描繪戰爭的場景,也沒有用文字直接表述應該戰爭。雖然社會上很多人們評論宮崎駿在《起風了》影片中對戰爭的態度表現的模棱兩可,既有人們認為宮崎駿是在借此批評戰爭、宣揚反戰思想,也有人們認為宮崎駿是在頌揚為戰爭奉獻生命與智慧的人和批評當時戰斗力薄弱的日本。但宮崎駿本人表示,二郎是生活在一個要想研制飛機就只能研制軍用飛機的年代,并且他在能夠預知使用戰斗機后果的情況下依舊繼續努力工作,這讓他背負了一種負面的形象。這體現出了宮崎駿所具有的日本優秀文化特征,而其塑造的堀越二郎對夢想的執著追求正是對這種文化最好的展現。由此可見,宮崎駿通過《起風了》想要向人們傳達的情感并不是支持與鼓勵戰爭,恰恰相反,他將重點定位于反對戰爭、渴望和平的思想之上。同時,這也是《起風了》創作的主旨所在。
(二)弘揚追逐夢想、永不放棄的人生精神
雖然這是一個以真實的二戰歷史為背景,但從整部影片故事的發展脈絡來看,《起風了》從頭到尾都是在重點講述一個少年努力追求夢想的過程。這既是作者所要表達出的一種強烈的情感,也是作者想要高度頌揚的一種人生精神。通過《起風了》對描繪的火車、飛行器等諸多帶有一定寓意事物的重點展現與“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的表述可知,宮崎駿重點宣揚的是即使逆境來臨,人們也應該始終如一的堅持自己的夢想,努力生存下去、永不言棄。
縱觀整個影片場景可以發現,宮崎駿并沒有展現戰爭的畫面,也沒有直觀的表達自己對戰爭的態度與看法,而是更多的突出在二戰背景下個人的夢想以及勇往直前、努力追逐夢想的精神和生死相知相依的愛情。影片開頭通過對小時候堀越二郎在夢中與卡普羅尼黑川相遇情節的描繪,直接體現出了小時候的二郎就已深深熱衷于飛機的設計,并將此作為自己一生的夢想去努力追求、努力實現。二郎畢業于東京大學,后赴德國留學成為一名專業的飛行器設計師開始展露人生的頭角。但其最開始的設計是以失敗而告終,此時處于失意的堀越二郎選擇了去往有名的輕井澤進行避暑度假,在這里他遇見了小時候曾在一次大地震中幫助過的菜惠子小姐,兩人一見鐘情。在愛情力量的支持下,二郎重新燃起了對設計夢想追求的希望,開始重返職場。這時的他不再像以往那樣畏懼挫折和困難,而是努力應對著軍部對飛機提出的各項嚴苛要求,努力應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困境,勇敢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不如意,不斷的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拼搏,終于設計出了零式戰斗機而一舉成名。然而,患有結核病妻子的菜惠子卻因病情加重而離開了二郎,而日本也輸掉了戰爭。最后以二郎在夢中幻想看到了自己的妻子菜惠子對他說“起風了,我們必須努力試著活下去。”來結束整個影片,將在片中反復出現的一句話進行了再一次的強調,旨在對作者思想情感進行充分的表達與宣揚。即弘揚不懈追求夢想、在逆境中努力生存的一種人生精神,并向人們傳達即使外界環境千變萬化,即使人生處處存在坎坷與困難,即使追夢路上布滿了荊棘與挫折,只要自己不放棄、不斷的努力,夢想就會在前方等著你。
五、結語
通過文章對《起風了》心理描寫的解讀可知,《起風了》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是能夠代表全日本最高水準的一部動畫電影作品,其人物形象設計、故事情節安排,背景設計等沿襲了宮崎駿一貫的創作風格,如二郎的勇敢與不懈追求夢想的精神,菜惠子的溫柔賢淑等。夢想作為貫穿整個故事情節的主題線索,充分表達出了宮崎駿反對戰爭、提倡和平,對和平有著強烈的渴望與追求,以及弘揚不斷努力追求夢想的精神。總之,《起風了》作為一部成功的電影動畫作品,不僅是因為擁有高超的繪畫技術和制作技術,更因為其故事內容極具深意和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趙貴勝.宮崎駿動畫的藝術特質及其文化溯源——以《起風了》為例[J].當代電影,2015(03):152-155.
[2]陳勁松.歷煉精魂——試論動畫影片《起風了》的祭祀劇特質及其對宮崎駿前作主題的承續[J].當代電影,2015(03):158-161.
[3]馮雅靜,孫立春.喧賓奪主的零式戰斗機——試析宮崎駿動畫電影《起風了》[J].電影評介,2015(01):38-40.
[4]孫立成.試析《起風了》中“我”的精神純化軌跡[D].吉林大學,2005.
[5]楊延峰.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解讀動畫電影《起風了》的創作主旨[J].山花,2014(2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