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依雯
【摘 要】
新入園的寶寶大多都會對幼兒園這一環境感到不適應,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入園焦慮,有的幼兒哭鬧不止,依賴父母的懷抱,不愿意去幼兒園,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給幼兒的入園帶來負面影響,產生恐懼心理,不利于其身心和人際交往的發展。以下是某幼兒園9月份剛開學時的情況記錄,以及對于新入園幼兒的入園焦慮成因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
入園焦慮 策略 成因
一、幼兒新入園表現實況記錄
鏡頭一:
小朋友好奇心重,在幼兒園看到很多家里沒有的東西,立刻產生了興趣,去幼兒園的前幾天很高興,不哭不鬧,也不嚷著叫爸爸媽媽來接,但是過了幾天,當他熟悉了幼兒園的生活環境,知道自己要每天重復時,就會厭煩,開始用大哭表示自己的不滿。(幾天后才哭型)
鏡頭二:
和家長交流的時候,有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在家很開朗的,什么都說,什么都樂意去做。但是老師卻發現他們在幼兒園里不說話,坐在角落里呆呆地什么都不愿意做。(心里默默流淚型)
鏡頭三:
有的小朋友本來在玩玩具,但看到身邊有小朋友在哭,不一會兒,他也會眼淚汪汪,終于忍不住,大哭起來。這也正是所謂的“羊群效應”。(受人影響型)
早上入園,桃桃小朋友緊緊抱住媽媽的脖子不肯放開,還大聲哭喊著:“媽媽不要啊!”由于情感發展的不穩定性,幼兒表現出易受感染的特點,所以看到別人哭了,她也跟著哭。
新入園的幼兒因為脫離父母來到了新的環境,面對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小朋友,需要一個適應的環境,母親的離去一方面加劇了幼兒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是幼兒的思維產生錯覺,認為不在眼前的東西就不存在了,爸爸媽媽不要我了,造成幼兒的分離焦慮。尤其是第一天入園的幼兒,情緒更是難以控制,有的幼兒一看見父母要離開,便哭喊著讓他們別走,抱著父母的腿,而父母也因為心疼自己的孩子而不舍離開,場景堪比“生離死別”,一旦父母離開,緊接著就是想方設法要跟去,大哭大鬧,對于老師的安撫置之不理,打老師,摔東西,有的還因為情緒過于激動出現嘔吐,尿褲子等現象,這樣的情況對于有些幼兒可能只需要一個星期就能適應,但對于一些適應能力差的幼兒可能需要一個多月才能完全適應,因此幫助幼兒盡早適應幼兒園環境,緩解幼兒的入園焦慮,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全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那幼兒入園焦慮會對其產生什么影響呢?
1.生理影響
主要表現在幼兒拒絕吃東西,身體驟然變瘦,體質明顯下降;午睡做噩夢,常常被驚醒;嘔吐、腹瀉等現象。
2.心理影響
主要表現在與同伴相處、企圖獨自回家、出現幻想等方面。
二、幼兒長時間在園的適應表現及分析結論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絕大多數的幼兒比剛開始入園的時候情緒安穩了許多,能自己獨立吃飯,與同伴和諧相處,剛開學時,桃桃小朋友的入園焦慮比較嚴重,而現在桃桃小朋友在洗手、進餐、換鞋、喝水等環節都能在老師的要求下去做,而且在每次完成后都得到了老師的鼓勵和肯定,建立了自己解決困難的信心,情緒自然愉快了。在陌生的環境里,幼兒最容易失去安全感,教師對孩子要像母親一樣,細心、耐心地關心每一個孩子,讓幼兒感到時時刻刻有老師存在,使孩子們在幼兒園里也能得到母親般地關愛。比如恰當地向每個孩子表示親熱:抱抱、摸摸、拉拉小手、拍拍腦袋等;蹲下來同他們輕輕地交談、熱情地回答孩子的問題,用最溫柔、最親切的語言勸導幼兒;能讓他們做的事情,盡量讓他們去做,并在其行動中盡量能給予表揚和鼓勵,孩子一旦受到表揚,就會很高興,很得意,孩子也會順從老師的教育,服從老師提出的要求,這樣讓孩子逐漸將依戀家人的感情轉移到對教師的依戀。
三、在幼兒入園焦慮問題的處理上我總結了以下三點
1.家長方面
首先給予幼兒溫馨,有安全感的環境是至關重要的,使幼兒的身心得以放松,消除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但不是什么都依著孩子,寵著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是還是要幼兒自己去做,不能包辦代替。其次,在適當的時候還可以提及幼兒園的老師和同伴,引導幼兒喜歡老師和小朋友,通過和孩子談談幼兒園的趣事,介紹幼兒園的小朋友來緩解其心理上的壓力。最后,家長可以在雙休日的時候陪同孩子一起去幼兒園走一走,玩玩滑梯,讓他感受到幼兒園的快樂。
2.教師方面
為了了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實際情況,教師可以給每個家長發放一張調查表,比如孩子的性格,愛好,特殊情況等等,方便教師有針對性的采取應對策略,讓幼兒盡早適應環境,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親子活動,家長開放日等活動,讓家長到班上與孩子一起游戲等,減輕孩子的焦慮,此時,有的孩子表現就特別好,比如諾諾在園時經常讓老師打電話給媽媽,現在看見媽媽來到幼兒園,就變得特別棒,還對媽媽說,“媽媽你看,我坐得多神氣。”這與教師的耐心和對孩子的愛心是分不開的,鼓勵和支持孩子,給他們信心,讓他們喜歡上幼兒園,不再對幼兒園產生恐懼。
3.家園共育
除了上述應對策略外,家長和教師還要共同合作來幫助幼兒緩解入園焦慮。
首先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了解幼兒在家,在園的生活情況和活動情況,比如睡眠,大小便等,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其次老師與家長要互相配合,有的家長在送孩子來幼兒園后不肯離去,還偷偷的看著幼兒,彤彤就是在做操的時候不經意看見躲在一旁的奶奶,立馬就沖了過去,這不僅給孩子無法盡早適應環境產生了影響,還給教師的協調工作帶來了不便,因此父母和老師都要共同配合,以科學的方法加以指導,使孩子順利度過適應期。
【參考文獻】
【1】劉昕.幼兒園入園焦慮的成因分析及應對對策【J】.教育教學研究,2007(09)
【2】羅曾讓.兒童分離焦慮的發展變化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8(02)
【3】荊艷云.如何緩解初入園幼兒的焦慮情緒.大慶幼教中心,2010(10)
【4】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5】陳會昌,梁蘭芝.親子依戀研究的進展【J】.心理學動態,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