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莉
“記誦者,學問之舟也”。偉大的文學巨匠都是從記誦起步,記誦是獲得語文素養的最佳途徑。在記誦過程中,記誦者會進行大量的語言積累,這影響著習作中駕馭語言的能力,為遣詞造句、謀篇布局奠定了基礎。古人也有云“數誦以貫之,思索以通之”,記誦還能幫助人進行思考。人在記誦中,思維是最專注的,專注于一個思考對象,可以毫不分心,靜心、用心的理解、探究之;人在記誦中,思維也是最活躍的,可以加之聯想、想象、思考、探究、表達等行為于一體,進行由誦到記憶的動態化活動。這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記憶能力,使學生自然的掌握一些語文基礎知識,也幫助學生加深了文化底蘊,獲得文化的給養。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增強學生語文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記誦是學習語文不可省略的環節,也是知識輸入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應該重視之,制定出相應的記誦教學方案,讓學生在有法可依的情況下,進行有條不紊的記誦活動。
一、理解記誦法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種需要是一種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希望,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對于兒童來說,其精神世界時時在強烈的召喚這種需要兼之希望?!彼?,毋庸置疑,在對某一篇文章進行記誦的時候,小學生會展現著這種執著的需要狀態,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對文本進行字面或者主題層面的深刻理解。這種最原始,最無意識的欲望,促成理解活動的產生,理解活動又成全了記誦活動的有效實現??梢哉f,對文本的理解才能使學生擺脫死記硬背、反復遺忘的困擾。且理解的越深刻,記憶時間越長久。那么,如何以理解為基礎進行記誦?這首先需要學生通讀文章,明晰文章所表達的主旨,理解文章結構,掌握文章語言的特點,然后進行綜合記誦。當然,記誦要因文而法,教師要引導學生針對文章體裁特點進行分析記誦。
以葉圣陶這篇《荷花》為例,課文按照看荷花的順序娓娓道來的,語言樸實中涵韻著美感,想象力也隨筆墨的暈開而見豐富。作者把全部的心思用在對荷花形象的描寫上,逼真有感染力,展現出色彩鮮艷、形狀迥異,動靜結合,聲色巨涌的荷花池。而后作者又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字及一池荷花叢里,因情入景,以情觀景、最終達到情景交融的最佳狀態。引人入勝,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诖耍處熆梢宰寣W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之美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的記憶,讓荷花之形象深深印在腦海之中。
二、簡圖記誦法
文學家們總喜歡寄情于景,景成為構成文學語言的一個重要元素。所以任何包含情境的語言材料都可被轉化成生動立體的圖像材料。我們的腦海也喜歡做這樣的加工,總是借助想象,將文字兌換成一幅幅動態化的場景,使之平展在我們的腦海。通過這一場景,我們會快速、準確的記下文字表達的內容,尤其是小學生,他們具有很強的想象能力,能很敏銳的看到文字中所對應的畫面。所以,在對語文篇章的記誦中,教師要盡可能的發揮小學生這種能力,或者分發其有關課文篇章內容的簡筆畫,讓其依照這些簡筆畫進行記誦;或者讓其在閱讀全文,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進行簡圖勾畫,按照勾畫的簡圖進行記憶。
例如,《月亮灣》這一課,這篇文章篇幅很小,但對月亮灣的描寫卻頗為生動。這段生動的描寫主要放在第二段?!霸卵酪粯拥男『?;河上的石橋;游來游去的魚兒;河里映照的小橋、綠樹、青山;岸邊的桃樹;春天的桃花;綠油油的農田”。這些景物相互交織、排列順序,構成一幅極美的畫卷。如果讓學生進行無秩序、無章法的死記硬背,不僅會削弱這種美,還會讓學生背下這句忘記那句,丟了西瓜撿了芝麻。所以,教師要因文而法,讓學生將這一畫卷畫成簡畫進行形象記憶。文字有了形體,其生命就會在學生腦海中被延長,達到長久記憶。
三、層次記誦法
偉大的文學篇章大多數都注重謀篇布局的,我們常常會驚訝于其層次、結構的安排,贊嘆段落之間轉折的自然和完美??梢哉f,作者都在逐步、循序漸進、一點一點的為我們展開他用文字交織的畫卷。沒有生硬和慌亂之感。這啟發我們記誦方法的運用。對于一篇課文的記誦,教師可讓學生化整為零的方式進行,一個層次一個層次的記憶,由少積攢到多,循序漸進,分期完成。這不僅減輕了學生的記誦負擔,還幫助學生找準了各個層次的大意及各個層次之間的聯系。有助于理解通篇課文。
以葉圣陶的《荷花》為例,整篇文章共分五個自然段,五個自然段又分成三大層。第一層交代要去公園看荷花;第二層從第二自然段到第三自然段,描寫荷花的各種姿態;第三層是四、五自然段,寫自己觀花時的感受和想象。在敘述順序上,作者以感官動作為依據,先是聞到,然后是看到,后來是想到。教師可依據這些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記誦。
記誦不是語文課堂的一種形式,它是實實在在能對學生的語文素養之養成起重大作用的活動。在記誦中,學生不僅獲得語感的進步,還實現了大量的知識儲備,利于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對今后的習作活動的有效生成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不可進行記誦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