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立紅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成為教育所要承擔的重要任務。但結合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來看,信息技術教學依然有較為明顯的應試痕跡,甚至偏離了“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宗旨,走向了“教教材”“完成教學任務”的極端。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只有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樹立學生發展意識,全力推進信息技術課程改革,才能真正讓信息技術課服務于學生,體現其課程價值。
一、興趣是關鍵,要讓學生能喜歡
高中階段學生要面臨高考的壓力,學習任務繁重,精神壓力較大,對信息技術課程,很多學生不夠重視,加之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調,學生對信息技術更是興趣了無。如此,因學生缺乏學習信息技術的內部動機,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多是被動參與,課堂氣氛死寂,學生不夠活潑,直接影響了信息技術教學效率。興趣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內部動機,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能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課程的價值,還要多創造機會,讓學生多說、多思考、多參與。
首先,因一些學生忽視信息技術課,認為高考不高,故而在學習中也就較為懶散。對此,教學中不能以單純的說服教育為主,而要結合信息技術領域的優秀人才的杰出案例,結合教學內容而引導學生正確認知信息技術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其次,在課堂中要通過情境、活動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發言、質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如“因特網信息的查找”教學中,從學生所熟悉的“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說起,追問其原理和方法,在對比、搜素活動中更好地掌握利用搜索引擎獲取網絡信息檢索的策略與技巧。教學中切勿以占用課堂時間為由而不給學生機會說,而要在預設中預留出相應的時間并創造機會引導學生表達。
二、課堂是中軸,要加強模式改革
推進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改革,教師是統帥,課堂是中軸。在以往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多是延續“照本宣科”的講解模式,即教材中要求學生掌握什么,課堂中就按部就班地講什么。新課標中明確強調信息技術教學要讓學生參與到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過程中。為此,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好學生的主體性,以任務、活動、問題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共同合作,從而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應用知識,為實踐奠定扎實基礎。
在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一是要注重以問題或任務方式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活動。如“文件的下載”教學中,學生平時已經初步學會了下載文件,教學中以下載學生喜歡的歌曲的任務引導學生合作完成,以問題“哪個網站下載的,所使用的下載方法是什么?”引導學生交流,對文件下載的途徑和方法整理后針對下載工具追問“下載工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嗎?”由此引出批量下載、斷點下載、多線程下載。二是在學生討論和交流時,教師不僅要給予調控,還要及時進行指導。如上述對下載工具特點的交流,要結合具體案例而向學生精講其特點,即一方面要充分引導學生討論,另一方面也要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指導。當然,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中,還是要立足學生實際,因生制宜,不能過于盲目。
三、學生是主體,要關注個體差異
“充分考慮高中學生起點水平及個性方面的差異”這是新課標中對學生差異性照顧的明確要求,但結合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來看,“大鍋飯”現象還是較為嚴重,在教學實踐中,無論是對學生的要求,還是在評價上都是“統一對待”,沒有體現對學生差異性的照顧。信息技術要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全體學生的發展是建立在個體發展基礎上的。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就得關注學生差異性,因材施教。
要在教學中體現對學生差異性的關照,一是要在要求上分層次進行,即要能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針對學生層次的基礎、知識結構、興趣等因素而提出相應的學習要求。以“文字處理”為例,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不僅要求其在打字速度上要達到一定要求,且要能根據文檔要求而進行排版,而對基礎一般的學生,只要求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輸入,根據已定要求完成排版即可。其次,在評價上也要充分考慮學生實際,不能以相同標準來要求學生,且要多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
四、能力是核心,要注重能力培養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所要做的,并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地掌握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要在引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過程中,掌握信息技術的學習方法,初步獲得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并能在生活中進行應用。當前,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引導學生在學信息技術的同時進行應用,這對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也是大有幫助的。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固守傳統,而要靈活根據教學而引導學生展開應用活動。
首先,要結合教學內容而引導學生展開操作活動。如“表格數據的處理”學習中可引導學生應用表格數據對班級學生的各科成績作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如“表格數據加工的多元性”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一些關于學生健康、課外活動等信息的數據表格,引導學生根據表格分析而獲得結論,提出相應意見。其次,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應用信息技術。以“表格數據的處理”為例,學習后可引導學生利用表格對家里的收支情況進行統計。如“文字處理”學習后將自己的作文打印成稿等。在教學中也可組織學生展開各類比賽活動,以此拓寬學生的應用渠道。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只有通過對學生興趣的激發,讓學生喜歡信息技術課程,以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在要求和評級上區別對待,要能結合實踐而加強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學以致用,這樣才能讓信息技術為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