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麟
【摘 要】
教師的舞臺在課堂,教師應該讓自己的生命之花在課堂中綻放。作為教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課堂精彩紛呈,讓孩子在課堂上興趣盎然地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文章從教師的教學語言、解讀文本的能力以及自身的文化底蘊等角度展開論述,教師要從名家課案中汲取自身成長的營養,潛心研究、不斷內化,鐘情課堂、錘煉自我,最終才能實現形成自身教學風格的目的。
【關鍵詞】
錘煉語言 細讀文本 精講多練 厚實底蘊 反思實踐
我們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時光都是在課堂上和學生共同渡過,課的質量也關乎到我們生命的質量。只有潛心研究、鐘情課堂,才能讓我們生命綻放出更多的精彩。公開課也好,常態課也罷,只有潛心研究,不斷磨練,才能漸漸成長。
一、錘煉語言,提高語言感染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帶有審美色彩,這是一把精致的鑰匙,不僅開啟學生的清晰的記憶,而且深人到大腦最隱蔽的角落。”作為老師,我們的語言風格也直接影響著孩子良好語感的形成。如果我們把一堂課講授的內容比做一桌豐盛的菜肴的話,那么語言就是決定這桌菜是否好吃的調料。同樣的課,同樣的內容,甚至同樣的教案,不同的老師去講,風格就不大一樣,效果當然也不一樣。
喜歡孫雙金老師的課堂語言,字字入耳。該高的時候,“高聳入云”,該低的時候“跌入谷底”,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而揚州市特級教師劉茂亮,語言幽默、風趣,讓人聽得津津樂道。雖然是截然不同的語言風格,但都像磁石一樣緊緊地吸引著每一位學生。愿我們的課堂語言能有相聲演員的幽默、播音員的流暢、數學家的嚴謹、演講家的激情。針對自己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多看教學實錄和名師教學視頻,分析他人的教學語言,在過渡語、評價語等方面多下功夫。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
二、細讀文本,提高文本解讀力
長期的應試教育致使教師把解讀教材深信為讓學生的死記硬背,很多教師準確理解教材的能力還相對較低。孫紹振教授認為:“當前教師教材閱讀能力的弱化,貶損了中小學語文教育應有的含金量。”他強調語文教師要大力提高自己的教材閱讀能力。黃艷明在《語文教師如何進行教材閱讀》提出四個方面:第一、教材閱讀:收放有度,在作者創造與讀者再創造之間;第二、入乎其中:關注教材,在文心與我心之間考量;第三、知“人”論“著”:關注作者,在歷史與現實之間思考;第四、他山之石:以他山之“文”,他山之“論”,皆可攻玉。
張學青老師的課曾經對我觸動很大,我想,如果是我,拿過《月光啟蒙》這個教材,能把課文上的如此深刻嗎?一個“蒙”字,能從漢字的古義出發,形象的來解釋它并讓學生一下就記住嗎?“芳香”一詞能解釋的如此立體、到位嗎?能在課文結束后找到作者的代表作與課文中相關段落進行對比再次尋找“啟蒙”的影子嗎?把文本解讀的透徹、教材挖掘的如此深刻,拓展開去又牽引回來,這是怎樣的一種功力。在這樣的語文教師指導下,學生的語文思維品質、解讀文本的能力能不日漸提高嗎?
三、精講多練,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短短的40分鐘之內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技能,提高課堂效率是關鍵,所以教師必須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飲。”即緊抓住課義的重點,牽動全篇,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語文教學中,經常會遇到較長篇幅的課文,然而,由于受教學時間的影響,我們需要長文短教。如《將相和》一文的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截取的文字要短,發揮的效應要長(在三個小故事中表現藺相如性格特點的詞句是教學重點,教師要牢牢抓住,讓學生自行學習具體內容。); 教師的指導要短,學生的實踐要長(提的問題要集中,做到精而準,騰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反復讀書、思考,小組交流)。精確的把握課文要點,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內化知識,提高技能,才是真正的提高課堂效率。
四、厚實底蘊,提高專業能力
專家型教師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不僅淵博,而且精深,并且內化到了他們的知識結構中去,呈現到了課堂的每個點上。我想,只有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并做到理論聯系實踐,才能做一個“專才”。專業可以立身,豐厚的文化底蘊則能撐起我們的人性。我們聽專家做報告和學生聽我們上課是很有些類似的,我們不喜歡照本宣科,循規蹈矩的說教,我們更喜歡博覽群書、風趣幽默對的超鏈接型教師。一個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自我展示都折射出老師自己的文化厚度和思想高度。作為老師,只有我們能不斷厚實自己的文化底蘊,才能為學生的生命鋪一層溫暖的底色。
五、反思實踐,形成教學風格
許多優秀的教師的成長是從“學招式”“移植”這樣的方法開始的。特級教師于漪老師也是如此,她在教學中善于從實際出發,自覺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移植、加工、改造、創新,形成了課如其人,“法”如其人的生動活潑的創新局面。我們也不妨試一下這條途徑。當然,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永遠都成不了我們所仰望的這些人,關鍵是要揚長避短、不斷改進,形成自己的個性特色和教學風格。
教學無止境,每天我們都應該思索和研究,只有善于思索和研究才能不斷沖破樊籬,獲得進步。永遠記住:鐘情課堂,精心準備。只有如此,才能不斷讓我們的課堂流淌出生命的精彩,也只有鐘情課堂,才能使孩子跟隨我們的腳步越來越接近幸福。讓我們的生命之花在課堂中絢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