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海
【摘 要】
初中美術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欣賞技巧和知識,學生的美術學習才會更有內涵。除了教會學生基本的美術知識外,美術教學更肩負著提升學生藝術素質的重任,而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則是其藝術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從當下初中美術教學實際來看,傳統教學模式仍然大行其道,嚴重背離了美術教學的初衷和內在要求。教師的教學大多只停留在繪畫技巧、作品介紹等表面內容上,忽視了美術鑒賞環節的重要性。總體來說,初中美術教學的基本情況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削弱。
【關鍵詞】
初中美術教學 欣賞能力 主體地位
一、初中美術欣賞應融入人文情懷
培養初中生的美術欣賞能力需要引導學生由外而內、全面感知美術作品的魅力,挖掘和感悟其中蘊含的人文情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和美好的事物之間會形成一種無形的紐帶,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只有具備了欣賞能力的人才能發現事物當中存在的美與善,感受到美術作品傳遞的深刻內涵。學生在培養欣賞能力的過程中,也培養了對事物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不斷接收到美好事物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獨特的審美體系和高尚的人文追求。在培養學生欣賞能力過程中融入人文情懷,還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逐步培養對自然、社會的喜愛之情。
二、增強學生對美術欣賞的敏感度
研究發現,無論是美術學習,還是針對其他學科,學生感興趣的程度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對于十分熟悉的學習內容,學生似乎難以再集中精力去學習和研究。此時,教師需要因勢利導,不斷挖掘新的知識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美術欣賞的敏感度。教師在挖掘新知識點時應傾向于選取一些視覺刺激強烈、內容風格突出的美術作品,使學生感受到鮮明的知識訴求。
例如在欣賞梵高的《向日葵》時,梵高用簡練的筆法表現出植物形貌,充滿了律動感及生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這幅作品時可以首先從畫面的色彩切入,使學生感受到強烈的色彩的刺激;其次,再引導學生欣賞畫家嫻熟的繪畫技巧和綜合運用各種技法的表現力;最后,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探究作品的創作背景,感受畫家在創作這幅作品時的處境和內心寫照。在欣賞中國古代山水畫時,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更應該從作者的思想意境出發。
作為一名奮斗在初中美術教學一線的教師,筆者深刻地感受到培養學生美術欣賞能力的重要性,這種能力的養成不僅有利于美術學習,也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心理素質。另外,教師還應從美術作品的色彩構成、技巧運用等細節方面引導學生,將欣賞能力的培養聚焦于更加細微之處。
三、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應激發其創造性
加強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需要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使其養成創造性的思維。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需要加強教學課程設計,重視備課環節,善于利用不同資源并進行整合,吸引學生參與進來,并進行自主性地創造性學習。總之,教師要將學生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變成其發揮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除了提高課程設計的質量外,師生關系的營造和維護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參與藝術鑒賞、發揮自身想象力的過程中,將受到心靈和思想上的沖擊,教師的適時介入將給與學生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按照正確的方向繼續學習。基于此,師生之間的互動就顯得尤為重要,師生互動也將為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建立了空間,活躍了課堂氛圍,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另外,提升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還應創新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各種教學資源,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保持高度的關注力和興趣,充分發揚個性。增強學生的欣賞能力,教師還應加強實踐教學,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來源”。
四、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應融入情感教育
美術欣賞的目的不僅僅是獲得知識和技巧上的提升,還應該獲得情感上的獨特體驗,發揮情感層面的教育和指導作用。例如在鑒賞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的美術作品時,除了領略作品中表現出白雪皚皚的宏大意境和祖國美好的山川風貌外,學生還應從作品中正在頑強行軍的紅軍戰士身上感受到情感上的深深震撼,感悟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情懷,起到了很好地情感教育作用。美術作品的創作內涵必然是豐富的、精華的,和學生的情感世界具有一座無形連接的橋梁。
五、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應尊重差異性
班級學生不可能都具備同樣的美術欣賞水平,有的學生欣賞能力強,有的學生欣賞能力偏弱,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差異性,實行層次性教學。學生美術欣賞能力的養成基于牢固的美術基礎知識,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他們在美術欣賞方面明顯落后于其他學生。為此,初中美術教師針對這部分學生應首先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為了保證班級整體學習質量、平衡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讓水平高、能力強的學生帶領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結 語】
綜上所述,培養初中生的美術欣賞能力重點是要激發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積極發揮想象力。學生美術欣賞能力的形成來源于其對美術作品的充分認知,建立在牢固掌握美術知識的基礎之上。初中教師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既要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美術作品的表達形式,也要引導其關注作品的核心內容,由內而外,全面地了解美術作品,不斷提升美術鑒賞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志敏.談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欣賞教學【J】.教法研究,2010(08)
【2】王道俊.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沈海馴.新課程名師創新教學訪談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