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鶴亭
中國道家思想的一個核心,乃是向往長生不老。基于這一思想形成了道家對養生學的研究和養生術的追求。道家傳播的養生法術,也就形成了中國古代養生史的重要淵源。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中,道家的養生學說和養生方法,至今閃爍著民族遺產的奪目光輝。
道家養生,提倡“性命雙修”。性,乃天賦之性。包含著人的精神、心理、氣質、品性、意志、情趣,以及人性的本能諸方面。命,乃客觀之命,表現看人的生、死、強、弱、智、愚、貧、富,以及人命的時運等各方面。而性與命又乃渾然一體,相依相關而不可分。性依命而顯神,命以性而顯存。故道家對性與命乃雙修并養。
道家養生,在于煉心、煉意、煉性,在于煉精、煉氣、煉神。修天性并修天命,以達到“天人合一”。天人共存,乃道家明道、修道、行道、成道之本。所謂“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正是性命相依方合于道,心身相交方成于道之至理。
道家提倡“性命雙修”。修性,則重于習練內養功法;修命,則重于習練外動功法。修性,則要修養心、意、性而善養神;修命,則要修養精、氣、神而善養形。故,道家養身之道,重在善飲善食,習氣練功,調和陰陽,“性命雙修”、“清靜無為”,養育神行。概括而言,道家養生之要旨,在于道以養性修神,法以益壽延年。因而,道家養生之道,乃修養神形,使其交融;習氣煉功之法,乃內養心性與外煉形體,使其相合,從而,使“性命雙修”之養生之道,臻于合一,達到升華。
道家所提倡的養生術,乃以養益氣息(分靜功、動功)、飲膳、丹藥和房中禁忌等為主要內容。而靜功(以靜養神)和動功(以動養形),又在道家整個養生學中,據有主要位置。
道家養生學所遵循的原則:一是養生與天地環境統一;一是養生與形神的結合,使養生與精神形態統一。因而道家的“性命雙修”和“精氣神合修”的學說,便形成了道家的養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