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情懷的工藝
1980年,兩位前IBM員工創立的一家公司開發出了5.25英寸規格的容量為5MB的硬盤,這是首款面向臺式機的量產產品,而該公司正是希捷公司。在35年之后的今天,計算機里必不可少的硬盤,其外觀和性能已經今非昔比。為了紀念這一時刻希捷推出了Seven移動硬盤,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何為“機械硬盤”。希捷Seven的外殼由全鋼打造,并且采用了最新的深沖壓制造工藝,表面的頂級鋼材采用磨砂處理,厚實的金屬感和金屬光澤使其質感十足,單憑它的材質和手感,就已能和市面上任何一款移動硬盤一較高低。“機械硬盤”的金屬質感精神被其展現的淋漓盡致。希捷Seven還擁有僅僅7mm厚的超薄外殼和飽含“曲線感”的流線型設計,這不僅是為了打造最纖薄的移動硬盤,同時也是受到了“裸盤”這一概念啟發而設計的獨特外觀。按照官方的說法,希捷Seven“體現來自裸盤靈感的優雅外觀,彰顯存儲本質,對來自希捷35年豐富而多彩遺產的不同工業設計脫帽致敬”。
精心設計的外觀
如果只用一個字來形容希捷Seven移動硬盤,那就是“薄”。薄是雅致和時尚的表現,薄也是科技中極致和簡潔的表現。為什么要薄?單拿移動硬盤來說,薄在便攜性上的貢獻已經沒有那么高了,但是薄帶來的視覺沖擊力足夠強烈,單只這一點就夠了。在極致纖薄的同時,希捷Seven移動硬盤超越了以往任何一款移動硬盤做工和材質。
當我們拿到產品之后,我們看到希捷Seven移動硬盤的整體風格都十分酷炫。黑色調的包裝盒上非常醒目的標明了該產品的主要特性,而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seven mm”(7毫米)這一特點。整塊硬盤的大小為122.5×82mm,除了主盤外還附送有產品說明和一根46cm長的USB3.0數據線,且線纜表層采用編織設計,硬盤也無需輔助供電。雖然從產品規格上我們已知其7mm的厚度,但當我們見到產品時,依舊感嘆這前所未有的薄。整個硬盤的外觀十分的簡潔大氣,其設計保持著內部盤體的形狀。熟悉DIY的同學相信對這種類似臺式HDD硬盤的外觀比較熟悉,當然Seven要輕薄的多。不銹鋼外殼細節處理非常到位,邊緣都有的倒角設計,比較圓滑。正面中央有一個凹進去的圓形環,讓人不禁聯想到旋轉中的硬盤盤片。而下方則是希捷的LOGO與硬盤指示燈,淡藍色的指示燈嵌在指甲大小的凹陷之中,處處都透出一股十足的“機械感”。當硬盤有讀寫動作的時候,這枚藍色指示燈就會呈現出呼吸燈效果。而正面和背面銘牌部分的文字都采用的是激光蝕刻工藝,擁有絕非印刷產品所能比擬的質感。由于希捷Seven盤體采用沖壓制造工藝,其盤體上找不到任何螺絲甚至縫隙,盡管是全金屬外殼,但是大家在使用當中還是要注意盡量避免跟堅硬物體之間發生摩擦和磕碰,畢竟是機械硬盤結構,所以使用過程中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震動。
豐富實用的功能
在功能設計方面,希捷Seven還為用戶提供云備份存儲空間。這項網絡存儲功能確保用戶存儲在云中的數據的安全性,并可以隨時進行訪問。憑借云備份功能,用戶可以從任何瀏覽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上訪問和分享文件。只要網速給力,這一功能還是很實用的,不需要花錢購買額外的網盤了。希捷Seven內部附帶軟件Dashboard,可以方便地將圖片和視頻上傳至社交網絡中分享,并且還可以將重要資料進行加密保護。
作為一款移動存儲設備而言,其核心性能的表現將直接影響到用戶體驗。如果性能不給力,再靚麗的外形終將也只是一個擺設。當我們對希捷Seven進行測試之后發現它在USB3.0模式下的讀取的速度最低傳輸率為53MB/s,最高傳輸率為114MB/s,平均傳輸率為90MB/s。而寫入速度表現為最低傳輸率為47MB/s,最高傳輸率為114MB/s,平均傳輸率87MB/s。或許是因為采用了超薄的單盤設計和小尺寸馬達的緣故,希捷Seven在性能上并不是最頂級的表現,不過還是能滿足大部分人的使用需求。看在其“高顏值”的份兒上,相信大家還是能夠接受的。
小編觀點
這的確是一款情懷滿滿的產品,綜觀目前市場上的便攜存儲設備,799元的售價,消費者的選擇余地可謂相當廣闊。以往在容量和速率上占盡優勢的移動硬盤逐漸受到高端閃存盤的沖擊。土豪級的閃存盤已經有了幾百GB的容量和百兆每秒的讀寫速度,無論是從便攜還是安全性上都勝過傳統的移動硬盤。傳統的移動硬盤除了在容量價格比上還有優勢外,工藝和設計或許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