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絲
扎堆進入,大佬小蝦湊熱鬧
2013年3月,極路由發布了工程測試版產品,成為國內最早啟動智能路由器研發的公司。不久后,極路由就獲得了創新工場和紀源資本的千萬美元級別融資,這也是小米之后的最大硬件公司融資。除了極路由,最早投身智能路由器的創業公司還有2013年8月正式發布的如意云。這兩家創業公司的風生水起,引發了百度、360、盛大和小米等互聯網大公司的迅速跟進。
2013年9月12日,百度宣布將推出三款硬件產品,名為“小度三件客”,包括小度WiFi、小度路由和小度TV,標志著百度云端技術在硬件終端上落地。其中,小度路由是由臺灣廠商海聯達代工制造。2013年12月5日,百度在京東正式發售了小度路由的搶先體驗版。此后,小度路由就再也沒有新消息傳出,據說已經在內部被砍。據悉,百度本來只想做應用層,基礎的部分完全交給海聯達,但是產品出現了軟件問題,雙方互相推諉,而百度又沒有足夠的硬件技術積累。
360也是第一時間跟進的互聯網巨頭之一,在極路由發布后不久就推出了“安全路由器”,由老牌路由器廠商磊科制造。然而,360也遇到了與百度同樣的問題,他們與磊科合作開發的產品體驗一般,并未銷售多久就從各大電商下架。因為360對合作方控制力十分有限,而合作方的執行力和對用戶體驗的要求與互聯網公司并不在一個水準。
2013年11月,小米也加入了智能路由器的戰團。在經過三輪公測后,小米路由器在2014年4月23日正式發布了零售版,定位于小型家庭服務器,內置硬盤。此外,小米還推出了號稱“這個星球上最便宜的雙頻AC智能路由器”的小米路由mini版。與此同時,盛大旗下果殼也借著小米東風加入路由器大戰。果殼路由器負責人黃冬曾暗指小米路由器價格戰沒意義,并向小米、360和極路由約戰。
作為小米的主要競爭對手,魅族也曾經在2014年透露將發布智能路由器,并且注冊了官方微博。不過直到現在,魅族路由器也不見蹤影。魅族副總裁李楠更是在公開場合宣稱,智能路由器絕不會成為下一個智能家居中心,智能家居控制中心應該源于情報匯集的中心也就是手機。李楠的這番講話可能意味著魅族路由器已經在內部擱淺。
除了互聯網廠商,家電廠商海爾也是智能路由器的鐵桿粉絲。海爾是最早宣布進軍路由器行業的家電廠商,并推出了“智由”產品,號稱是新一代智能家居路由器。不過,這款海爾智能路由器似乎只是為了湊熱鬧,經過短暫發售之后迅速在市場上銷聲匿跡。
全面退出,競爭進入新階段
時間進入2015年,仍在智能路由器行業堅持的公司已經寥寥無幾。在極路由副總裁丁衣看來,經過2014年一年的洗禮,智能路由器的競爭已經進入全新階段,非專業公司全面退出,專業的產品最終還是回歸專業的公司去干。
不論是小米還是極路由,還是傳統制造企業海爾都將未來路由器定義為家庭數據中心和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但有業內人士指出,路由器智能家居的概念為時尚早,現階段只是空中樓閣。事實上,各家廠商只能針對自家的少數產品實現互聯,由于行業內缺乏統一標準,每家公司都想自己搞一套標準出來,多品牌互聯互通現在幾乎沒有任何進展。極路由創始人王楚云認為,現在每一家解決方案都不一樣,都還沒有完全解決安全、低功耗、傳輸距離和抗干擾等一系列問題。
目前來看,有些智能路由器廠商過分強調配置高和功能多,描繪出了許多功能,但是用戶在實際使用的時候根本用不上。王楚云也表示“用戶并不在乎有多少功能,而是在乎是不是真正的好用,我們做的就是要把門檻降低,向TP-LINK這樣的傳統廠商搶市場,而不是跟智能路由器廠商自相殘殺。”
事實上,傳統的路由器制造商已經做好了反擊準備。在深圳的一個產品體驗會上,老牌路由器廠商磊科已經拿出了自家的智能路由器產品。磊科智能路由器的負責人表示,現在互聯網公司做的智能路由器存在幾大弱點:一是堆高配置,用戶根本用不上,導致價格普遍偏高;二是期貨銷售模式,用戶買不到;三是全都基于開源系統DD-WRT開發,但是都在建立自己的封閉生態,企圖將路由器系統私有化。他認為,一旦傳統路由器廠商進入將迅速改變上述狀況。顯然,不少創業者也抱有同樣的看法。
未來極路由真正的競爭對手只有兩個:小米和TP-LINK。前者有強大的粉絲群體,注重用戶體驗,軟件能力雄厚,有手機等產品能夠支撐起小米路由的應用;后者是路由器行業的絕對老大,對供應鏈有絕對的控制力,一旦覺醒轉向智能路由,將會給行業帶來極大沖擊。不過到目前為止,TP-LINK還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有意思的是,即便智能路由器市場已經大幅降溫,也仍有后來者強勢加入,這就是格力。近日,董明珠霸氣地表示“搞一個路由器,把所有家電連接起來不叫智能家居。格力的智能家居是讓你有了格力的一個產品后就不需要其他產品。”先有手機后有路由器,格力似乎打定主意要在未來智能家居生態和物聯網系統上與小米一較高下。
寫在最后
路由器不僅是互聯網的入口,更將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正因為如此,智能路由器才讓眾多互聯網企業和家電廠商趨之若鶩。然而,各大企業推出的智能路由器產品大多是花架子,過分強調配置高、功能多,但并沒有用戶真正需要的功能。與此同時,智能路由器也還有許多技術難題亟待解決。目前來看,幾家仍在堅持做智能路由器的企業都在積極布局,但沒有哪一家的產品具有絕對的優勢,誰能最終獨占鰲頭,仍需時間和用戶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