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無情地向自然索取各種資源,導致自然環境不斷惡化,覺醒的人們卻在尋求健康的生存空間,環保已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方向。與環保相結合的消費更加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綠色經濟隨之產生,生態童鞋設計也不落人后。本文從綠色經濟角度認知童鞋設計,再到生態童鞋設計理念的形成;進一步闡釋了我國現階段生態童鞋設計的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也提出了理論性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綠色經濟;生態;童鞋設計;理念
一、綠色經濟下生態童鞋設計認知
(一)綠色經濟促成綠色設計
綠色環保,綠色食品,綠色出行,綠色生活……,這些綠色的詞匯充斥著我們的現實生活,并且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重視。在社會發展進程中,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毫無節制地向自然索取各種資源,對于環境所作所為的覺醒,環境問題成為現代人們倍加關注的社會話題。從最基層的普通民眾到國家地區的領導人物,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生活中充斥著綠色概念,生態設計也隨著人們對綠色環境的認識應運而生。生態設計(Ecological Design)也稱綠色設計(Green Design)或生命周期設計(Life Cycle Design),是指將環境因素納入設計之中,從而幫助確定設計的決策方向。生態設計要求在產品開發的所有階段均考慮環境因素,從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最終引導產生一個更具有可持續性的生產和消費系統。生態童鞋設計迎合了人們崇尚自然的心態,也確立了一種新的生活模式,隨之生態社會發展而產生并發展。
(二)生態童鞋設計的形成及概念
鞋類設計是根據人體腳型、運動機理及美學原理,結合制鞋材料的性質和制造工藝,設計各類鞋產品。我國是傳統的制鞋大國,改革開放初期,由于行業在自主設計和產品研發中存在不足,設計能力處于劣勢狀態。然而,這樣的不足卻促成我國現代鞋類設計行業發展,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特別是近幾年,鞋企不斷尋求轉型,逐步加大產品研發和鞋產品生產細化分工,形成了更專業化的鞋產品設計工作室、綠色鞋材研發、個性化鞋產品定制等相關企業。其中,童鞋設計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生態童鞋設計、智能型童鞋設計、健康童鞋設計等等層出不窮。生態童鞋設計則是運用一定的思維方式、美學規律及設計程序,將設計構思以繪畫形式表現出來,并選擇適當的材料,通過相應的楦型工藝和鞋結構原理,使其設想進一步實物化的過程,且依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腳的生產發育特點而設計適合他們穿著的鞋子,講究輕巧、透氣、舒適、適合腳型健康生長等特點。生態童鞋不僅僅使用天然的制鞋材料,還要經過檢測、認證并加有相應的標志,童鞋中不允許含有對人體產生危害的物質,而且在兒童穿著使用后的處理不能對環境造成污染。
二、生態童鞋設計的發展趨勢與存在的問題
(一)生態童鞋設計的發展趨勢
1.生態童鞋設計正處于市場初期,需求量大
目前,國內很多童鞋設計參照成人鞋來進行設計,很多款式模仿成人鞋款,對于童鞋的設計研發人員,沒有很好的掌握兒童腳部生長發育及其腳型規律。再者,據統計我國十四周歲以下的兒童約三億人,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消費者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生態環保、時尚綠色的生態童鞋產品越來越受到孩子和家長的喜愛,加上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父母對孩子的百般呵護造就了童鞋消費市場越發膨脹,需求量還在逐年上升。
2.生態童鞋設計的人性化、個性化
任何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于人們的生活需要。生態童鞋設計之美遵循著兒童基本的審美情趣和生長規律,童鞋的美感一大特征是情感體驗,審美主體在想象中實現對鞋款的理性認識和情感體驗的和諧統一。再之,現代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多的80后、90后女孩子已為人母,這兩代人個性較強,審美觀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發生很大的改變,追求個性時尚、個性定制,給自己孩子選擇消費品也會受到相應的體現。因此,生態童鞋設計是人性化與個性化的統一,并長期存在。
3.新技術不斷注入,科技含量高
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童鞋設計在環保鞋型、環保功能和環保材料等等方面都提高了科技含量,伴隨著提出“微創新”的概念,從版型、工藝、面料等方面做精做細,更要求在做設計之前,數據先行,用大數據去研究設計出更適合兒童腳部健康發展的童鞋產品,向“童鞋智造”靠近一步。較為典型的科技例子:3D打印技術的運用、防丟失定位系統運用等等。
(二)生態童鞋設計存在的問題
1.專業設計人才缺乏
我國是傳統制鞋大國,但不是制鞋強國,特別高素質專業設計人才特別緊缺,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還不完善,造成了各行業人員分布極不均衡。較服裝設計、動畫設計,鞋設計相知甚少,而歐美的中小制鞋企業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發展已非常迅速,與之相適應的是高端鞋類設計人才培養。國內諸多鞋設計人員大多從廣告、室內、服裝等行業轉入,對鞋產品核心知識沒有足夠的了解,上手較為困難,有鞋類設計專業的學校和培訓機構更是少之又少。
2.品牌意識、管理意識淡薄
目前國內童鞋市場60%是無品牌產品,26%是進口品牌童鞋,而國內童鞋品牌僅為14%,且多集中于二三線市場,大中城市童鞋銷售額排行榜上,亦是國際品牌位居前列。國內童鞋品牌多誕生于生產加工型企業,品牌競爭意識淡薄,許多童鞋企業老板仍然停留于生廠商的意識階段,以“我能生產什么”、“我有什么可賣”為出發點,只注重產品的使用功能,認為只要有商標和好產品便能稱得上品牌。甚少關注產品以外的因素。
其次,童鞋企業管理升級與企業規模的配套發展尚不協調。當童鞋企業規模較小時,老板下達指令后,員工直接執行,執行效果直接反饋,快速有效;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組織擴大,部門增加,若再由老板親自管理,則顯得力不從心。原有規章制度無法有效管理擴大后的企業,生產、采購、人力資源等管理方式要求更加科學、嚴謹,否則企業自身內部管理如一團亂麻,又如何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但是,目前部分童鞋企業將注意力多集中于“怎樣賺更多的錢,怎樣發展地更快”,往往忽視了企業自身的管理。管理跟不上企業規模的發展,是目前童鞋企業在擴大規模后最容易遇到的問題之一。
三、生態童鞋設計必要措施
(一)強化設計師環保意識、不斷完善自身的設計能力
生態童鞋設計是綠色經濟時代的大勢所趨,是目前經濟全球化以及綠色經濟所大力倡導的設計理念。作為童鞋新產品的制設計者,應改變傳統的設計觀念,提倡科學的創新生態設計,與時俱進,拓展自己的眼界,探索和發現更多生態設計元素注入到新產品中去。設計作品除了建立在精湛出色的設計能力上,它更要求設計師具備敏銳精準的市場觸覺,對市場格局、產品組合、產業形態、消費者趨勢等有很好的把控力,需要從生活與工作中不斷積累與領悟。
(二)遵循兒童的腳型規律,合理結構設計
童鞋結構設計往往忽略細節方面的處理,特別是在楦結構、幫結構設計方面。童鞋結構設計是以兒童的腳型規律為基礎,結合運動機能和外觀造型,把設計轉化為實物的重要環節,它關系到童鞋的安全性、舒適性、美觀性等多方面特性。只有美觀、合理、符合人腳的生理特點和運動規律的結構才能贏得消費者的認可。
(三)天然材料、環保材料使用
兒童腳步皮膚嬌嫩且活潑好動,運動時候特別容易出汗,鞋腔內會聚集大量汗水,不能及時排出,嚴重影響鞋子的衛生性能。鑒于此,在材料選擇上應是柔軟的具有吸濕、透氣和保暖性好的天然材料。天然材料在生產加工和廢物處理過程中便于回收處理,自然條件下也可降解消化。科技不斷創新,新型環保材料也更新特別快,免洗納米材料、人造環保纖維材料……,為童鞋設計材料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些新材料不但沒有污染,其衛生性能、環保性能都比天然材料來的更優秀。鞋底材料則因兒童好動的天性以及鞋底部分一般不與皮膚接觸的特性,在選擇上一般以天然橡膠、輕便發泡材料、新型PU等耐磨型材料為主,但是也要考慮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盡量避免不可再生資源及不可降解材料的應用。中國作為重要的童鞋生產大國,不但自身具有數量龐大的童鞋消費人群,而且在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中國童鞋的消費者。強化自我意思,以身作則,引導生態童鞋設計趨于正確的方向發展。
(四)堅持“5R設計原則”
“5R原則”是20世紀末,有美國西北大學唐·舒爾茨教授提出的整合營銷理念,傳統的循環經濟只是“3R”,幾經發展演變成為今天適用于諸多行業循環經濟理論,生態童鞋設計也是如此。“5R設計原則”的概念:為環保選購(Reevahiate)而設計、為循環再生(Reeyele)而設計、為減量(Reduce)而設計、為再利用(Reuse)而設計、為回收(Reeovery)而設計。
“為環保選購而設計”。這是指一個廠商為了樹立銷售綠色環保產品的形象,就應該在產品包裝,宣傳等等能直接與消費者接觸環節的設計中采用各種環保設計。從而引導消費者的綠色消費,繼而傳達本產品綠色生態的信息。
“為循環再生而設計”。為了材料和產品的再循環利用進行設計。在設計在時,避免采用許多種不易進行材料的分離與再生以及不一樣的復合材料,不使用高難度制作工藝或裁剪技術,盡量設計那些有利于款式改變與再利用的產品,這樣就能使材料能夠得到很好地回收、利用和再生。
“為減量而設計”。這是指為達到限制資源的使用和材料最小“非物質化”,在不改變產品在現有的價格和性能前提下,對產品的材料、結構、空間等非物質化要素進行改變。例如,不再使用價值低的多余包裝外盒,特別要刪除不恰當的包裝,使結構更加合理。
“為再利用而設計”。這是一種為方便已有產品在使用后特別容易再利用的一種設計。它從生態童鞋設計的整體出發,考慮童鞋成型后的保養難易性和使用壽命長短的問題,以求達到重復利用率,從而提高童鞋功能轉換的能力。
“為回收而設計”。這是遵從不浪費的原則,在設計時考慮產品的多次使用和回收的改進問題,盡量使用可以再生的循環性材料和自然降解的材料,不使用不利于回收的材料。
【參考文獻】
[1]王司琪,林炎紅.關于生態時代的綠色服裝設計初探[J].大觀,2014(08):151
[2]丘理.中國人群腳型規律的研究(之二)——中國兒童腳型基本規律[J].中國皮革,2005(22):135-137
[3]高海燕 張若.關于童鞋設計特點的探索[J].中國皮革,2007(06):139-141
[4]趙妍.品牌鞋靴產品策劃[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2
[5]于煒.設計前瞻——生態異化、形態演化與設計進化[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本社,2009
[6]許彧青.綠色設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陳劉瑞,江蘇東海人,廣東白云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鞋類與皮具設計專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