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方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具有獨特的韻味,是現代藝術設計發展的根基,對現代藝術設計產生著很大的影響力。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藝術設計中,已經成為現在社會發展的潮流和趨勢,也是當今時代發展的特征。本文重點論述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元素完美有機的結合,發揚中國文化所特有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藝術設計;漢字;傳統圖形
在現代藝術設計過程中,國家的傳統文化始終是支撐整個藝術設計始終的靈魂,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融入到現代藝術設計中,是我國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含義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傳統文化元素多是人們想象幻化出來的美好事物,既便是描繪現實中的事物,也經過了加工和變形,力圖表現一種圓滿和諧的意境和美感。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韻味,較西方文化相比,表現的直觀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例如眾所周知的朱雀、青龍、白虎等,取材多與吉祥、辟邪有關,造型簡潔有力,極具韻律美。全球化的進程影響了當今的文化,人們有了新的價值觀與審美觀,如果設計中沒有傳統文化,就會失去發展的根基,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應該重視對傳統文化的開發,運用有意味的元素,創造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設計作品。
二、中國傳統的設計理念對藝術設計的影響
從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的彩陶到夏、商時代的青銅冶煉、鑄造技術。從商周青銅器到漢代工藝品,從舉世聞名的“唐三彩”到古樸優雅的宋代瓷器,從明代蘇繡到清代家具,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工藝設計歷程。再看中國的繪畫、書法、戲劇、建筑藝術、民間藝術,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底蘊體現的淋漓盡致,這些都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各個方面產生了巨大影響。特別是中國繪畫中豐富的構圖和筆墨技巧中講究的黑白、聚散、疏密、虛實、濃淡、粗細、曲直、剛柔等手法都已經被后人運用到了現代藝術設計當中,形成了藝術設計中的形式美法則,還被當代設計師結合新的設計手法頻頻用于設計作品中。
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在現代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在作品中放入一些書法文字或者傳統圖案,而是要把中國傳統藝術文化中構圖、線條、色彩等形式的獨特之處加以提煉,元素的使用應注重對精神的思考,對設計品質的提升,對設計形式的比對,是經過設計師理念過濾后而取其精髓古為今用的。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具有豐富的內涵特質,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沉淀,是民族審美與精神的體現。傳統文化所賦予的人文精神與旗幟恰恰是對現代設計底蘊極佳的補充。從近年來一些膾炙人口且深入民心的現代設計佳作中不難看到設計師是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互相結合,互相融為一體的。
仰韶文化就是以彩陶為重要標志的,在原始社會陶器雖然給人以美的享受,但它的主要功能還是實用功能。到了原始社會末期就出現了青銅器,并盛行于商周時期。青銅器是在一定程度上對陶器的繼承發展,但是在制作的材質的選取、制作的工藝方法、造型的設計、裝飾的設計、功能的應用等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同的變化。青銅器除了當時的使用價值以外就是還有其獨特的造型與裝飾,這些獨特的造型設計與裝飾設計都蘊含著當時人們的物質觀和精神觀。而在西漢時期出現了金銀器,金銀器的出現就標志著中國古代工藝技術進入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
人類藝術的起源與原始的裝飾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如中國古典建筑、太極圖紋、畫像石、金石篆刻、藍印花布、木刻插畫、臉譜文化、民間剪紙、裝飾紋案、書法文字等。這些傳統圖飾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從審美角度來看,中國傳統圖飾是最能反映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它是一種既有高品位的中國文化內涵,又有符合世界當今潮流的嶄新樣式。在現代藝術設計中對中國傳統圖飾的運用,必須與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元素聯系起來進行考慮。
近年來,將中國傳統圖飾與現代藝術設計混合深受設計師的青睞。例香港鳳凰衛視的臺徽,借鑒了中國傳統藝術中“喜相逢”圖案,反映出一種厚實的帶有民族文化底蘊的特征,而鳳鳥兩兩相對,旋轉翅膀富有動感,體現了圓滿、吉祥,繁榮的美好寓意。世博會上中國館的設計,將中國元素充分地融入設計中,采用極富中國建筑文化元素的紅色“斗冠”造型,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已經逐漸融入到了現代藝術設計之中
中國銀行是中國金融商界的代表,要求體現中國特色。設計師采用了中國古錢與“中”字為基本形,古錢圖形是圓與形的框線設計,中間方孔,上下加垂直線,成為“中”字形狀,寓意天圓地方,經濟為本,給人的感覺是簡潔、穩重、易識別,寓意深刻,頗具中國風格。中國銀行標志之所以能給人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主要還是得歸功于一直以來人們對象征財富的古代銅錢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認識。
2010年我們迎來了上海世界博覽會的召開,這是一個舉世矚目的盛會,因而世博會的建筑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建筑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為主題,表達了中國文化的神韻與氣質。建筑設計在融合當今世界建筑潮流的同時,恰當地融入了中國文化傳統元素。例如建筑外觀的顏色采用了不同純度的幾種紅組合而成,令人視覺震撼,外圍的欄桿運用了中國傳統的圖案,49米的大展廳,合理地采用了中國經典繪畫作品《清明上河圖》加以裝飾,在展示中國傳統藝術博大雄偉的同時,精妙地闡述了人與人、人與建筑、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四、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設計的融合將成為趨勢
民族傳統文化對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影響巨大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全球化趨勢快速占領當今社會的情況下,中國現代的藝術設計不但需要“傳統化”和“本土化”的回歸,更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與世界接軌,同時將它發揚光大,這是中國設計師對傳統民族文化的一種反思,甚至可以說更是一種責任。好的是中國人民對傳統文化有很深的認可感。在這樣一個現代化的社會,我們要想方設法將中國傳統文化加入到現代元素中并很好的呈現出來,雖然表面上看只是一些符號、形式,但是如果真正了解了這些符號、形式就是反映出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精神。
經濟不斷發展,縱觀世界的藝術設計你能發現總方向并不是直接趨向于民族化,而更多的趨向于標準化、世界化、時代的風格化。中國現代藝術設計要想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就必須建立在民族傳統文化基礎之上,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給我們留下豐富的藝術財富,想要讓現代藝術設計有更深的民族傳統文化底蘊,同時要想達到有不僵化的效果。就必須將民族傳統文化與藝術設計創新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反映現代藝術設計的精髓。
【參考文獻】
[1]趙希崗.現代圖形設計與傳統圖案[J].裝飾雜志,2013(04)
[2]何方園.淺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設計教育[J].黑河教育,2012(12)
[3]楊薏.試論民間美術與現代藝術設計的淵源[J].美與時代,2015(06)
[4]史亞麗.淺析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設計,2011(02)
[5]吳姍.基于傳統文化視角的藝術設計與廣告創意研究[J].現代設計藝術,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