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我國當代公共空間導視設計的發展進行闡述概括,并結合一些優秀的設計案例進行分析,一展示我國當代導視設計系統的發展特點;二是導視設計發展特征為今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字:公共導視系統;導視設計
一、公共導視設計在我國的發展
我國導視設計相比國外雖然起步晚,但是發展速度相當快。早在1938年我國就頒布了GB3818-1983《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標準,標準中規定了公共場所經常用到的15個圖形符號。隨著我國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的逐步制定,我國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日漸標準化。在2000年以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又陸續頒布了GB/T10001《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的系列標準,新頒布的標準中符號種類更多,所傳達的信息內容也更加生動,這更好的促進了城市空間的快速發展。
在東部發達城市,例如上海、廣東等地,導視的發展已經日臻成熟完善。隨著經濟帶動,新材料以及新技術逐步應用到導視設計之中,這就大大提高了導視的功能,而且更加注意導視的人性化。當然導視設計在快速發展中也逐步暴露了一些問題。例如:導視設計中規劃性不強,與周圍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不統一;二是人們導視設計缺乏特殊性,大多數導視設計都是批量生產,同質化現象嚴重。
目前導視設計由于缺乏整體考慮,城市空間被各種雜亂無章的信息充斥著,這樣可能每個導視設計雖然傳達信息功能很強,但是缺乏整體性就導致功能驟減。另外,導視系統中出現的錯誤信息直接影響行人,信息誤區不僅不利于導視設計的良性發展,而且影響著人們的順利出行。
二、公共空間導視設計案例分析
(一)文化型導視設計
無論哪種設計必須將當地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這就促使越來越多的設計人員意識到了“設計本土化”問題。
云南麗江是我國久負盛名的旅游城市,城市被濃郁的民族文化內涵熏陶裝點。這里的導視系統不僅僅是起到向人們指示方向各種提示信息的功能牌,而且更重要的是起到的文化傳播的作用。許多外地游人一看導視牌就嗅到了麗江古樸幽靜淡雅恬靜的氣息。
另外,麗江的導視系統尊崇自然,因此在材料的選擇上,麗江是選擇的自然木材作為基礎框架,導視系統與周圍的街頭小巷及傳統的人文建筑融為一體,和諧而又自然。麗江的導視設計從細節就可看出當地的文化特色。當地的導視設計所用文字是將中文、東巴文、英文三語并用,一是導視牌功能更加完備,二是體現了導視設計的人性化要求,這種帶有當地特色文化的導視設計更是一種當地文化的載體。
(二)生態環保型導視設計
生態型導視設計是將設計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不破壞當地的環境,尊重當地的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
生態環保型的導視設計主要是從導視設計的風格、所需的材料以及設計的主題上進行區分。在確定了以上三點之后在具體將設計落實情況中要做到兩點:一是對周圍環境破壞達到最小;二是設計與周圍環境交相呼應、和諧共存。
生態環保型設計首先體現在導視牌所用的材料上,使用的材料不會對人們產生危害;一般使用的材料都是可以生物降解、天然竹木、石材等。通常設計師必須考慮的問題還有成本問題,因此為了將設計成本降到最低,在導視設計牌制作中所用的原料都是當地生產,就地取材更好的將當地特色表達出來,更重要的節約經濟成本。
生態環保型設計還體現在材料色彩的選擇上,例如:一般山區旅游景區導視牌的設計都要考慮到如何才能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色彩不跳躍,同時不會造成視覺污染。著名的天目上旅游景區導視牌的設計是將我國傳統的木結構設計原理融入其中,并且公共基礎設施中選用了經過炭化的防腐木,一是經久耐用,同時還可以抵擋住山體的濕氣,二是整個導視牌色彩偏暗,顏色不跳躍也不突兀,“古樸自然風”運用不僅與周圍的環境整體合一,同時色彩不突兀,傳達幽靜自然平靜的感覺。
另外,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導視牌無論字體的大小、顏色以及導視牌的厚度都做了人體工程學測試,以更加科學、簡約的設計最大限度的滿足旅游者的導向性需求和視覺需求。
(三)個性型導視設計
個性型導視設計是當代人追尋的一種實現自我價值的設計形式,通常十分注重體現環境設計主題。但其個性設計體現的是相對的,受環境實體的限制很多。個性的體現最好理解成既與整體環境協調,個性與內涵兼備。如香港迪斯尼樂園導視系統設計可謂標新立異。其設計經濟上耗材不浪費,色彩上豐富多彩,造型上形象生動、易于識別。另外,在不同的主題園中,導視設計的風格各具特色,令人眼花繚亂。可以說,迪斯尼的導視設計比任何城市空間的導視設計都更加富有個性和創意。其形態奇特、內容多樣、色彩豐富、整體感覺神話夢幻而不失功能性。設計是為滿足需求而無定式的,公共設施的藝術想象性可以被發揮到極致。
(四)節能型導視設計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保意識的增強,現在更多的設計也將低碳環保設計理念融入其中。因此從可持續發展角度戰略方面導視設計就更應該加強設計的實用性與設計品質,逐步淘汰浪費資源的設計。例如:生活中夜間燈光的使用問題,如果燈光太暗就會影響導視系統的功能性,如果太亮就可能造成資源的浪費。為了更好的兼顧設計生態化與設計品質化需求,導視設計師將導視牌內安裝發光設備,更加人性化的考慮到了行人和駕駛員的需求。導視牌自身具有發光設備不僅可以幫助行人接收信息,同時還有利于夜間行駛的司機更加清楚的看到導視信息。將路燈功能與導視功能合二為一,這種不僅節約了電力成本、節約了材料,同時也減少了光污染,像這種可持續性發展的設計思路值得我們學習。
三、結語
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導視設計必須以實用為基礎,一份好的導視設計方案要結合“服務性和功能性”。另外,結合當地的特色進行地域化設計,兼顧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統一,讓導視設計即設計美又有設計內涵。
【參考文獻】
[1]肖巍.導視系統文化元素研究[J].包裝工程,2012(10).
[2]趙珢.論現代公共環境標識中的信息圖形設計[D].中國美術學院,2013.
作者簡介:陳歡(1982-),女,浙江奉化人,碩士,浙江寧波大紅鷹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平面設計。